如何看待大学生高分低能问题

如题所述

大学生高分低能,多数人认为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对此,一分为二来看,有学生自身的部分原因,但是,探究根源,个人认为,问题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上。
就目前来说,中小学教育模式,偏重于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老师起着主导作用,中小学生大多处于“听喝”的地位。老师教什么、强化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练习什么。老师充当着学生的拐杖,学生仍是被动吸收者,对老师过分依赖。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与培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
这一的问题的后果,在大学生中较为明显。中小学教育,重分轻能,大学生中的高分低能,也就普遍存在。大学教学方式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大学老师起引导指路作用,起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素养的打造方面,成为了决定因素。自学能力强的、会学善学、长于独立思考的,其学习优势,远远大于相对弱势的学生;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会有着明显的差别。善于学习的学生,其优势在毕业后也会得以持续打造、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事业中也就会取得相应的成就。
这里,并非崇洋媚外,说一小事以佐证。一些报道说,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大多要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跟教授学者们合拍,普遍的反映是,自身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不及国外的学生。这一现象,当值得反思。追根溯源,这一问题的产生,确是中小学阶段的病根。
教育与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个连续性的过程。小学——中学——大学——留学——社会,这一系列阶段,学习内容与深度差别很大,但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确是一个从弱到强循序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从学校到社会的全过程。中小学教育阶段,若不在这些方面打好基础,必会为学生的大学、留学、就业、创业留下病根。
中小学教育模式,与大学的教育模式尚未接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重分轻能、重成绩轻素质,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深造与长远发展,隐性地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隐性地对学生的未来不负切实的责任。高分低能,重成绩轻素质,只能害了学生,害了家长,害了社会。中小学教育,应放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启发、辅导式教育,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进而为大学阶段的深入学习,为就业后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说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分数并不是大问题。
由上所述,妄下一断言,中小学教育,并没有为学生的大学生活、未来的就业创业生活打好真实的基础,并没有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民族的未来做好准备;大学生的高分低能,部分是自身原因,病根却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上。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值得对中小学教育之法进行琢磨琢磨了。祈盼,教育大家们开动脑筋,想想办法,走出去,请进来,多多参考借鉴国外相对先进成熟的教育方法。
以上,纯属个人拙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5
如何看待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
分数只是考试那120分钟时你发挥出的能力,而高分低能只是反映了书本上的知识的掌握,生活源于实践,所以能力高低不仅是分数,还有实践能力,你说的高分低能代表某区域的制度存在有巨大漏洞。 “高分低能”是个有争议的提法。
当人们批评应试教育的时候,往往以“高分低能”为口实,而且抬出爱因斯坦、爱迪生、郭沫若等实例,说得振振有辞。
可是反驳者也自有道理,他们说,你不能举少数人为例说明一般规律,从社会的总体看来,还是高分者高能,低分者低能,高学历者高能,低学历者低能,否则何必办这么多大学?
我想,提出“高分低能”的问题,总还是好事情,因为它确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的弊端。说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不等于说“高分者必定低能”,更不等于说“低分者必定高能”。我还没听说近些年哪个“高分低能”论者把自己的看法推向如此极端。今日的“高分低能”论者提出“高分低能”现象,只是为了改进教育,而不是为了否定它。
但是当年曾有过否定教育的倾向。毛泽东就说过,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沿着这条思路向前突进,不加任何限制,终于得出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结论,而且连大学办不办都成了问题,起码文科大学是不要办了。
所以我们得承认,“高分低能”论里,埋伏着否定教育的危险,人们对此论抱有警惕是完全应该的,有前车之鉴。
