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衣带毒 如何减少新衣毒性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5
我们穿的衣服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多,但你可能不知道,新衣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积累各种有毒物质。我们通常关注食品安全,但在穿着方面,我们更注重时尚而忽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以下是一些减少新衣服毒性的方法!
1. 新衣服为什么会有毒?
从原材料的种植(如棉花)、饲养(如蚕丝、羊毛)到成衣的出厂和上市,衣服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并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染色、防缩、防皱、漂白等。这些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例如,染色中可能残留重铬酸盐、膨润剂;防皱、防缩处理可能导致游离甲醛残留在衣物中;为了使衣物柔软、平滑,可能会使用硫酸酯、多元醇脂肪酸酯;增白剂使衣物看起来更白;以及用于内衣、袜子、尿布的后期加工中可能含有有机汞、有机锡、酚醛等化合物。
此外,在原材料、衣物的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防腐剂、防虫剂、防霉剂等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物可能会刺激皮肤,对儿童和皮肤过敏者影响更大。
2. 新衣服一定要洗过再穿
由于衣服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长期影响不易立即显现,消费者往往忽视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专家建议,尤其是婴幼儿服装,应在穿之前先进行清洗。避免购买色牢度不符合规定的红色、黑色等衣物,如有掉色现象不宜贴身穿着。
专家指出,虽然衣物中有毒物质存在,但需要一定剂量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挥发性物质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但通常需要一定量才会造成健康问题。
3. 选择简单的服装面料
在购买服装时,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加工环节较少的衣物,尤其是贴身的衣物,最好选择棉质产品。在颜色选择上,浅色衣物通常比深色衣物更环保,因为浅色衣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染料较少。
购买新衣服时,如果发现有异味的衣物,最好不要购买。同时,避免购买免烫衣物,特别是对甲醛过敏的人,因为功能越多的衣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越大。
4. 时代呼唤“绿色服装”
近年来,“绿色食品”、“绿色家居”概念已深入寻常百姓家。所谓“绿色”,即指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空间有利的。如何让服装变得“绿色”已成为许多制衣企业和环保人士关注的焦点。在欧洲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对“绿色环保”的要求更为严格,“绿色服装”也因此受到广泛推崇。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绿色服装”行业尚未兴起,衣物的化学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衣物时,除了确保自身健康不受侵害,还应培养“绿色消费”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