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 偶像 与信仰 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想要两个答案
1.你自己的想法
2.在你眼里别人的看法

  崇拜

  一、“崇拜”的意思

  中文“崇拜”一词是指向崇高尊贵的神,发出尊崇的拜服。而英文的意思,就是对神的品格、道德属性和他的美好,发出应有的颂扬。总之,崇拜就是对那值得敬拜者,给予他当得的颂赞,而且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向神作深深的尊敬,并作出应当服事神的工作。

  二、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通常用作贬义词,描述对单独一个在世的领导人的崇拜。通常这个词不表示对已经逝世的人的崇拜,或对一个没有实权的象征意义的领导人的尊重,后者通常发生在君主政体国家,例如泰国,当地的人民对他们的君主极端的崇拜,但是法律不允许把这种崇拜变成实权。

  个人崇拜通常发生在刚刚独立的国家或在经历了革命后的国家内。单个领导人被人民冠以“解放者”或“救世主”的荣誉,把领导人提高到神化的地位,麻木赞扬领导人的口号充斥各种媒体,领导人的语录或书籍或演讲充满图书馆和书店。崇拜的程度可以达到“讲的都是真理”的程度。

  最著名的个人崇拜事例发生在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从其形式、规模和后果上来说,纳粹德国对希特勒的崇拜、台湾在国民党统治前期对蒋介石的崇拜、法西斯意大利对墨索里尼的崇拜、日本帝国对天皇的崇拜,也与苏联的个人崇拜类似。朝鲜对金日成和金正日的个人崇拜将个人崇拜这种形式演化为登峰造极的神化运动。

  三、专辑《崇拜》

  歌手名称:梁静茹
  专辑名称:《崇拜》
  唱片公司:相信音乐
  发行日期:2007年11月9日
  专辑介绍:
  梁静茹2007情歌后冠加冕大碟《崇拜》,你挥霍了我的崇拜,我戒掉了我的溺爱。
  即将发行新专辑《崇拜》的情歌天后梁静茹,新歌大声唱出自己对爱情“崇拜”情结,不但歌词内容彷佛就在描写自己的感情故事外,录音时梁静茹更忍不住数度落泪,让大家不禁怀疑这位男主角是否就是五月天的玛莎?!被媒体问及时,原先笑容满面的梁静茹脸色严肃四两拨千金的回答表示:“如果大家要作这样的联想我也没办法,但我很鼓励大家这样联想。”让现场媒体不知如何是好。
  拍摄“崇拜”音乐录影带来到了“全日本少女最憧憬的结婚地点”的“水之教堂”。就在前往“水之教堂”勘景的当天晚上,大伙儿正七嘴八舌讨论着隔天的拍摄流程,没人注意到静茹已经独自一人透过落地窗,静静地面对着水中的十字架。当导演无预警一按下play键,“崇拜”第一句的清唱才出现一秒,透过教堂的回音回回静茹耳中,这首歌就如同圣歌一般穿透静茹的心,让她不禁瞬间落下两行泪。周格泰导演看到了这一幕,立刻赞叹“只要景一对,一切就对了!”而就为了影片中需要的“像鲜血一样红的第一片枫叶”,更折腾死了日本当地的制片组!由于今年气温异常、枫叶红得比往年晚,周格泰导演带领着摄影师及制片组从道南到道北四天四夜奔波了三千多公里,终于在旭川深山里找到最红最美的一株枫树!梁静茹个人第九张全新国语天碟即将于10月23日起在台湾展开预购,11月9日正式发行!为了展现突破的决心,唱片公司全力创造全新的情歌天后梁静茹,将在新专辑发行时一一惊喜呈现,请歌迷拭目以待。
  这一次,一向被称为「疗伤系歌手」的静茹,
  用泪水里的歌声,毫无保留的把爱恨情愁通通洗刷清澈。
  《崇拜》专辑中,静茹尝试更多元的曲风,制作人小虎、小芬姐、石头合力在音乐上创造丰富的听觉感受,配器从极简到极繁,曲风从清唱、小品抒情、流行抒情、节奏民谣、流行摇滚、甚至到Cold Play式节奏摇滚等,都打定主意要让静茹“不好过”。三个制作人比赛也似的对静茹一磨再磨,只为激发唱歌像喝白开水一样容易的静茹,充份发挥凌驾所有新世代女歌手的神样唱功。
  专辑曲目:
  1. 崇拜
  2. C’est la vie
  3. 每天第一件事
  4. 会吸呼的痛
  5. 101
  6. 一秒的天堂
  7. 给未来的自己
  8. 知多少
  9.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
  10. 三吋日光
  11. 原来你也唱过我的歌 (粤语)

