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金波的生平

如题所述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社会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文学创作情况: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58年)创作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谱曲后,向全国推广传唱,并收入音乐教材。截止到目前为止,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我和你之间》、《红蜻蜓》、《林中月夜》、《带雨的花》、《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实没有风吹过》、《其实我是一条鱼》、《阳光没有声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波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

获奖情况

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第一届《春的消息》(组诗)、第二届《在我和你之间》(诗集)、第三届《林中月夜》(诗集)、第五届《我们去看海》(诗集)、第六届《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
共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获奖作品分别是《苹果小人的奇遇》(童话)、《你我手拉手》(歌曲)、《我们去看海》(诗集)、《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 彩虹鸟》(动画创作)《童谣童画》(主编)。
三次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树叶童话》(童话,1994)、《白城堡》(童话,2000)、《感谢往事》(散文,2002)。
两次荣获冰心图书奖。获奖作品:《红树林童话》(1994)、《金波诗词歌曲集》(1994)。
两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春的消息》(组诗)、《雨人》(童话)。
六次荣获北京市文联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我的家在中国——北京》(1985)、《儿童村》(1990)、《我们的七月》(1991)、《献给母亲的花环》(1999)《亲情四首》(2004)以及荣誉奖《乌丢丢的奇遇》(2004)等。
获国家级奖项的歌词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1959)、《在老师身边》(1963)、《啊,樱花》(1978)、《海鸥》(1980)、《小鸟 小鸟》(1983)等
1992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1992年,荣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30
你好哦!!!!呵呵~~~~~

楼上说得不对。你可以去看看《鸟丢丢的奇遇》,金波写的。书的第一页就有。
金波(1935——),河北冀县人。儿童文学作家、副教授。著有诗集《回声》、《红苹果》,散文诗集《妈妈的故事》等。

母子情爱是儿童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金波在开掘和表现时,带上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本文中,他把这种母子情爱的表露,宣泄放在孩子们游戏的场合里。

诗人把倾吐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和游戏结合起来了,一方面,显得有了淡淡的情节,饶有情趣;另一方面,能够比较充分地显示孩子们富有幻想的特点,还表现出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是孩子们所共有的,打破了一个人沉思默想的格局。

诗人对孩子的飘忽不定、多变化、不那么连贯的心理特征表现得很真切,他是用孩子的心来写孩子的。
你明白了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28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圣野 原名周大鹿,现名周大康。1922年生,浙江东阳人。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1947年参加《中国儿童时报》的编辑工作。1949年3月离开浙大参加浙东游击队金萧支队。40年代末出版过诗集《啄木鸟》《列车》和《小灯笼》。建国后曾在部队做文教宣传工作。1957年复员转至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同年起主编《小朋友》杂志,此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业余创作了大量儿童诗和其他样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有《欢迎小雨点》《和太阳比一比》《奶奶故事多》《春娃娃》《神奇的窗子》《竹林奇遇》等四十多本儿童诗集。一些诗作曾多次译成外文介绍至国外。作品多次获全国奖。
第3个回答  2008-01-03
金波

1、金波(图)

一、演员经历
专业歌剧演员出身,在舞台上有着扎实的演、唱、说、舞等表演功底,曾在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四月卡》、《樱花》等大型歌剧中扮演不同类型的重要角色。

二、影视表演经历
主演过《深圳故事》、《鄂东烽火》等十几部电视连续剧,其中《村支书》、《男儿女儿好看时》在央视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家在三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目前金波在央视拍摄的大型历史连续剧《武圣关公》中扮演英雄美男赵云,并演唱剧中歌曲《报孝娘亲》。

三、步入广州歌坛
1997年金波以一曲《大妹子》唱响大江南北,成国国内知名歌手,签约于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金波演唱的《老转歌们儿》获全国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此歌在全国部队官兵中广为传唱。1999年,金波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MTV《羚羊》,该作品使金波喜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音乐节“最佳新人奖”,这也是我国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国际音乐节上获此殊荣。

四、扎根北京歌坛
2000年春节,金波从广州移师北京,在事业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波进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中国音乐电视》中隆重推出一炮打响,全国百余家省市电视台也热播了这首歌。2001年,金波被北京《了视周刊》“星迷俱乐部”评选为“心连心”大型慰问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金波参加央视著名品牌栏目《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演唱会,金波的演唱风格受到总导演孟欣的赞赏,并为他在央视隆重推出《我们是朋友》的MTV,从此,金波屡屡在《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同乐园》等栏目中闪亮登场,演绎了众多经典老歌,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2003年金波入围了CCTV—MTV音乐盛典的“最佳新人奖”提名。2004年金波挺进了中国歌坛的一线陈营,成为国内上镜率较高的歌手。2005年春,金波倾心打造新歌《男人伤心也流泪》,这首被业内人士称为能“治病疗伤”的歌曲,将引起社会名界的极大关注。

五、歌声答谢社会
金波,一个踏实、勤奋、上进、谦虚的青年歌手,在全国各种形式的大型晚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等表演中,他现场演唱的实力、幽默高雅的台风,每演一处都能掀起一个高潮,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金波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社会的深情回报。他人生的座右铭是:做实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后悔!

