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寓意呢?

这句话放到现在又是什么意思呢?谢谢回答

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其实就说他已经看清了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一切顺其自然,平淡的生活不是挺好么。
出自《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其大意是——谁在大梦中最先觉醒,今生的事情我己知道.春天(我)在茅草屋里睡足了觉.窗外的日光慢慢地移动。
是诸葛亮午睡醒后所吟出的诗作。该诗刻画出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9

意思: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其

寓意:就说他已经看清了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一切顺其自然,平淡的生活不是挺好么。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中,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造访,没有见到,第三次正好诸葛亮在午睡,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便吟出该诗。

该诗的第一、二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从人生大处着笔,对于人生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将其参得透彻,看得明白呢。“我自知”,不仅对人生梦觉的“自知”,而是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洞悉于心、了如指掌,是对人生哲理的觉醒。

该诗的第三、四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日正长,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仅从字面上看,前两句与后两句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仔细玩味,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便活现出来了。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

扩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

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65]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参考资料:诸葛亮-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1

一、该首诗有三种翻译:

1、谁是最早起的人呢?我是心中有数的,我在草堂美梦醒来,窗外的太阳都迟迟未升起(比太阳还起的早)。

2、谁是最有觉悟(智慧)的人呢?我是心中有数的,我在草堂美梦醒来,窗外的太阳都迟迟未升起(比太阳还有智慧)。

3、我是世上最有智慧的贤臣,我每天等待的明主迟迟未来。

二、寓意:

诸葛亮已经看清了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一切顺其自然,平淡的生活是很好的。

扩展资料:

    大梦谁先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刻画出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

2.词语注释

①大梦谁先觉:大梦:道家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原意谓死为大觉,则生为大梦。觉:这里谓觉醒之意。

②平生:平素,往常。杜甫《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③迟迟:徐缓貌。《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釆蘩祁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梦谁先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5-23

意思: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其

寓意:就说他已经看清了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一切顺其自然,平淡的生活不是挺好么。

拓展资料:

一、出处:《三国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

二、具体内容: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造访,没有见到,第三次正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没有惊扰他,一直在外面等他。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便吟出该诗。被真诚打动,决定出山。  

三、分析:

1、“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从人生着手,对于人生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将其参得透彻,看得明白呢。“我自知”,不仅对人生梦觉的“自知”,而是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洞悉于心、了如指掌,是对人生哲理的觉醒。
  

2、“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日正长,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仅从字面上看,前两句与后两句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仔细回味,一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贤人雅士便活现出来了。

四、三顾茅庐的故事内容:

背景:刘备在与曹操大战时失败了,曹操想借此把刘备身边的文官徐庶便布下了一个骗局,曹操谎称他的母亲病危了,需要他及时回家去,徐庶在即将回家的时候,告诉了刘备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秘诀,那就是去卧龙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

1、第一次去,门童说的是孔明先生不在家出去云游了,刘备无奈只好作罢。

2、刘备兄弟三人来到茅庐却见一年轻男子坐在桌边看书,三人不敢打扰,便等在一旁,根据小说的剧情可以知道,这个男子并不是孔明而是孔明的弟弟,没有见到孔明刘备也只好作罢再次离去。

3、第三次来拜访孔明,牧童告诉刘备说先生正在睡觉,刘备已知孔明在家,但他并没有叨扰只是坐等孔明醒来,孔明醒来之后刘备谦谦有礼地说明了来意,希望得到孔明的帮助,而孔明也知刘备是个明主又是爱才之人所以才答应辅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5-20
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其实就说他已经看清了世事如梦幻泡影罢了.一切顺其自然

=====
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中,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造访,没有见到,第三次正好诸葛亮在午睡,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便吟出该诗。
  该诗的第一、二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从人生大处着笔,对于人生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将其参得透彻,看得明白呢。“我自知”,不仅对人生梦觉的“自知”,而是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洞悉于心、了如指掌,是对人生哲理的觉醒。
  该诗的第三、四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日正长,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仅从字面上看,前两句与后两句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仔细玩味,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便活现出来了。
=====
望采纳,不用给分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