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北京化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我为什么想读研?

读研也是一种磨砺。因为研究生生活将更加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很多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将决定你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而它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是,毕竟这里还是相对单纯的高校,不像在社会中那样充满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更加宽容,可以有更多的改正错误的机会。当然,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从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自己家在北方,本科也在北方,所以不想离家太远,想选择北方的城市度过自己的研究生三年,所以第一想法就是选择北京,北京的做为首都就业环境好,机会多,适合我们年轻人拼搏奋斗。

选择好城市以后,去研x网去看所在地区的学校,开设自己研究生报考专业的院校有哪些,同时去网上看对应专业的学科评级水平,结合个人学习状况,查往年各学校录取的分数,选择出适合自己报考水平的院校,同时也可以持续关注学校情况,在十月份进行志愿填报前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我其实想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到八月份的时候,觉得可能自己能力不匹配,之所以选择北京化工大学,一方面由于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我们将来找工作提供了许多机会;第二方面从北京化工大学“性价比”非常好,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比较稳。

北化是一所非常公平的考研院校,很保护第一志愿,所以难度上肯定不大,按照考纲,正常复习就行啦。

同时压分现象说实话,我感觉是没有,我本科是一个双非院校,在考试结束以后,我自己进行估分,大概是在330左右,最后成绩出来考了358,其中政治63,英语79,我觉得没什么压分。退一步说,所谓的担心压分,只要不是网上互相流传的超级考研黑校,压分其实不应该想这么多,有这个时间担忧,不如多花点心思想怎么学好,自己要是实力过硬,其实压分也压不倒哪里去不会。为了自己的理想院校,加油冲就是了!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七月以前):保证每天五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学习时间

完成目标:数学看完基础阶段网课,完成相应入门篇的题目

英语听完长难句视频,每天背诵单词养成习惯,98年真题开始训练

2)强化阶段(7-8月):

作息安排:8:00-11:00,14:00-17:00,18:30-22:00

完成目标:数学看完强化网课,完成强化篇的题目,进行之前阶段的错题整理回顾

英语通过真题,进行单词背诵,阅读技巧的理解掌握以及翻译能力的提升

专业课完成一轮整体复习,完成参考书目的相应课后习题

3)冲刺阶段(9-11月):

作息安排:7:30-11:00,14:00-17:00,18:30-22:30

完成目标:数学借助真题、模拟卷进行考场模拟,通过试卷分析回归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英语继续写真题,限时训练,背单词,11月开始总结作文模板,并根据自己模板三天完成一篇模拟作文的书写

专业课加强相关习题的训练,后期开始写往年真题,背诵记忆重点知识点以及相应题型的计算方法

政治9月看完所有强化视频,10月写完1000题、11月开始各大名师模拟卷、11月开始徐涛带背计划进行知识点背诵

4)押题阶段(12月)

各科保证做题的手感,对于数学加强基础公式定理的记忆,专业课的重点知识点以及计算方法进行记忆巩固,熟练自己英语作文模板的运用,政治继续带背计划。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英语

英语来说,算是我几科之中考的相对比较好的科目,考了79分。其中我认为最基础的就是背单词,如果单词认识,理解每篇阅读的意思就不困难了。我推荐的方法是通过真题进行复习,其他的模拟卷肯定都不如真题涨经验的多。

英语一共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五个板块,大概是在四月底开始,我通过从98年的真题开始写,一天一篇阅读,一周完成一张卷子,限时训练,每做一道题就记录下来时间以及正确率,完成一张卷子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时间上的反馈。当然,如果开始的比较早,会容易做完所有真题(八月底或者九月初),这里推荐是留最近年份的两套到12月份以前进行考前模拟,然后剩下的部分就自己从98年开始做完一遍以后从10年往后重新开始做。

其中,每做完一道题,就会及时的回顾,第一遍先查出其中不认识的单词,并记录在《扇x单词》,这样可以行成一本自己专属的不认识单词的单词书,然后自己把每个句子翻译一遍,对照答案上(我用到的是黄皮书)给到翻译找出自己翻译中的不足,这样在无形中即又学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又增强了自己的翻译能力。最后在针对自己做错的地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点,分析自己为什么错,如果前期错的比较多的话,可以借助类似于唐迟老师的阅读课,针对自己补动的题听一下老师的讲解,辅助自己形成相应的做题方法。

对于记单词,我单独说一下,我用的是扇贝单词,我每天记单词的时间是早上醒来以及午休醒来,分开记两本单词书,一本是来自于扇贝单词自带的考研单词书,一本就是前面提到的自己通过真题做的单词书,这样每天都记单词,养成习惯。

到了11月,作文就需要开始准备了,这里我看了刘晓燕老师的作文课,几个小时的时间,抓紧看完就行,看完以后老师会让你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这里我就结合了刘晓燕老师的作文课内容,以及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选择其中比较好的句子,进行自我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作文模板,并以三天左右一篇的速度,进行模拟,熟练使用自己的作文模板。

参考书目:《黄皮书》

政治

政治相对来说,我开始的比较晚,是到进了九月底才开始的,直接看徐涛老师强化班的课程,同时在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上做笔记,并且每听完一个章节,就写一章节的《1000题》的选择题,进行相应的巩固,这个过程9月份一个月完成。

