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出自哪里--------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作品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地转 一作:日转)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云鬓 一作:云髻)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飘飖 一作:飘飘)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栏)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但令 一作:但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品翻译--------

唐玄宗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

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承蒙皇上的恩宠忙得没有片刻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专宠。

后宫中佳人如云,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了不重视生男孩而重视生女孩。

骊山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声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门的京城发生战事,君王带着群臣美眷向西南逃亡。

皇帝仪仗队车队走走停停,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

御林军停止前进要求赐死杨贵妃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丢弃在地上无人收拾,首饰金雀钗玉簪珍贵头饰一根根。

皇帝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到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

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

时局好转皇帝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向东望无心鞭马任由马前进回京城。

回来一看池苑的地方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伤心落泪。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秋草丛生,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人打扫。

梨园歌舞艺人头发已雪白,椒房侍从宫女红颜尽褪。

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玄宗悄然思念贵妃,孤灯油尽仍难以入睡。

迟缓的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星河泛白天快要亮了。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经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有个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据说他能用精诚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于是道士尽力去寻找贵妃的魂魄。

腾云驾雾如闪电,上天下地找了个遍。

找遍九天之上寻遍九地之下,却还是茫茫不见所寻不得。

忽然听说在海上有一座仙山,这座仙山被云雾环绕隐隐约约。

华美精巧的楼台阁被五彩云霞托起,那里面体态轻盈柔美的仙女数之不尽。

当中有一个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玉环。

使者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仙府庭院重重须经辗转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绣饰华美的帐子里惊醒。

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珠帘与银饰的屏风接连不断地打开。

半梳着云髻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歪戴着花冠就出厅堂来。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当年贵妃的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者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从仙境遥望人世间,看不到魂牵梦萦的长安只看到茫茫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把金钗、钿盒分成两半,我和君王各自留一半。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时殷勤地托使者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中的誓言只有君王和我知道。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作品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6

这题我会!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唯有这绵绵的长恨无休无尽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大唐天子渴望绝代佳人,登基多年,却一直没有遂心。

