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解释自闭症的起因?

如题所述

自闭症的起因医院定为遗传、脑颅损伤和心理因素,其实也与患者前世的心态、业力有一定的关系。口碑比较好的康复中心推荐大米和小米【自闭症康复中心】,该机构已在国内主要城市开设了近30家RICE康复中心,已为上万名儿童提供康复服务。

自闭症这样的症状在一些有财富、有智慧的人中也会出现。虽然在世人面前,他们拥有美满的人生,但内心饱受失眠、焦虑、社交恐惧的折磨,无法用语言向人倾诉。从表面上看,一些大成就者的行为与也自闭有几分相似。比如,在有些大德的传记中,视三界轮回犹如火宅,洞见人类的语言除了增长贪爱、仇恨和愚痴,不具丝毫意义,从而对与世人交往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厌恶心。他们弃离人群,走入狗群。看似极端,实际上,是真正的出离心。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自闭症的起因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大米和小米。大米和小米有小组干预,通过主题活动与有规律的时间安排,干预锻炼儿童在一个小组集体中参与,并与他人社交的技能;巩固在1v1模式中学习的技能,拓展向融合幼儿园预备的技能;同时,干预的内容包含参与度、专注力、一致反应、理解规则、观察性学习等,得到了很多家庭的信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佛法讲,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是五蕴的集合,就是以自身眼的视觉、耳的听觉、鼻的嗅觉、舌的味觉、身体的触觉、心理意识的思维判断等六根来接受外界世界(色蕴)的信息,然后产生受、想、行、识各种蕴集,也就是通过接收外界世界的认识产生心理的认知感受、思维联想、行动控制、意识综合判断的各种能力。
所以,以佛法来解释,首先是人的本来清净的自我意识,因为各种情志的干扰,由于某些情志的极端化,引起自身眼的视觉、耳的听觉、鼻的嗅觉、舌的味觉、身体的触觉、心理意识的思维判断等六根产生或某方面过强、或某方面过弱的反应,使外界事物在自身的认知感受、思维联想、行动控制、意识综合判断的各种能力出现偏差。
五蕴是外界事物在我们自己身心的反馈,由于这些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上的偏差,以假为真,以虚为实,以无为有,严重了就产生了精神状态上的疾病。自闭症,实际是对自我的保护和封闭,也就是来自于“我爱”而形成的精神问题,一样也是缘起法,本源是“我爱”的贪、嗔、痴,也就是“无明”而来的种种错误的执着和妄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1
  佛教讲三世因果,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每个人都希望健康、有钱、快乐、漂亮、有人缘。得到这一切的方法是什么? "击人得击,敬人者,人恒敬之",很简单,有六个字--“ 行为反作用力”。《中观四百论》说:“贪有从因生,亦有从缘起,从缘所起贪,易纠治非余。”意思是说,贪欲等烦恼,有些是从往昔反复串习的同类因中产生,有些是从外境的缘而起;从缘而起的烦恼容易纠正,从因所生的痛苦,比如由前世恶业所致,就不那么容易断除。人的病也是如此。病有根本的因,也有相对次要的缘。如果是从环境、气候、饮食等缘产生的偶尔四大不调,可以通过打针、吃药而痊愈;如果病因是由前世杀生等恶业所致,则今生很难治愈。一旦我们陷入到可怕的孤独中,一方面,要祈祷诸佛菩萨加持遣除灾难;另一方面,要忏悔前世的恶业。
第3个回答  2012-09-21
自闭症可以解释为自我认识的境界还停留在本我的阶段,从本我提升到大我,真正的了解自己并且慢慢的打开自己的心,口乃心之门户,心打开了一切自然而解
第4个回答  2012-09-21
外面是好的吗,外面是坏的吗,下意识的否定外面,没有看到自身的短处,久而久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