到了十月份,就自己通过看书进行复习,重新做一遍1000题,并且在十月中旬以后,徐涛老师会出自己的小黄书,跟着课在小黄书上做笔记,继续做1000题(小黄书还是很好用的)。

进了十一月份,徐涛老师会有一个带背计划,我每天都会根据徐涛老师的背诵内容,背诵相应的内容,为自己的政治分析大题积累语料,同时11月份以后,各大老师的模拟卷就出来了,就做选择题,我几乎做了所有老师的模拟卷的选择题,并且进行背诵,从中学时事政治,并且查漏补缺,把其中不熟悉的知识点回归书本,进行复习巩固。

到了12月,我是背的肖四的大题,这里看自己,坚持背诵一直到考前就行。

参考书目: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老师的《小黄书》、肖四、肖八、徐八、腿四

数学

根据时间上来说,前期基础复习阶段主要是通过高数基础阶段网课将过往学过的知识捡起来,我一直跟的是汤家凤老师,在进入七月份之前,我前期是听一章节的网课,完成相应笔记的记录,就会完成对应《1800》上入门篇的题目,全部听完以后,借助自己做的笔记以及复习讲义按照章节进行自我复习,并着手完成基础篇的题目。

七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线代基础阶段的网课听课以及笔记,并且完成好相应基础篇的题目,到进入八月份的时候,开始高数以及线代的交叉复习,借助讲义以及《1800》强化篇的题目,和之前的错题回顾,复习完一章节的高数,换着复习一章节的线代,方便保持知识点的记忆。

九月份对于数学已经有了整体的概念,此时应该已经完成1800题,换另外一个老师的习题集开始做,这个时候我选择的是张宇老师的《1000》,也是高数线代交叉复习,巩固记忆知识点。

10-11月份写真题,基本是每两天一套卷子,,模拟考场环境,集中时间进行书写,完成以后及时批改,根据错误以及记忆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回归讲义以及错题本,着重攻克薄弱知识点。

11月底以及12月,我建议是写李林的八套卷以及四套卷,保持做题手感,同时回顾真题错误题型,继续加强基础公式以及定理的记忆,迎接考试。

参考书目:汤家凤老师的高数线代讲义、《1800题》,张宇老师的《1000题》,李林老师的考前六套卷以及四套卷

专业课

如果平时基础好,专业课可以从九月份开始学习,专业课的重中之重是课本,多看几遍课本比什么都强。万变不离其宗,吃透了课本,基本上都可以上120分。吃透课本的标准是:合上书可以背出目录,知道每一章讲的什么,难点是什么。在吃透课本的前提下,可以找一些练习题做。练习题可以找找所考高校的期末考试题,大多数考研题难度都和期末题难度相近,当然如果能够找到考研真题,那当然是最好的。利用好真题,做好总结。相信专业课一定是拉你总分的一项。然后根据历年的真题,去考研文库里找些经典题型来锻炼自己。这种方法也是一个好的尝试。

术法万变,复习的方法各有千秋,一家之言也不具有普适性,我更希望诸位能够调整好备考的心态,清晰自己的长远目标,做好眼下的事,这样才能走向人生的新高度。

《材料力学》刘鸿文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际上第六版第七版都可以,只要是刘鸿文就行)

面试:

1. 以综合面试为主,重点考察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化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复试科目”的考核内容涵盖在面试中。面试主要内容包括:

(1)专业素质和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③外语听说能力;

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心理健康等方面;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人文素养;

④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2.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各学院应提前在复试办法中公布相关要求。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对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各学院可自主确定是否加试。

3. 各学院可增加对考生本科阶段整体学习情况的考核,如科研和获奖情况、应届生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往届生本科毕业论文等,并在本学院复试办法中说明。

成绩核算:(一)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一般为50%。复试成绩合计500分,复试不合格者(低于60%)不予录取。

(二)考生总成绩(1000分制)=初试成绩(500分制,初试科目满分为300分的换算成500分)+复试成绩(500分制)+特殊政策加分。若总成绩相同,按复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三)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计入总分,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特殊政策加分的原则和依据完全按照《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在复试前须向报考学院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其他建议

信息收集上来说,最主要的渠道其实还是学校的官网,上面有最新的考试消息,考纲变化等等;其次就是找到北化的师兄师姐了解大致的考研情况,问问每年的考研难度变化如何等。

心态上来说,一定要克服懈怠情绪以及“自卑情绪”。不能做考研氛围组,如果自己自制力不够好,可以找一个研友互相督促;同时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会想放弃,或者是说觉得自己学的不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这种时候可以放松一下,缓缓脑子,同时你要知道,你在如此认真复习的过程中,你不会的地方,别人也没比你学的有多好,坚持到考研考试,坚持到出结果,坚持到你已经被拟录取,你会发现你真的行!

最后感悟:

重视专业课和数学,这是最拉分的两门科目,你这两门成功了,就成功了百分之八十。一定要踏踏实实,对于知识点和做题方法及时总结,及时回看。不要被别人的复习进度影响,毕竟考研最后不是看你一本资料做了多少遍,而是看你掌握的怎么样。最后就是心态调整好,积极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