杨家的女儿出落得娉娉婷婷,深闺里长大,初未知名。

上天造就了美色岂会埋湮,终于她遴选入明皇的宫廷。

她回头一笑,自有百种风情,姿容压倒了满宫的妃嫔。

初春明皇送她到华清池入浴,温泉水抚弄着肌肤如玉。

侍女扶起了她娇生生的柔躯,这才是君王宠幸的序曲。

秀发衬着花容,满头珠翠集聚,绣帐里享受春宵欢娱。

春宵一刻千金实在匆遽,温柔乡中明皇从此不忍离去。

她谈笑宴饮一刻不停,春天随着出游,夜晚守着侍寝。

后宫美女个个都有风韵,三千人的宠爱由她一人独领。

她夜夜精心妆扮博取君恩,玉楼上恣意欢饮一醉青春。

姊妹兄弟跟着她平步青云,富贵煊赫,顿时成了豪门。

使天下父母怦然动心,不愿生下儿郎,宁可产个千金。

骊山的行宫高入云霄,宫乐随风飘送,处处都能听到。

丝竹和着轻歌曼舞多美妙,明皇整日欣赏,看个不了。

渔阳传来叛乱的警报,惊破了《霓裳羽衣曲》的音调。

都城也免不了战祸骚扰,逃难的皇家队伍奔向了蜀道。

天子仪仗仓皇,走一遭歇一遭,西出长安才百里之遥。

卫队不肯行进,明皇无奈下诏,贵妃在马前玉殒香消。

她的遗物满地乱抛,那白玉簪,那金凤钗,那珠翠翘。

无计援救的明皇掩住了脸,一回首,止不住血泪千条。

萧瑟的悲风里黄尘弥漫,沿着曲曲栈道直向剑阁登攀。

峨嵋山底下人迹罕见,昏冥的日色中蠕动着旌旗黯淡。

碧绿的蜀水啊青青的巴山,明皇的思念之情从早至晚。

行宫中见月色明皇只觉凄惨,夜雨里闻銮铃催人肠断。

时局好转了,帝辇回返,路上经过马嵬坡,不禁盘桓。

就在马嵬坡下的黄土间,她长眠着,再不见玉颜生还。

君看着臣,臣看着君,无不心酸,信马东行回向长安。

长安的宫苑犹存旧貌,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柳条。

荷花像她的脸,柳叶如她的眉,这一切叫人能不泪抛。

不论是桃李春风,丽日高照,还是在雨打梧桐的秋宵。

西宫南内长满了凄迷的衰草,满阶的红叶堆积得高高。

当年梨园的子弟添了二毛,后妃宫室的女官垂垂将老。

黄昏寝殿的流萤令人悲愀,孤灯挑尽,依然难以睡着。

秋夜渐长,钟鼓声缓缓回绕,银河闪烁着,天色将晓。

严霜凝结在鸳鸯瓦表,翡翠被里空空,谁伴相思寂寥。

生死悠悠,经过多年煎熬,梦里她竟然没有来过一遭。

临邛的道士作客在鸿都门,能用虔诚的心念招来亡魂。

他有感于明皇思念的深沉,愿以法力相助不倦地追寻。

驾驭云气冲上高空如闪电般驰奔,上天入地到处探问。

上至青天碧霄,下至黄泉地层,两处茫茫都不见倩影。

忽然听说海上的蓬莱仙境,仙山虚无缥缈,若现若隐。

精致的楼阁上漾着五色彩云,楼中的仙女们柔美轻盈。

其中有一位仙女小字太真,雪肤花貌,仿佛就是伊人。

金阙前轻敲西厢玉门,吴家小玉询问,又转告董双成。

侍女们通报来了明皇使臣,仙帐里惊醒了酣睡的太真。

她披衣离床,徘徊不定,掀开了道道珠帘,座座银屏。

她半偏着云髻,醒来困态犹存,花冠不整便下堂出迎。

长袖被风吹得飘举轻盈,还像当年霓裳羽衣舞的情景。

忧伤的花容泪水纵横,如同春天的一枝梨花带着雨痕。

她含情凝视向君王转禀,自别后声音容貌都渺无踪影。

昭阳殿里断绝人间的恋情,蓬莱宫中难挨漫长的仙辰。

回首遥望下方遥远的人间,不见长安,但见茫茫雾尘。

只能以旧日的信物遥寄寸心,请将钿盒金钗带回宫廷。

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金钗擘开黄金钿盒平分宝钿。

只要君王心如金钿般坚定,天上或是人间总会有重逢。

临别时又开言,情意恳恳,话中有两人才知晓的誓盟。

那年七夕的长生殿庭夜半无人,她同明皇预订了来生。

在天空愿作飞鸟双双比并,在地上愿作松柏连枝同心。

天长地久或有终结时分,唯有这绵绵的长恨无休无尽。


注释:

长恨歌:在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同时,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歌,诗体名,即歌行体。

汉皇:原指汉武帝刘彻,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之意。

杨家有女:杨贵妃(719—756),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初:刚刚。

“养在深闺”句:此句是为唐玄宗隐讳,识,发现。

天生丽质:天生的美貌。

自弃:原意为不求上进,这里引申为默默无闻。

一朝(zhāo):一日。

君王侧:皇帝的身边。

回眸(móu):转动眼珠。

百媚生:显出千种娇态,万种风情。

六宫粉黛:指宫内所有妃嫔。六宫,古代天子有六宫。

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她们的容颜全都黯然失色。

华清池:在昭应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骊山北麓。其地有温泉,唐开元中,建温泉宫,天宝时改名华清宫。唐玄宗常往避寒,辟浴池十余处。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滑腻,犹如凝结的油脂。