  偶像
  偶像的来历 早期人们将希望寄于死东西上,并称人的手工、金银和艺术的创作、动物的肖像、或古人雕刻的无用的石为神。 后来由那些剩下一无所用的废木中,取出一块弯曲多疤的木头,在暇无事时,辛勤地加以雕刻,本着自己熟悉的手艺,按图样将它刻成一个人像, 或做成一个卑贱的兽像,涂上丹砂,将外皮漆成红色,遮住一切疤痕; 随后,为它做一个适宜的居所,把它嵌在墙上,用钉子钉住, 预先加以照顾,免得它掉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件东西是不能自助的,不过只是偶像,需要人来扶助。 但是,他反不感羞耻地向这无灵之物祷告,祈赐财富、妻室和子嗣; 向这虚弱的东西,要求健康;向这死物,要求生命;向这无能的东西,要求援助; 向这有脚不能行的东西,要求旅行;向这有手而毫无动作的东西,要求发财、工作、事业成功的力量。偶像彻头彻尾是虚假的,它是把木头变成神,人用方法把它是木头这个事实遮掩住了。他们砍下树来,经过制作的程序,把它涂成原来所不是的东西。然后他们用金银把它遮住,用蓝色、紫色的衣服把它披上,最后让人忘记,它其实是木头,现在,人们所敬拜的偶像,号称是神,实际上却只是木头一块。所以,偶像是虚假。另一方面,活神却是千真万确的。否认他自己,就等于一切都不存在。他不能背乎他自己。它们是虚假的东西,他却是真实的灵。偶像有甚么价值?现在我们要再问另一个问题:这些偶像有甚么价值?先知从二方面来回答:能力,知识,和影响。1.关於偶像的能力,先知用两句话来回答第一,「它们……不能说话。」第二,「它们……不能行走,必须有人抬著。」2.关於知识「偶像的训诲算甚废呢?偶像不过是木头。」换句话说,偶像的训诲、知识、和哲学,不过是死板板的木头。3.论到偶像所发生的影响我们就触及了一个最深沉的悲剧。偶像本身就是虚无,所以它们的工作实际上是欺骗。我说欺骗有点不大正确,应该说讥诮。它们在静默不能说话之中,嘲笑著那些造它们的人。在它们不能说话的安静中,它们等於在说它们轻视那些造它们的人。当人用自己的精巧手艺,为满足自己灵命上的渴求,制造偶像;当人用自己的心思,想要应付灵里的需要时,那不能语、不能走的偶像,本身对那些制造它们的人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这真理也适用於人用来取代神地位的其他任何代替品。

  偶像
  idol
  fetish
  经塑造而成的受人崇拜的具体神灵的形象。偶像从灵物发展而来。人们对某物感觉有灵,认为它可以使人消灾降福,这种东西就成为灵物,受人崇拜。偶像崇拜是这种灵物崇拜的进一步发展。偶像一般经过绘画、泥塑、石雕、木刻等制作而成。崇拜偶像的人们,一方面视偶像为神灵之造型而非神灵本身,另一方面又认为偶像一旦制成,便有神灵附于其身。偶像崇拜是原始宗教后期的信仰形式,这一信仰形式有赖于神话故事的发展和雕刻、绘画、塑造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偶像的形象根源于一定的神话故事。偶像崇拜一直延续到阶级社会。
  引用信息]陈国强 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第450页.

