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政策

如题所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俄罗斯是苏联的最大继承国。而苏联曾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但实力和地位以及内政外交上都不能与苏联相媲美。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和对外政策逐步趋向独立自主,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多极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并日益呈现出重振大国雄风的趋势。
俄罗斯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且具有极为丰富的的自然资源,不仅在独联体内位居老大,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大国行列。苏联解体前的争权夺霸,在一定程度上或大或小的拖垮了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俄罗斯的国家综合实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措略的实施程度以及外交策略是评价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先采取了1991年由叶利钦在第五次人代会上提出的“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方案。其措施主要有:第一,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紧缩财政,压缩基本建设和集中投资;增加财政收入,实行强硬的税收政策。紧缩信资,控制通货膨胀,硬性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第二,实行经济自由化,转变整个经济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取消经济管制,给经济主体以充分的经济自由。第三,迅速实现私有化,完成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是“休克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休克疗法”的实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它使俄罗斯在1993年底就基本形成了市场价格体系,私有化也基本完成。同时,它摧毁了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使罗斯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不可逆转。
再是俄罗斯在经济调整与复苏方面所做的许多努力。1993年12月切尔诺梅尔金就任总理后,明确表示前政府确定的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改革总方针,继续深化改革,但同时又表示必须对改革策略做灵活的修正和补充,并开始逐渐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第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财政稳定政策。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对物价、税收、外汇以及战略原料和能源出口的监督,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第二,实行经济结构改革。鼓励投资,重点支持农业、能源和有竞争力的企业,有选择的使某些企业非国有化。第三,加强居民的社会保障。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社会保障拨款,提高退休金和工资。第四,积极调整对外经贸政策。变消极为主动争取合作,鼓励外国投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同世界经济接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
步入21新世纪,普京当选为总统,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京任职,为了恢复和振兴俄罗斯经济提出了“强国富民”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思想。提倡走“第三条道路”,将市场经济与俄罗斯的现实相结合,探索符合俄罗斯国情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这一届政府的努力下,俄罗斯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复苏阶段。
在政治方面,俄罗斯独立后起政治体制转轨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西方式的多党会议民主制度。俄罗斯的国家政体为总统共和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俄罗斯“总统集权制”的确立对稳定国内局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国内政治生活开始走上法制轨道。普京执政奉行顺乎民心的“强国富民”路线,对俄罗斯的政治体质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采取了有力措施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第一,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建立联邦区并任命总统驻联邦区代表。第二,改革联邦委员会,改变杜马代表的产生方式。第三,整顿联邦法律秩序纪律。第四,重点打击有严重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是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第五,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第六,普京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恐怖势力等极端势力,加强对车臣等地的综合治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外交方面,人们常说,外交的主旨就是维护一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都不是凭借其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愿,而是有赖于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一个变量,是随着力量的消长、获取利益手段的增减、外部形势的状态而变化的。俄罗斯独立后在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过程,经历了从向西方的“一边倒”到“双头鹰”式全方位外交的转变。
1】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独立初期,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为国家指定的对外战略目标是积极争取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支持和帮助俄罗斯实现制度的变更,全面加入西方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采取了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力求与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和结成“盟友”关系。与美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谋求西方提供的直接经济援助和投资,在外交上做出低姿态,在制裁伊拉克等一些国际重大热点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大大减少对印度的支援并先后取消对朝鲜的各种援助。
2】“双鹰头”式的全方位外交政策。1993年叶利钦提出俄罗斯“应像它国旗上的双头鹰那样,一头看西方,,一头看东方”,“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保持利益的均衡”。1993年俄罗斯出台《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的基本原则》,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年底叶利钦向后访问韩国和中国;1994年提出“恢复强大的俄罗斯”的外交原则,明确“以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的核心内容和和总体政策目标;1996年普里马科夫担任外交部长,开始实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多极世界论”成为俄罗斯外交的指导思想。1997年叶利钦签署《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提出了“加强作为大国的俄罗斯在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中心之一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得到确立。
新世纪初始,普京上任,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新的变化。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明确了新世纪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建立国际体系,发展国际安全合作,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尊重人权和人身自由,确定外交活动的优先地区。这是建立在集成基础上的创新,从俄罗斯国力出发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复兴国家为目标,使得俄罗斯大国形象得到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俄罗斯的对外关系和外交实践:加强对独联体的控制;外交重点放在欧洲;重视改善俄美关系;积极发展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友好关系,首先是中国和印度;积极参与以国际组织为舞台的多边外交行动。
当今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实行普京制定的发展战略。在外交上呈现出以往不同的强势特点。俄罗斯采取出兵格鲁吉亚等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主动行动,全方位务实外交,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同时普京出任总理,“梅普组合”不仅使普京担任总统8年的全方位外交方针得以延续,而且更加强调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外交主动性。在日益上升的国力支持下,俄罗斯目前有能力针对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基地等采取强硬反击。俄罗斯08年外交主动性表现在:加强军事外交;欧洲经济安全问题上,提出新安全观;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关注。
俄罗斯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得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大为提升,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里,俄罗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即是一国经济成长的结果,也是培育成熟社会的动力。因此,融入世界主流经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将促使俄罗斯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改革。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俄罗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外交的拓展,俄罗斯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8
俄罗斯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叶利钦于1997年12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初步确立了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构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多年间,俄罗斯联邦依然挣扎着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以及实现较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基础以及进一步的改革面临了严重的问题,并使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连续5年下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还是相对快速的从世界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第2个回答  2012-08-28
较苏联收缩
第3个回答  2012-08-28
国内总是宣传俄国人怀念苏联时代,不知是真是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