侍儿:宫女。

娇:妩媚可爱。

始是:正是。

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

芙蓉帐:绣着莲花图案的帐子,形容其精美。

苦短:苦于太短。暗示寻欢无厌,故嫌夜短。

日高起: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还未起床。

“从此君王”句:古代皇帝例行在五更前在正殿接见大臣,听取朝政。不早朝,就是不理朝政。

承欢:迎合人意,博取欢心。

侍宴:陪伴皇帝宴饮。一作“侍寝”。

无闲暇:没有空闲,即接连不断。

夜专夜:夜夜专宠。指每夜由杨贵妃一人陪伴。

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一作“汉宫”。

三千人:言后宫女子之多,不是实指。

一身:指杨贵妃一人。

金屋:《汉武故事》:“帝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曰:‘欲得。’……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后多用以指为宠姬爱妾专修的华美房屋。

妆成:梳妆打扮完毕。

侍夜:侍奉皇帝过夜。

玉楼:华美的楼台。

醉和春:醉意和着春意。

可怜:可爱,可羡。

“遂令天下”二句:意谓使传统的重男轻女的风气都改变了。遂令,就使得。重,重视,看重。

骊宫:即华清宫。因为在骊山之上,故称。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作乐。

青云:高空。

仙乐:形容音乐优美,如天上仙人之乐,非人间能闻。

缓歌慢舞:柔和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慢,一作“谩”,又作“缦”。

凝丝竹:指歌舞与伴奏的音乐十分合拍。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尽日:终日,整天。看不足:看不厌。一作“听不足”。

“渔阳鼙鼓”句:指安禄山反叛。

惊破:打断。指打断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沉溺歌舞的生活。

霓裳羽衣曲:舞曲名,本名《婆罗门》,西域乐舞之一。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献入宫廷,唐玄宗又亲加改编。舞与乐皆演缥缈仙境和仙女形象。

九重城阙(què):指京城。京城为皇宫所在,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阙,宫门上的望楼。

烟尘:烽烟与尘土,指战火。

“千乘万骑”句: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万骑”是夸大之词。乘(shèng),一车四马为一乘。骑(jì),一人一马为一骑。

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行复止:走着走着停下来。这里指唐玄宗的禁军大将陈玄礼受太子李亨的指使,在马嵬驿发动兵变。

“西出都门”句:指长安至马嵬驿的路程。马嵬驿故址在兴平县(今陕西兴平)西北二十三里,距长安一百一十里。相传晋人马嵬在此筑城,故名。都门,指延秋门。

花钿(diàn):金玉等制的花朵形首饰。

委:抛弃。

翠翘:形似翠鸟尾的首饰。

金雀:雀形金钗,似凤。

玉搔头:玉簪。

君王:指唐玄宗。

掩面:遮住面孔。悲不忍见的样子,哭泣的样子。

回看:一作“回首”。血泪相和流:指死者有血,生者有泪,两相和流。

黄埃:黄尘,尘土。

散漫:弥漫四散,遍布。

萧索: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云栈(zhàn):高耸入云的栈道(山岩险要处凿石架木筑成的通道)。

萦纡(yū):曲折回旋的样子。一作“萦回”。

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为川陕间主要通道,即南栈道的一部分,又名剑门关。

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

山下少人行:一作“山上少行人”。

旌旗:旗帜。

日色薄:日光暗淡。

蜀(shǔ):今四川境内,在古代属蜀国。

圣主:封建时代文人对皇帝的尊称,此指唐玄宗。

情:思念杨贵妃之情。

行宫:皇帝出行时的住所。

泥土:一作“尘土”。

“不见玉颜”句:意谓不见玉颜,空见死处。“见”字省略,意承上半句“不见玉颜”的“见”。玉颜,形容美丽的容貌。此指杨贵妃。空,徒。

沾衣:指流泪。

东望都门:向东望着长安。

信马归:因为心情悲伤,所以无心鞭马,任马前行。信,听凭,随意。

太液:太液池,在汉建章宫内。唐沿其称,在大明宫内。

芙蓉:荷花。

未央:宫名,汉初所建。故址在长安故城内西南角。唐时修葺,唐末毁。太液、未央都泛指宫廷池苑。

“芙蓉如面”二句:面对芙蓉、杨柳,睹物思人,又想起杨贵妃来。

花开日:一作“花开夜”。

西宫:太极宫,又称西内。

南内:兴庆宫,又称南苑。兴庆宫在东内之南,故曰南内。一作“南苑”。

落叶:一作“宫叶”。红不扫:指秋天落叶满地也无人打扫。

梨园弟子:《新唐书·礼乐志》载,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故址一在长安禁苑中,一在宜春院。梨园,宫内习艺的机构。白发新,有了新长出的白头发,意为已经老了。

