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如题所述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对亲人或小动物的攻击。这让家长们非常担忧,儿童的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呢?
攻击性行为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研究者通常将攻击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攻击、直接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研究儿童攻击性行为时,主要从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攻击行为的方式也在变化。从类型上看,敌意性攻击逐渐取代工具性攻击;从形式上看,语言攻击逐渐多于身体攻击。儿童开始能够推测对方的行为意图和动机,因此工具性攻击逐渐演变为更多以人为中心的敌意性攻击。Hartup(1974)的研究发现,4至7岁儿童的工具性攻击逐渐减少,而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例如,6至7岁儿童经常因为言语挑衅、批评指责和嘲笑而表现出敌意性反应,而4至5岁儿童则较少出现这种情况。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攻击性行为整体减少。Olweus对挪威和瑞典儿童欺凌行为的研究显示:在中小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报告遭受欺凌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儿童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会了一些不会损害同伴关系的冲突解决方式,同时父母和教师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以及对攻击性行为的不容忍,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频率的降低。
3.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男女儿童参与欺凌的比率上,也体现在欺凌方式的选择上。男孩成为欺凌者的可能性大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更频繁地卷入欺凌行为,而女孩更倾向于使用言语和心理欺凌,男孩则更多采用身体欺凌。在言语攻击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从直接身体攻击转向其他形式的攻击,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远多于男女之间或女孩之间的冲突。男孩不仅更容易引发冲突,也更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具有高攻击性的男孩因敌意倾向常会遭到同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
1. 它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儿童在受到攻击后可能会遭受外伤、疼痛、昏迷等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
2. 它危及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某些攻击行为可能对儿童的心理造成比身体更大的伤害,引发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以及心理异常。
3. 它危害儿童的同伴关系。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会在同伴中受到排斥和拒绝,因此他们可能会对同伴实施攻击行为,从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不良者,在青少年时期以后,遭遇学业中断、犯罪及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4. 它危害儿童成年后的社会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成年后仍会产生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儿童的整个人生。Brook等人认为,儿童时期的攻击行为可以预测未来的暴力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关系以及成年后的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一问题应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