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最佳治疗方法有啥

如题所述

您好!下面是专家指点的赶走焦虑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x0d\x0a\x0d\x0a专家:七个方法让焦虑烟消云散\x0d\x0a首先问你自己,你的焦虑是否有效或无效。你的焦虑是否会在未来一两天带来一系列行为?你会做些什么来消除这种焦虑?它会一项项地发展下去吗?如果不是,这是无效的焦虑。\x0d\x0a第二点就是,你是否愿意接受不确定性?所有焦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你对待不确定性的态度。我对人们说的一件事情是在不确定的日子里,你想一下你做的所有事情:过街,上餐馆吃饭,对陌生人问好,乘电梯,搭飞机。所有这些都有不确定性,你没有绝对的把握,但你基本上能打个好赌。\x0d\x0a\x0d\x0a第三点得识别你的期望是什么,挑战又是什么。我们做的一件事情是让人们花时间消除焦虑。你一天用30分钟写下你的焦虑,然后放在一边,这样你就不会整天都闷闷不乐。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不是让你得到确定性而是感到厌倦。厌倦很有用,让你懒得去想。\x0d\x0a\x0d\x0a第四点是看看你焦虑的范围,否关系到你的核心问题。你非得要完美吗?你非得比任何人都出色吗?你是否认为如果你没有成家,你就不能生活?\x0d\x0a\x0d\x0a第五点是你如何对待失败?焦虑者倾向于认为失败是灾难性的,他们往往相信如果他们想到失败,他们就会失败。其实,人们担忧的绝大多数事情往往是相当积极的结果。\x0d\x0a\x0d\x0a第六点是使用你的情感而不是焦虑。有时候的情感,特别是疼痛的感觉是有关你需求的重要信息来源: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友爱和赞赏,需要更多的提升机会。你不能总是感觉良好。\x0d\x0a\x0d\x0a最后一点是留点时间待用。及时回顾一下,看看你通常担忧的事情是否让你现在烦恼。你能后退一步,能挤时间。想像你从现在起一个月或一年内的感觉如何。焦虑者的问题之一是他们永远生活在从来没有出现的未来。最好的办法是试着并努力将思想集中在尽可能好的现有时刻,就是尽情享受此时此刻。焦虑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x0d\x0a\x0d\x0a当担忧和焦虑达到一定程度,大脑负责感情的部位——杏仁核就会不起作用。而你的愤怒、担忧和激励都是来自这里的。它激活的是大脑的思维部位,直接影响语言和抽象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8

当你发觉自己得了“转行焦虑症”,你知道改如何治疗吗?

第2个回答  2013-03-07
如果是轻、中度焦虑症可采取纯心理治疗,如果是中度以上重度的情况,可适当配合一下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法很多,下面介绍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的方法。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灵重塑疗法中的一种净化内心、调解情绪的方法,也是帮助有焦虑症状的患者慢慢建立情绪平衡能力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禅宗上讲,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
  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观息法练习要点: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以盘腿的姿态,坐在不要过于柔弱的床上或地板上,接着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专注鼻孔处呼吸的进出。李宏夫老师强调,做观息法练习时,就只是纯粹如实的专注、觉察一呼一吸,没有别的。无论任何念头出现,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心接受它的出现,而不是设法消除或改变头脑里当下出现的念头。念头或感受出现了,就只是知道它们的出现,接着将注意力轻松的拉回到呼吸上,也许不一会注意力又跑掉了,没关系,意识到就可以,不要批判这个现象,继续再把注意力轻松的拉回到呼吸上。
  整个练习过程中,就是这样如此反复的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所要知道的是,练习的过程不是我们思考的场所,而是“跟住”当下的呼吸。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以20分钟为基础即可。
  焦虑症的睡眠障碍问题:用观息法调节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都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问题,这些睡眠问题更多是由于焦虑、紧张的情绪所导致。观息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睡眠,化解患者出现的不合理情绪。
  调节睡眠的实际操作:对于有睡眠障碍的焦虑症患者,如果躺在床上睡不着,没关系,不要紧张,可在晚上休息时躺着练习观息法,此时对身体姿态没有要求,只要感到舒服就好。李宏夫老师强调,练习过程中,不要带有任何目的,不要把这个练习当成某种需求的工具,唯一需要记住的是,练习过程中,就只是为了让“心”回到当下实实在在的呼吸上,不去做主观的思考,也不刻意要求改变,这样自然的便会调整睡眠质量。
第3个回答  2012-04-15
焦虑则是一种心理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一般都是指向未来的,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无法估计其结果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那么,认知焦虑的本质,了解焦虑的结果,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最佳的治疗焦虑的方法。
抗焦虑的原则

焦虑感觉往往会令人感觉 “ 病情严重 ” 。但它却是神经症其他几个亚型症中最易见效、疗效也最好的一个。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先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后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以此作为治疗的原则。 初期必须对产生的症状进行解释,取得患者共识。再运用药物,针对焦虑症状进行抗焦虑治疗,等症状缓和后。再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个人需求、内心冲突、心理失衡的机制,分析矛盾心态。 待病情稳定后,在维持并逐步减药的过程中,帮助其安排好日常生活,协调好生活事件,提高应激防范能力。这样焦虑症的治疗就较为理想。

如失眠,焦虑,闷闷不乐等,药物治疗最有效。

如容易担忧,悲观,自责等,心理治疗最有效。
欢迎添加百度好友:“T05155274988” 让我们一起认知焦虑,缓解焦虑情绪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12
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5-1.0mg;佳静安定(又叫阿普唑仑):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0.4mg;奥沙西泮片(又叫优菲):常用剂量是一天2-3次,每次15mg,这三个药物属于短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偏弱,对白天的工作影响小一些。其实所有的安定类药物都可以抗焦虑,只是副作用还有效果各不相同,以上三个药较为常用。
  小常识:凡是药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仑的,都是安定类药物。
   如何使用安定类药物:
  ①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长期大量服用。
  ②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
  ③定期换药的原则: 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抗焦虑,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新加上的药物加到治疗量。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