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阿监(ā jiàn),宫中女官。

夕殿萤飞:化用南朝齐谢朓《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用以烘托凄凉的环境。思悄然:意兴索然。悄然,忧愁的样子。

“孤灯挑尽”句:古代宫廷及豪门贵族,夜间燃烛,不点油灯。这里用以形容唐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并非实叙。孤灯,一作“秋灯”。古代以灯草为引来点亮油灯,每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其能燃烧得更明亮。挑尽,指灯草快要燃尽,形容夜已深。

“迟迟钟鼓”句:因为彻夜难眠,所以觉得钟鼓敲得迟,时间过得慢。钟鼓,这里指宫中的计时器具。

耿耿(gěng gěng):微明的样子。

星河:银河。

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鸳鸯瓦:嵌合成对的瓦片。两瓦一俯一仰,构成一对,叫作鸳鸯瓦。鸳鸯,常雌雄相随的水禽。霜华:霜花。重:指霜层较厚。

翡翠衾寒:一作“旧枕故衾”。翡翠衾(qīn),绣有翡翠鸟的被子。一说指面上饰有翡翠鸟羽毛的被子。翡翠,旧说翡翠亦雌雄相随之鸟。谁与共:即“与谁共”。

悠悠:长远的样子。

经年: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

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临邛道士”句:意谓来自临邛、作客长安的一位道士。临邛(qióng),县名,唐属剑南道,今四川省邛崃市。道士,一作“方士”。鸿都,东汉都城洛阳宫门名,其内置学及书库。此处借指唐都长安。

精诚:指道士的专精法术。

致魂魄:将杨贵妃的魂灵召来。照应上文的“魂魄不曾来入梦”句。致,招致,引来。

辗转思:翻来覆去的思念。辗转,反复,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一作“展转”。思,一作“恩”。

遂:因而。

教:令,使得。

方士:讲究神仙方术的人,即道士。

殷勤:尽力,不辞辛劳。

排空驭气:指腾云驾雾。排空,冲向高空。一作“排云”。

奔如电:如闪电般奔驰。

求之遍:到处去找她。之,指杨贵妃的魂魄。

茫茫:空虚广阔的样子。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一作“缥渺”。

楼阁:一作“楼殿”。玲珑:华美精巧。五云起:高耸于五色祥云之中。

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

仙子:仙女。

字太真:一作“字玉真”,又作“名玉妃”。字,表字。太真,杨贵妃原名玉环,被度为女道士时叫太真,住内太真宫,所以这里用作仙号。

参差(cēn cī)是:看起来差不多。参差,几乎,差不多。

“金阙西厢”句:意谓在金阙西面敲着白玉之门。金阙,金碧辉煌的神仙宫观。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白玉京,为天帝与仙人居处。

“转教小玉”句:意谓仙府重深,须经过辗转通报的手续。

闻到:听说是。

汉家:指唐朝,仍是借汉喻唐。

天子使:指唐玄宗的使者。

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帐里:一作“帐下”。

揽衣:披上衣服。

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的样子。一作“裴回”。

珠箔(bó):用珍珠穿成的帘箔。

银屏:镶嵌银丝花纹的屏风。一作“银钩”。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的样子。这里有接连不断、依次的意思。一作“逦迤”。

云鬓:一作“云髻”。

半偏:不整齐。

新睡觉(jiào):刚睡醒。觉,醒。

花冠:指妇女所戴的装饰美丽的帽子。

不整:不整齐。

“风吹仙袂”句:袂(mèi),衣袖。飘飘,飘荡,飞扬。一作“飘飖”(yáo)。举,扬起。

霓裳羽衣舞:舞名。舞曲为《霓裳羽衣曲》,故名。

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

寂寞:此处为黯然神伤的样子。

阑干:纵横的样子。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梨花一枝”句:形容悲泣之状,承上“泪阑干”来。梨花比喻肌肤白,

