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时代征文作文800字

如题所述

文学与时代征文《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800字作文如下:

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无论是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还是他人所讲“国家繁荣诗人幸”,都表明了时代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无论是盛世还是衰世,文学总可自踏一路繁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李太白笔下气吞山河的盛唐气象;“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是杜子美在《兵车行》中对国破家亡的晚唐的由衷慨叹。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二者都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近乎相同的时代条件下,李白的豪情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彰显了无法湮灭的文学光辉。所以,仍是那句:文学歧长路,时代泽芳华。

文学的繁荣并不由时代的盛衰决定,时代影响的唯有文学的风格与特性。因此,文学始终在长路上前行,时代便独加以润泽。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借时代变迁与文化存留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时代与文学在一个庭院里厮磨,所存留的无非是至甘于至苦之言”。

的确,时代的不幸映射至文学上便同一杯苦茗,时代的幸折射至文学上则似一口甘汁。二者无论有何等差异,终可以品出一番沁人心脾的时代余味。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可折射出世象万千。

新中国伊始,农民文学成为时代特征,赵树理的《黄土扎根》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的一派欣欣向荣。文革时期,尽管整个社会呈现百废待兴的局面,文学创作始终生生不息,管成笔下的《回首往来》深刻阐述了对民主法治的渴望。时至今日,改革开发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新时代的中国凯歌已经奏响,文学创作仍然向前发展。

青年作家刘本华创作的《中国新世纪》成为畅销书籍并斩获多项大奖,文联主席徐骏用几首现代诗歌概括了中国所取得的世界成就。这些无不在说明着:时代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兴衰有时,文学高昂低沉有别。见时代之兴衰兮,美文学之未央。我相信,文学自会踏一条千里长路,时代终会回以润泽万分。

拓展资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学者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意思是说,国家不幸,社会动荡,这对文人而言是幸事,因为这样更能创作出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品。

但也有人认为未必如此,应是“国家繁盛诗人幸”,如大唐盛世,产生的优秀诗人和伟大作品也灿若星辰。如果《人民日报》要举办“文学与时代”的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文章参赛。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题:这是一道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国家”“诗家”“幸”与“不幸”等关键词来分析。要运用理性思维,深入辨析二者的关系,选定主题,完成写作任务。题目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能够放开视野,具体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特点。

要善于总结学过的素材,发现优秀文人的共性,剖析他们的成长、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把握文人自我精神塑造对于优秀文学作品产生的决定作用,明确时代对文人精神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能辩证分析,提出创见者为上乘。行文时要有条理性、深刻性,尽可能展开横向、纵向对比,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

1、国家不幸诗家幸。

2、国家繁盛诗人幸。

3、生逢盛世,文学之幸。

4、任何时代都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