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与作者所处地域的关系

如题所述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谓之文学地理学)的学者强调一地域亦有一地域之文学。这些学者指出,文学的发展不由地理环境决定,而且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会对区域文学的差异产生消融作用,但地理环境在特定条件下,其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会对区域文学的发展和区域风格的形成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历代文人不断产生关于地域文学风格的精彩阐发,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及该地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文人形成不同的文学思想和观念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中国辽阔国土上,先秦的《诗》、《骚》两个文学源头开启了南北文风的分野,但那只是一个开端,只有到了统一的秦汉大帝国重新分裂,以及随之而来的南方经济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发展、繁荣的东晋南北朝时期,才形成了明显的南北文风、学风的差异,无论文学创作实践还是文人头脑深处的文学思想、文学观念都迥乎不同,这种对峙格局的影响直至到隋代和唐初还相当明显。当时的作家或文论家已经意识到南北文风的差异,并揭示出自然地理因素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文化上相对落后的各游牧民族相继入主,各方面都受到极大破坏,文化陷入萧条,而南方经济文化都得到前所未有的飞跃。除了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学术风气和传统也是影响南北文士的文学思想、文学观念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

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融合,交通的发达,南北文风不断交融。但地域的因素仍在全国的文学格局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元代由于杂剧的勃兴,前后期南北差异特别明显,明清两代则出现很多专门标举某一地域的文学流派。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域性文学流派成员,都标举一定的文学主张,流派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群体集合,更是持相同、相近的文学批评观点的文人集合而成的文学批评流派。如明代李东阳等“茶陵诗派”的宗唐法杜、重视格调,三袁等公安派的抒发性灵,竟陵派的幽深孤峭,清代桐城派以姚鼐“义理、考据、辞章”集大成的一套文学批评理论,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4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谓之文学地理学)的学者强调一地域亦有一地域之文学。这些学者指出,文学的发展不由地理环境决定,而且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会对区域文学的差异产生消融作用,但地理环境在特定条件下,其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会对区域文学的发展和区域风格的形成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历代文人不断产生关于地域文学风格的精彩阐发,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及该地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文人形成不同的文学思想和观念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2-09-14
影响作者的灵感与思绪,间接影响写作内容,风格
第3个回答  2012-09-14
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内容和风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