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趋势。

如题所述

我国银行正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何谓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主体,它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目的,也是唯一能够吸收、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由于此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而这种短期资金来源只是用于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为商业银行。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特点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也称银行企业。商业银行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第一,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
第二,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这是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根本特点。
第三,商业银行不能发行货币,这是商业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的关键特征。
第四,商业银行业务综合性强,功能更加全面,这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显著特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尽管其发展程度良荞不齐,但有相当多的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消化历史上的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转变经营模式,在当地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更是出现了上海银行这样发展迅速,已经跻身于全球银行500强行列的优秀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正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银行阶层,与四大国有银行和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起,形成我国银行业4、14、113的格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正面临被边缘化的态势,而竞争力相对不足则是制约其发展的直接原因。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不足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
商业银行形成机制复杂、成长空间相对狭窄。现存的商业银行绝大部分是由合作性质的地方金融机构——信用社重新组建成的。信用社“合作金融机构性质”使得其产权结构很不明晰、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问题非常严重,信用风险大量积聚。为防范和化解上述问题,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批准112家城商行相继开业,共合并信用社2290家。改组后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逐渐清晰,管理也逐步规范,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特殊股权结构等因素,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状况不佳,资产质量较差,资本金严重不足,亏损面较大,面临巨大风险,更有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负数,己处于“技术”上的破产状态。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相对众多的国有及股份制银行来讲,经营上及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竞争力。
(二)治理结构仍不完善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很多国有股和法人股还处于“限流通期”,虽然各银行的流通股比例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全流通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特别是工行、建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流通股比例仍旧偏小。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主要为国有股,而我过当前存在着国有股权力行使不到位的问题:国有股的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比如,商业银行管理层的任免权掌握在银监会的手中,薪酬制度则由人事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则由财政部负责。因此就造成国有股是名义股东,但缺不具有完整的股东权利这种现象。
(三)资本充足率仍不高
当前,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已达到了监管部门的8%和4%的要求。但与国际的协议规定的14%仍有距离。同时,随着银行资本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风险资产不断增加;对外并购活动踊跃,资本耗费较大。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提供了前提和潜力,反之则成为瓶颈。可见,资本不足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以及面临的经济下滑中,应该继续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资产规模的增长空间,为利润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
(四)利差收入仍为银行主要利润来源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在银行总收入的比重仍然较低,利息收入在总收入的主渠道作用还很难在短期内改变。2006-2008 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间业务年均增长 55.2%,但到 2008 年末仅占总收入比重的 10.01%,2009 年上半年虽然有大幅度提高,仍只占到 16.33%,而来自于贷款的利息净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73.6%。由于贷款是流动性最差的资产,而银行收入过分倚重于息差则意味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而中间业务收入基本不构成风险资产,不占用资本金。因此,拓展中间业务,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进入 2009 年以后,我国处于降息周期,商业银行净利差收窄,银行面临着利润下降的挑战。市场份额缩小、银行信贷利差收窄、议价能力减弱持续降息令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货币市场利率、债券收益率相应下降,若商业银行继续以净利差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则发展将陷入困境。
(五)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
各家银行在争夺中间业务这块业内蓝海时,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这也导致了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一直不能有效开展起来。以银行卡为例:现在各家银行的银行卡都是“一卡通”:一卡多户、通存通兑、约定转存、电子银行、商品消费、自助转账、代发代扣、银证通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对招商银行“一卡通”的模仿;除了产品同质化,推广也同质化:A 银行宣布只要开信用卡就送 Swatch 手表,B 银行信用卡不仅不收年费,而且还赠送一份保险,C 银行的信用卡申领时还有条件获赠一部市价 5000 元的高档手机;跟风现象严重:你推出一个“国航卡”,我就推出一个“南航卡”,你推出一个针对女性的“真情卡”,我就发明一个“丽人卡”。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当前银行业由内而外的一种思考方式,虽有创新的动力和理念,但在怎么如何创新这个问题上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六)银行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不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能增强银行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从上文经营管理指标来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人才效能并不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上市银行的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员工比率偏低,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型国家控股银行情况稍微好点。从总体上讲,我国银行业的人才是短缺的,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更加稀缺。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这已成为影响我国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而从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投资频频亏损也充分反映了我国银行金融人才数量少、投资眼光和操作金融产品能力差的问题。而对银行专业人才的培训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七)大量贷款无法收回,体制性信贷风险没有根本性改观
尽管国家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债转股等措施,剥离了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约150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但存量不良贷款的数额依然巨大。据估计,目前全国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仍占资产总额的10%左右,大约有3000亿元的信贷资金难以收回,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坏账部分。此外,增量贷款风险不断累加,产生大量不良增量贷款机制没有根本性扭转。
(八)制度的不健全使商业银行易造成法律风险。
一方面是在法律法规上的不健全。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则的颁布,金融业已经步入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然而很多规范性的文件仍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与国际标注接轨,也没有符合现实条件下的风险处理,无章可循使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范失去健全性。此外,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规定,对违规违纪人员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款。如多年以来对信贷人员放贷造成的损失没有明确的处罚制度的规定,致使责、权、利脱节。另一方面,制度执行人的自由行为低下及对违规违章违纪的查处力度不够,使问题不断蔓延,违章不究和有章难寻使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去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是《商业银行法》反复强调和要求的,但是由于制度在理论上过于超前,脱离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的现状,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操作。此外,对于员工,尤其是对领导行为约束软化,少数走样的行长负责制实际上是有权无责,即助长了一把手的权力,也使制约领导的制度成为其以权谋私的工具。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起步晚,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困难,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原因,但是已经比以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也相信,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是远大而光明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