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不理发,是风俗习惯还是封建迷信

请大家各抒己见,谢谢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句话已经流传了三百多年,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店的习俗。只是岁月早已模糊了它的最初含义。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正月剃头死舅舅”的预言,而是人们咒骂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来推广“剃发令”的满清强权。

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而,据《清史》记载,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由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小皇帝顺治颁发了一则《剃发诏书》。诏曰: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这个“剃发令”实际内容也就一句话:“留发不留头”。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风俗习惯最严峻的挑战和藐视。在此之前,江南各地抵抗清军的主力还是明朝的正规部队,但“剃发令”好像火种,点燃了普通民众抗清的熊熊烈火,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嘉定三屠”。嘉定(现属上海市)是历代的江南重镇。顺治二年闰六月,嘉定左通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为抵制清朝剃发令,聚集数万军民誓死留发,与城共存亡。清王爷勒克德浑亲自督战攻城,义军面对强敌死守孤城十二天,杀敌七万多人。就在王爷束手无策之时,明朝降将、吴淞总兵李成栋携带大炮助攻。炮响之后,城墙多处坍塌,清军潮水般地涌入城中,与无援的义军展开巷战。从早上杀到夜晚,最后侯峒曾和两个儿子投水而死,黄淳耀自缢身亡。为虎作伥的李成栋竟然下令屠城,两万多军民当即死在钢刀之下,这一天是七月初四。在随后的七月二十六日、八月十六日,嘉定城郊又有朱瑛等两路义兵誓死不剃发,但都被瞬间镇压。李成栋一而再、再而三地下令屠杀无辜百姓,全城大约二十万人几乎被屠杀殆尽,“死者相藉,血流漂杵”,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由于人们经常把它与“扬州十日”相提并论,所以,很多人甚至小说家蔡东藩也在他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把清兵在嘉定的三次屠城,误解为连续三天的屠城。其实,每次相隔约二十天的三次屠杀,比一连三天的杀人更残酷。
抗清虽然失败了,但广大群众用每年第一个月不剃头的行动来抵制“剃发令”,正月不剃头是为了“思旧”,而不是“死舅”,但斗争要讲求策略,公开与清政府对抗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所以用了“思旧”的谐音,编唱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谣。剃头一定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以此彰显永不屈服的民族骨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01
其实,正月不理发也许是一种迷信,也许是一种习俗,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流传。民间有许多种说法是:“正月剃头,外甥死舅”;头发是发的进义,人民不愿损失掉一个良好的愿望,所以才有了那样的说法;也有的说正月剃头思舅舅,后来被人误以“死舅舅”,以讹传讹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了;正月是龙抬头的日子,你剃头好吗?说法可真是很多。

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起源于清朝。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顺治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场小小的胜利,他不晓得,天下已经是清人的天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仍然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力,我们不得不为民间口口相传的力量所折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9
封建里 “正月里 剃头 死旧(死舅)”
所以都不~~~~~~~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首民谣,传唱了三百六十多年,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倒给九州大地上的剃头师傅们,每年一个月的“年休假”。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依然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习俗。其实,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一定会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这一无奈,去咒骂满清政府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

满洲人早在入关以前,就使用了大量的汉人。且不说原先就生活在辽东大地上的汉人宁完我、范文程、鲍承先等人都是清代基本国策的草创者,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洪承畴,明代的守边悍将、后被清王朝裂地封王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哪一个不都是替满洲人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的元勋,连清朝皇帝顺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都自称:“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犹得一导者,吾安得不乐?”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经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但西北的李自成,西南的张献忠,江南的朱明皇裔福王、鲁王、唐王、桂王,台湾的郑成功等都在称王称帝志在问鼎,清朝还须依靠这些归降的汉人去争夺天下。所以,顺治元年,小皇帝坐在紫禁城里称孤道寡时,颁发的一系列诏书中就有一道明确宣布“文臣衣冠暂从明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3-12
封建里 “正月里 剃头 死旧(死舅)”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这首民谣,传唱了三百六十多年,岁月早已朦胧了原来的意思,倒给九州大地上的剃头师傅们,每年一个月的“年休假”。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依然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习俗。其实,这首民谣根本不是对人们正月剃头就一定会死舅舅的预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头——思旧”这一无奈,去咒骂满清政府用钢刀硬弩强行推广的“剃发令”。

满洲人早在入关以前,就使用了大量的汉人。且不说原先就生活在辽东大地上的汉人宁完我、范文程、鲍承先等人都是清代基本国策的草创者,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洪承畴,明代的守边悍将、后被清王朝裂地封王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哪一个不都是替满洲人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的元勋,连清朝皇帝顺治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都自称:“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犹得一导者,吾安得不乐?”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经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但西北的李自成,西南的张献忠,江南的朱明皇裔福王、鲁王、唐王、桂王,台湾的郑成功等都在称王称帝志在问鼎,清朝还须依靠这些归降的汉人去争夺天下。所以,顺治元年,小皇帝坐在紫禁城里称孤道寡时,颁发的一系列诏书中就有一道明确宣布“文臣衣冠暂从明制”
传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然而到了正月,理发匠却为没有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串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理发匠手艺高超,说他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舅舅很高兴,说这是送给他最好的过年礼物,还约定每年正月给他来理发,看看手艺是否有新的长进。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
其实,正月不理发也许是一种迷信,也许是一种习俗,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流传。民间有许多种说法是:“正月剃头,外甥死舅”;头发是发的进义,人民不愿损失掉一个良好的愿望,所以才有了那样的说法;也有的说正月剃头思舅舅,后来被人误以“死舅舅”,以讹传讹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了;正月是龙抬头的日子,你剃头好吗?说法可真是很多。

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起源于清朝。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对于谁当皇上这样的事情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强烈,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其中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顺治皇帝随便找了点茬儿,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顺治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他看到的只是局部的一场小小的胜利,他不晓得,天下已经是清人的天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一场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剃头闹剧至今仍然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力,我们不得不为民间口口相传的力量所折服。
第4个回答  2008-03-12
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是现在很多地方迷信说法.

正月不剃头的真正起源是这样的: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喜庆、欢乐、团结、兴旺等诸多美好的寓意,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所以对待如何欢度春节有为重视,筹备春节物资、清扫家庭卫生或购买新衣等等,大家俗称“忙年”,从大年三十延续到农历的二月二,春节的序曲才进入尾声。在这期间会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融入其中,让每个人时时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其中就有关于“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民俗。这也是许许多多家庭比较讲究和注意的一项民俗,这个民俗源于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那道剃头诏。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为抵制多尔衮的剃发诏,汉人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通过数年的强制剃发,汉人都留成了满人的发式,但反抗剃发诏仍没有停止,在民间百姓为思明朝旧制,提出正月不剃头。“正月不剃头——思旧”这句话在流传过程中,“思旧”慢慢被讹传为“死舅”,民俗也演
变成“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百姓就用这句歌谣咒骂清朝政府的剃头诏。

正月里不能剃头,到了农历二月二这个“龙抬头”的日子,就成了长辈们给孩子理发的好日子。“正月里不剃头”是许多地方的老传统,剃头会“死舅舅”。就这个,让中国传统的理发师傅们正月里名正言顺地放长假。
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传统“老规矩”我们是否还要顾忌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