含情凝睇(dì):流动的眼波里含有无限深情。凝睇,凝视。一作“凝涕”。

谢:告诉。

音容:声音容貌。

渺茫:模糊不清。

昭阳殿:汉殿名,成帝皇后赵飞燕姊妹得宠时所居,此处借指杨贵妃生前寝宫。

蓬莱宫:指蓬莱神山的宫阙,而非长安的蓬莱宫。蓬莱是神话中海外三山之一。

日月:岁月,时光。

下望:一作“下问”。

人寰(huán):人间。

唯将:一作“空持”。

旧物:指杨贵妃生前和唐玄宗定情时的信物。

钿合:以珠宝镶嵌的金盒,内可盛香料或同心结等表定情的饰物。一说为珠宝镶嵌的首饰,用两片合成。

寄将去:托请道士带回去。

钗留一股:古代的钗有双股的,所以可以留下一股。

合一扇:将盒的底或盖留下。一扇,一片,作量词用。

“钗擘黄金”句:钗擘黄金,即上句所说的“钗留一股”;合分钿,即上句所说的“合一扇”。上句的“一股”“一扇”,指自己留下的一半,这里是指寄给对方的一半。擘(bò),用手分开。

但教:只要让。一作“但令”。

“天上人间”句:如不在天上,则必在人间相见,亦即《长恨歌传》“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之意。会,终将。

七月七日: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相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长生殿:天宝元年(742)所造的祭神宫殿,一名集灵台,在华清宫内。又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唐代后妃所居寝宫,亦可通称为长生殿。此处当指杨贵妃在华清宫内的寝殿。

私语:背着人讲话。

作:一作“为”。比翼鸟:又名鹣鹣。相传这种鸟雌雄相爱,最为诚挚,一定要比翼齐飞,常以喻夫妇。

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用来象征深厚的爱情。理,树木的纹理。

恨:遗憾。

绵绵:连续不断。

无绝期:没有了结的时候。一作“无尽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


创作背景: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诗叫《长恨歌》,称传叫《长恨歌传》。


赏析:

从结构上看,全篇可分为三个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从“九重城阙烟尘生”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为第二部分,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坚定不移;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为全诗的第三部分,写道士帮唐玄宗到海上仙山寻找杨贵妃。

第2个回答  2022-08-10

1、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感情很丰富,投入的感情很多得人,都只会留下遗憾。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

2、在港产电视剧《西游记》里,那个由于侵犯了嫦娥姐姐,被罚历经千世情劫的猪八戒的口头禅是:“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扩展资料

这句诗其实是拼凑起来的。

1、“自古多情空余恨”出自魏子安的《花月痕》第15回。全诗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译文:自古多情的人总有很多遗憾(感情的事很难如人所愿,越是有感情,越是有遗憾),这种遗憾、痛心(此恨)长久占居内心,没有结束的时候(多情的人当然是放不下感情了)。

2、“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就算是天长地久也有尽头,而这份情谊却没有尽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9-09
您好,这边收到您的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我这边为您查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感情很丰富,投入的感情很多得人,都只会留下遗憾。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这句话出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哦,原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而它的上一句则是更为人所传颂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首诗里的"恨",恨的是相爱的两人却不能长相厮守,恨的是世俗要拆开相爱的两人。但是因为前一句时常被用来当做表达爱意的情话,所以后面这句意境极佳的诗句反倒是被人忽视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帮助,祝您学业有成,生活愉快哦~☺️
第4个回答  2023-08-01
"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句诗意味着"这份思念之情无尽无终止的期限"。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的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表示对于逝去的人的怀念之情永远不会消逝。这句诗也可以引申为对于任何珍贵的事物或人的思念之情,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无法抹去。它表达了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