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养父母会受到什么法律

如题所述

儿子不赡养父母一般不犯法,会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不赡养父母属于违反民法典的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涉嫌犯罪。只有情节严重的,才可能涉嫌遗弃罪。
遗弃罪的“情节恶劣”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知道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
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
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是:
1.拒付赡养费,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判决生效后由法院强制执行。
2.霸占老人财产,将老人扫地出门,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3.虐待、遗弃老人,将受到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将面临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4.虐待、遗弃老人情节恶劣的,将面临刑事处罚。
哪些情况可以不赡养父母
存在3种可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犯有杀害子女、虐待子女严重的、遗弃子女的、或强奸女儿等行为的。需要指出的是,无给付赡养费能力的成年子女虽然可以免除给付义务,但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义务不能免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在我国不赡养老人可以直接到法院进行起诉,如果有多个住所地不同的赡养人的,可以在老人自己住所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老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赡养人依法履行赡养义务。
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指成年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是指成年子女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对父母的关心、帮助和照顾。赡养扶助的义务主体,一般是成年子女。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必须要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每一个成年人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