  信仰
  目录·背景
  ·词义及典故
  ·信仰价值
  ·关于信仰
  ·歌曲专辑

  背景
  [真实背景]:信仰一看就是人类的言行表达,是一种人对事实存在的确信。当人类造成可以传递各种信息的语言之后,上帝就将自己创世的情况简单地告诉了世人。作为被神造成的人能够坚信神话原本就是天经地义,而神却要释放魔法考验信徒们。于是才会出现人世间的宗教文化与各种被迷惑的人群,而坚持信仰就成为值得神造就与考验着的灵魂人物。
  自【一名京人】提供
  信仰与人的一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自我感觉中,就有一个对世界的概括,那便是信仰。有一种对自我及群体的思考,组成对命运的认识。有一种对伦理的判断,是宗教。有一种对灵魂归宿的想象,神。当然还有对世界本质的追索,哲学思考。以及对道的依靠,中国哲学。

  词义及典故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立坚固的信心,令不动摇。“信、解、行、证”,“信、愿、行”等。)

  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据说,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总是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这根脊梁在人遇到无论多大的风雨、多深的坎坷时,终可以让人类屹立不倒。这根脊梁就是信仰。)

  信仰价值

  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

  信仰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有信仰与没有信仰是不一样的,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当代穆斯林经常用“立足伊斯兰教信仰,以信仰真主为核心,努力和社会主义文明相契合,以爱国爱教为原则”的道德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等。

  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非科学信仰是盲从和迷信。科学信仰来自人们对实质和理想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需要树立正确无偏的信仰。

  关于信仰

  你对于你的信仰,相信它,敬仰它,感谢它,赞美它,爱慕它,走近它。

  信仰,当别人迷茫时你清醒,当别人疑惑时你坚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7
我的想法:
给你举一个简单常见的例子吧!
你看见了一个人(也可能是名人也可能是普通人),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和着装打扮你发现你很欣赏他,这时候他的形象在你的心目中就已经从一个平凡人上升成为偶像了。
到后来就是由于你对他的品格、道德属性和他的美好发出了应有的颂扬之后你想为他做点什么。如果他是明星,你会加入他的后援团,粉丝团,或经常去个人BLOG光临,还要亲眼见见他。如果是普通人,你可能会想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因人而定。这时候你的行为就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崇拜了。
最后,他所做的事情说的话都会对你造成促动,让你相信他,并把它们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能够让你决定一件事到底做还是不做。比如,他很善良,他去捐款,他做了很多善事,你就以这个为准则也去行善,并且知道什么是善事什么是恶事。到这个时候你的行为就已经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对他的信仰了。
别人的想法:
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第一个环节你把他当作偶像之后,可能随着你对他的了解和信任,那中崇拜的感觉慢慢消减,最后就只剩下信仰了,拿他作为榜样去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或者是有的人第一第二环节存在,不愿去实行第三环节。这种人其实往往比较盲目也比较自私。
第2个回答  2007-12-03
对于1.你自己的想法
偶像是一个目标。该目标,在某些能力上远超过你,被你所欣赏,或者你希望学习该目标的这种能力。
崇拜和信仰,都是一种精神上或者说是心理上的感觉,是你对能力、思想等方面比你强的人、物的一种敬仰之情。不过两者的程度不同,信仰程度高于崇拜。我觉得,如果你崇拜某人,那该人能力还是和你同层次,或者稍高一些的。如果说信仰某人或者,某人是你的信仰,那该人能力和你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要高出你很多,根本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对于2.其他人不是都回答了吗?
第3个回答  2007-12-02
我也来说两句吧,我的理解是:崇拜与信仰是“本我”,就是都是自己个人的一种心理倾向,而偶像就是“他我”,即,我崇拜或者是我信仰的对象。而在崇拜与信仰又有一点区别,具体就是指用的对象不同,词语也就有所不同,比如,崇拜比较具体,有具体的实物在效仿,而信仰完全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归宿。
第4个回答  2007-12-02
崇拜是个人性质的,偶像是崇拜的目标,信仰是团体的,民族,宗教等具有传统的性质,也就是可以传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