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两者的产生背景不同。

律师事务所早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在全国建立了,1957年被撤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都逐步恢复了律师制度,原名是法律顾问处,1985年前后改名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有的地去也称法律事务所或法律服务中心,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机构。

1985年前后,在全国各乡、镇等基层组织中又成立了司法所,法律服务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1990年前后,有的司法所与法律服务所分离,有的乡、镇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有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成立了中心法律服务所。

二、两者设立的依据不同。

律师事务所从恢复设立时就严格依法成立。即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设立,1997年1月1日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

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规章或批复设立的。所以,两者设立的法律依据不仅不同,而且所依据的法律和规章的效力也是有差别的。

三、两者的业务范围不同。

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业务范围《律师法》规定了七项业务范围,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根据司法部规章的规定,其业务范围只限于向公民和基层单位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律咨询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代理。

两者在业务范围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律师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直接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法律工作者却没有这些权利,再如象金融证券、涉外房地产等高层次法律服务工作也只有律师才能从事。

四、两者的从业资格不同。

《律师法》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以及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才能独立从事律师业务。

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从业资格既没有严格的学历限制,也没有全国统一考试的难关,只要政治思想品质良好,受到法律专业培训就可以从事此项工作。

五、两者设立的程序和条件不同。

律师事务所设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求最低10万元的注册资金,至少三名专职律师组成,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其严格的执业规章制度,然后经省、市、自治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成立。

而法律服务所的设立则简单得多,一般只要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合格,登记备案即可,且对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素质以及资金规模等也没有严格的要求。

六、两者的国际地位不同。律师制度是二十世纪初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民主的司法制度。在英、美、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律师事务所的数量和规模相当大,律师在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相当高。

在国际上有律师协会,国与国之间的法律服务工作都是通过各国律师协会进行的。而法律服务所在西方国家没有类似的机构和组织,在国与国之间的法律服务工作中,西方国家只承认律师,而不承认法律工作者所提供的法律服务。

所以,他们的收费标准也不同。法律服务所一般收费较低。

扩展资料:

新修订的《律师法》于2008年6月1日实行,根据新《律师法》第15条、第16条和第20条的规定,中国的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合伙所、个人所和国资所三种组织形式。新律师法实施后,合作所开始退出律师服务历史的舞台。

当你在法律上遇到疑难问题时,你就可向律师请求帮助。在中国,律师服务机构称为律师事务所,它是中国律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当你上门询问时,就会有律师接待你,你可向他提出你的疑难问题,律师会根据法律如实解答。当你感到有需要请律师帮助你解决问题时,你应填写如下文件:

1.授权委托书:该委托书是证明你委托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代理你去完成一定民事活动的书面凭证。授权委托书一定要写明委托权限,授权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

2.代理合同:该合同明确地详列了你和你的委托代理人律师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当你填写完上述文件并按规定交纳了费用后,你就聘请了一名律师。

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2000年3月31日 司法部令第60号)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它是设在乡镇和城市街道,面向社会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的市场中介组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律服务所

百度百科-律师事务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5

1、两者设立的依据不同。律师事务所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设立,1997年1月1日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规章或批复设立的。

2、两者的业务范围不同。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业务范围《律师法》规定了七项业务范围,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根据司法部规章的规定,其业务范围只限于向公民和基层单位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律咨询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代理。

两者在业务范围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律师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直接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法律工作者却没有这些权利,再如象金融证券、涉外房地产等高层次法律服务工作也只有律师才能从事。

3、两者的从业资格不同。《律师法》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以及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才能独立从事律师业务。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从业资格既没有严格的学历限制,也没有全国统一考试的难关,只要政治思想品质良好,受到法律专业培训就可以从事此项工作。

4、两者设立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律师事务所设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求最低10万元的注册资金,至少三名专职律师组成,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其严格的执业规章制度,然后经省、市、自治区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成立。而法律服务所的设立则简单得多,一般只要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查合格,登记备案即可,且对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素质以及资金规模等也没有严格的要求。

扩展资料:

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是指法人或自然人为实现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经济效益;排除不法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聘请律师以其法律知识和技能提供服务的专业活动。法律服务所顾名思义,就是法律工作者为其他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

律师事务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行职务进行业务活动的工作机构。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律师事务所应具备的条件是:

(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2)有10 万元以上人民币的资产;

(3)有符合律师法规定的律师。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法律服务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22
我国律师事务所早在建国初期就在全国建立。律师事务所又称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服务中心,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机构。自恢复设立以来,律师事务所严格依法成立。律师事务所是根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规章或批复设立的。因此,二者确立的法律依据不仅不同,而且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效力也有所不同。
律所律师的业务范围有固定的业务范围,而法律服务人员则根据司法部规章的规定,其业务范围仅限于为公民和基层单位提供法律援助,代理法律咨询和非诉讼法律事务。二者在业务范围上最大的区别是:律师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直接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法律工作者则不具备这些权利,诸如金融证券、涉外房地产等高层次法律服务工作也只有律师才能从事。
二者的从业资格不一样。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在国家实行。具备法律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专业水平的高等院校及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后,由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经考核合格后获得律师执业证书,方可独立从事律师业务。但法律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并没有严格的学历限制,也没有全国统一考试的困难,只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受法律专业训练,就可以从事这一工作。
建立律师事务所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规定了最低注册资金,至少三名专职律师组成,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严格的执业制度,然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司法行政部门的批准才能成立。
第3个回答  2019-09-24

1、设立的依据不同

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

律师事务所是从恢复设立时就严格依法成立,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设立。

2、务范围不同

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业务范围《律师法》规定了七项业务范围

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除不能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外,几乎可以涉足律师事务所的全部业务范围,

3、从业资格不同

律师事务所 :《律师法》第6条规定:“国家实行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制度。具有高等院校法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同等专业水平的人员,经律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授予律师资格”,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才能独立从事律师业务。

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从业资格既没有严格的学历限制,也没有全国统一考试的难关,只要政治思想品质良好,受到法律专业培训就可以从事此项工作


扩展资料:

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除不能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外,几乎可以涉足律师事务所的全部业务范围,总体来说有八大类:

1、聘担任法律顾问:担任本辖区的乡镇、街道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个人合伙组织及公民的法律顾问;

2、理参加民事、经济、行政诉讼;

3、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审查合同、协议、章程等法律服务文书,参与协商和谈判,参与协调、仲裁活动,申请行政复议,代理合作、担保、分家析产等单项民事、经济法律事务等;

4、持调解纠纷、经济、劳动争议、生产经营性纠纷及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民间纠纷;

5、答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各项具体法律事务的方法和途径及政策咨询;

6、写法律事务文书:诉讼法律事务、非诉讼法律事务及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7、助办理公证:协助开展证前服务、办理公证申请、办证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及证后服务;

8、理鉴证:在积极开展协办公证业务的基础上,应当事人的申请,可以对一些内容单一、权责明确、标的额小、履行期短的协议或合同给予审查和证明,并监督协议或合同的履行;

9、助司法助理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其他有关业务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服务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师事务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9
法律服务所是政府设置的位于基层的法律服务组织,主要是在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法律人才短缺,因此法律服务所里的工作人员并非全部都通过司法考试,但是他们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服务所的主要业务是民事法律事务,一般不得涉及刑事案件。
律师事务所大都是私人合伙性质,业务范围涉及所有的法律业务,执业律师都是通过司法考试的,业务水平很高,以营利为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