但我们同时也得承认,“高分低能”自古以来就不是个别现象。毛泽东说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有力的反驳。确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几乎没有状元出身的,有不少连举人都不是,说明这个结论事出有因,言之成理。外国的例子,也可以举很多,不但爱因斯坦、爱迪生,还有牛顿,达尔文,托尔斯泰,瓦特,拿破仑,贝多芬,罗丹,邱吉尔,均属“低分高能”的人物。这都是世界一流的人才。这么多一流人才得不到学校的认可,你能说教育没有问题吗?他们总数虽然不多,但是质量非同小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教师,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应该惭愧,应该反思。
所以,“高分低能”确实也暴露了教育的弊端和失败,人们有此感慨也是完全合理的,也有前车之鉴。
这里的关键在于,取得“高分”的“能力”和实际上的创新能力并不完全重合,取得高分的能力是应试能力,应试能力不等于实际本领。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皓首穷经搞应试的人,肯定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实际,难以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即使他们很聪明,也往往只能顾一头。所以创造性特别强的人都讨厌死板的考试,爱因斯坦就因为厌恶德国学校里的清规戒律和死记硬背地教学方法,在15岁那年辍学。创造性特别强的人都是十分善于节约精力的人,他们把应付考试的精力都节约下来,用在刀刃上了,这才能有创造。有些人既有创造性又善于考试,这当然不简单,但是我想,如果他们能把考试的精力节约出来用在创造上,其创造成绩会更佳。
考场没有好文章,考试不能增加社会的知识总量,增加社会知识总量的是研究和创造。考试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评价和选拔,而不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人们在考场上是不大敢创新的,因为那太冒险,考试要的是分数。所以久经考场的常胜将军们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形成某种复制型的、看人脸色型的思维方式,这对他们日后的创新就是羁绊了。还是那句话,出圈未必有创造,但创造是必须出圈的。然而考试恰恰是禁止你出圈的一种运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注定要压抑创造性。
所以,人类社会是在考场外前进的。
但是,若以为考试只是创造性的天敌,那也不对,要知道考试同时还是创造性的朋友。通过考试巩固和强化的某些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常常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数学物理知识的爱因斯坦能提出相对论。
考试有两只手,一只在压抑创新,一只在帮助创新。我们的任务是兴利除弊,尽可能减少考试的负面作用,增加其正面作用。具体来说,就应该:
1.努力使考试方式和题目灵活起来,增加考试的学习色彩和探索色彩,增加考试的思维含量,淡化和减少标准答案,减少机械复现的成分。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要使考试占领学生的全部生活,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去他干自己喜欢的、与考试无关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创造。
3.要办一些特色学校,让那些很有才干但不适合在普通学校上学的孩子有自己的活动天地,不至于被一刀切的教育毁坏他们本应有的自信,磨去他们创造的锋芒,窒息他们创造的灵感。
我想,“高分低能”的现象是不可能消灭的,因为它来源于教育自身的先天的矛盾,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减少它,这方面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没完没了地辩论“高分低能”的说法谁对谁错,意思不大,“高分低能”只是个现象,我们感兴趣的应该是现象后面的深层次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9-01-02
大学生高分低能,多数人认为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对此,一分为二来看,有学生自身的部分原因,但是,探究根源,个人认为,问题出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上。
就目前来说,中小学教育模式,偏重于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老师起着主导作用,中小学生大多处于“听喝”的地位。老师教什么、强化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练习什么。老师充当着学生的拐杖,学生仍是被动吸收者,对老师过分依赖。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与培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
这一的问题的后果,在大学生中较为明显。中小学教育,重分轻能,大学生中的高分低能,也就普遍存在。大学教学方式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大学老师起引导指路作用,起把学生领进门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素养的打造方面,成为了决定因素。自学能力强的、会学善学、长于独立思考的,其学习优势,远远大于相对弱势的学生;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会有着明显的差别。善于学习的学生,其优势在毕业后也会得以持续打造、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事业中也就会取得相应的成就。
第3个回答  2019-02-07
社会本来就是扼杀人性的地方。“高分低能”本身就是基于偏见的看法。因为很多只看到这些的人缺点,把别人贬低一无是处。既然这个社会没有完美的人,那么也不存在有绝对缺点的存在。性格特别内向孤僻,被视为“低能”,本身就是偏见。这样性格也有优点、优势,或许是适应不了社会,活着辛苦了点。
第4个回答  2012-09-16
正视。从哲学的角度,
社会本来就是扼杀人性的地方。“高分低能”本身就是基于偏见的看法。因为很多只看到这些的人缺点,把别人贬低一无是处。既然这个社会没有完美的人,那么也不存在有绝对缺点的存在。性格特别内向孤僻,被视为“低能”,本身就是偏见。这样性格也有优点、优势,或许是适应不了社会,活着辛苦了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