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述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可以获得不同的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
1. 技能型证书:这些证书通常涉及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如焊接、汽车维修、美容美发等。例如,焊工证书、汽车维修技师证书等。
2. 职业资格认证:这些证书通常是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颁发,用于验证个人在特定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会计师资格证书、律师执业证书等。
3. 安全与环境管理证书:这些证书涉及到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安全工程师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4. 项目管理证书:这些证书涉及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组织和管理项目。例如,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认证、敏捷项目管理认证等。
5. 教育培训证书:这些证书与教育培训相关,用于验证个人在教育领域的专业能力。例如,教师资格证书、培训师证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3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一场革命,有利于破除对技能人才成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确定,从2020年1月起,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消防员、安检员等7个工种依法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外,用一年时间分步有序将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同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已发放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会议要求稳妥推进现有职业资格实施机构职能调整,做好工作衔接。加强涉及评价质量、收费等的事中事后监管。
[1]
中文名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别名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证书颁布者
由人社部门(含其他部委)备案的评价机构依据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进行考核评价,对合格者授予证书
证书等级
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
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逐步退出目录清单,实施职业技能等级制度,2020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80号),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的有关后续工作作出安排。育婴员、保育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茶艺师、美容师、美发师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14项职业资格(涉及29个职业)已于9月30日前第一批退出,健康管理师、生殖健康咨询师、保健调理师、孤残儿童护理员、评茶员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66项职业资格(涉及156个职业)拟于12月31日前第二批退出。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认定发证,改由用人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按照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