个人简介

中文名:金波
生日:3月15日
身高:177cm
星座:双鱼座
出生地:湖北枝江
教育程度:大专
性格:开朗、好交友、勤奋、谦虚
人生的座右铭:做实力唱匠,努力+拼搏=永不后悔
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校歌剧班的金波,受到了最严格,系统的美声,民族唱法的训练。师从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肖淑芸;王丽君等老师。是一名主演过多部歌剧的歌剧演员,后改行从歌剧舞台上走进流行歌坛的金波,被音乐界专家们认定为目前中国最优秀的音乐剧人才,他在舞台上有着扎实的演、唱、说、舞等表演功底,一曲《大妹子》唱响大江南北、顿时风靡全国。
★1997年签约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同年演唱的《老转歌们儿》获全国九十年代征歌一等奖,顿时在全国部队官兵中广为传唱。
★1999年,冒着生命危险远赴新疆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羚羊》MV,该作品使金波喜获2000年匈牙利国际音乐节“最佳新人奖”,这也是我国通俗歌手首次在匈牙利国际音乐节上获此殊荣。
★2000年春节,从广州移师北京,在事业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京的第一部作品《大西部》在中央电视台的《每周一歌》、《中国音乐电视》中隆重推出一炮打响,全国百余家省市电视台也热播了这首歌。
★200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在天津的大型慰问演出中放歌。同年9月,参加央视著名品牌栏目《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演唱会,金波的演唱风格受到总导演孟欣的赞赏,并为他在央视隆重推出《我们是朋友》的MTV,从此,屡屡在央视各大知名栏目中闪亮登场,演绎了众多经典歌曲,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
★2003年入围CCTV—MTV音乐盛典“最佳新人奖”提名。
★2004年挺进了中国歌坛的一线阵营,成为国内上镜率较高的歌手。
★2005年6月,倾心打造新歌《男人伤心也流泪》,这首被业内人士称为能“治病疗伤”的歌曲,引起了广大歌迷的极大关注。
★2005年12月,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首长的赏识,被特召入伍,成为一名军旅歌手。
★2006年6月,在二炮组建40周年大型歌舞史诗《东风颂》中,金波是唯一一个一人担当两个节目的重要演员。凭借着高超的演技和扎实的唱功,得到胡锦涛主席及其他军委首长们的充分认可、及好评。
★2006年11月,面向全国同时出版、发行两张最新专辑;情歌《男人伤心也流泪》、军歌专辑《我爱大漠》。全国各地正在在热销中……
★2007年1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事业的最高荣誉——“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7年2月,参加中央台春晚,除夕夜为全国十几亿观众献上了最唯美的歌声,受到了亿万百姓的高度好评及喜爱。
★2007年5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中华慈善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成为163名新一届理事中的唯一一名现役军人。
★2007年6月,被中国扶贫基金会特聘为“爱心大使”。
[战无不胜的大将军风采]
他是一颗松柏无论酷暑严寒,不屈不挠,傲然耸立;
他具有一身傲骨,叱诧歌坛,永不言败;
宽厚肩膀两端沉甸甸的肩章,让他时刻铭记在心“我是一名军人”。
二炮著名青年歌唱家金波艺术生涯的辉煌成就,在中国歌坛是个奇迹,具有传奇色彩。他没有参加过一届中央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也没有参加过一次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可他毕竟红起来了,而且红的让人心服口服。这取决于他把每一首作品、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和观众见面的机会当作是一场军人的战役,无畏的精神、英雄的气概,无论他到那里都是满堂喝彩。从县文工团到省歌剧团,再到二炮文工团,他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勤奋和实力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和胜利

金波官方网站:www.jinbosky.cn
金波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1989787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家金波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社会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文学创作情况: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58年)创作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谱曲后,向全国推广传唱,并收入音乐教材。截止到目前为止,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我和你之间》、《红蜻蜓》、《林中月夜》、《带雨的花》、《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实没有风吹过》、《其实我是一条鱼》、《阳光没有声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波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

获奖情况

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第一届《春的消息》(组诗)、第二届《在我和你之间》(诗集)、第三届《林中月夜》(诗集)、第五届《我们去看海》(诗集)、第六届《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
共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获奖作品分别是《苹果小人的奇遇》(童话)、《你我手拉手》(歌曲)、《我们去看海》(诗集)、《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 彩虹鸟》(动画创作)《童谣童画》(主编)。
三次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树叶童话》(童话,1994)、《白城堡》(童话,2000)、《感谢往事》(散文,2002)。
两次荣获冰心图书奖。获奖作品:《红树林童话》(1994)、《金波诗词歌曲集》(1994)。
两次荣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春的消息》(组诗)、《雨人》(童话)。
六次荣获北京市文联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我的家在中国——北京》(1985)、《儿童村》(1990)、《我们的七月》(1991)、《献给母亲的花环》(1999)《亲情四首》(2004)以及荣誉奖《乌丢丢的奇遇》(2004)等。
获国家级奖项的歌词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1959)、《在老师身边》(1963)、《啊,樱花》(1978)、《海鸥》(1980)、《小鸟 小鸟》(1983)等
1992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1992年,荣获台湾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
其作品《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还被选入初一上册语文课本
第4个回答  2008-01-02
金波(1935——),河北冀县人。儿童文学作家、副教授。著有诗集《回声》、《红苹果》,散文诗集《妈妈的故事》等。

母子情爱是儿童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金波在开掘和表现时,带上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本文中,他把这种母子情爱的表露,宣泄放在孩子们游戏的场合里。

诗人把倾吐对母亲的挚爱之情和游戏结合起来了,一方面,显得有了淡淡的情节,饶有情趣;另一方面,能够比较充分地显示孩子们富有幻想的特点,还表现出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是孩子们所共有的,打破了一个人沉思默想的格局。

诗人对孩子的飘忽不定、多变化、不那么连贯的心理特征表现得很真切,他是用孩子的心来写孩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