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架构是严密且层次分明的,由总部开始,向下延伸至战术单位,总共分为8级:总部-战区兵团-集团兵团(亦称兵团或路)-军-师-旅-团。这种结构确保了高效的作战指挥。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到1940年后,指挥体制被简化,变为总部-战区-集团军-军-师-团,只有6级,大大提升了部队的行动效率。
然而,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决策出现了变化,出于对资历考量和争夺地盘的考虑,指挥机构再次膨胀。新的层级包括总部-行营(相当于行辕)-绥靖公署(战区)-绥靖区-兵团或整编军-军(整编师)-师(整编旅)-团,总计8级。这种过度的层级设置导致了机构重叠和冗员问题,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从统帅部到战术单位的指挥链变得复杂且混乱,上级越权指挥和下级不服从命令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对战斗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指挥结构的混乱无疑对战争的执行效率和军队的战斗力构成了挑战。
绥靖公署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绥靖公署是由抗战时的各战区改编而来,全面内战爆发时仅剩第1、第2、第11和第12战区,后来也分别改编为西安绥靖公署、太原绥靖公署、保定绥靖公署、张垣绥靖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