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太原生活过,有太原公子之称的唐朝皇帝是?

如题所述

千秋帝王业,不如少年狂。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封建帝王中的“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李世民尽管有过不少封号,如赵王、秦王,以致后来谥号为“太宗”,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最关键的时刻和最初的发迹之地是在太原。在这里,少年公子李世民充分显示了其超人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才干、独特的用人思想和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
  我们多少次去晋祠,在众多的古迹中,特别钟情于唐太宗李世民所书的《晋祠之铭并序》,其文做于唐贞观二十年春(公元646年),兵起太原而得天下的李世民,深感叔虞先王之庇荫,晋阳城民之厚拥,晋水福泽之惠布,故而一气呵成这一千二百零三字的佳文,字字珠玑,盛赞晋阳风范。时隔一千年,读着这篇美文,似乎还听得见看得见李世民的面貌声音,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密谈、疏财、聚贤、举义的情景以及讨檄声、号令声、马蹄声,历历如绘——贞观宝翰,不简简单单是一件书法杰作,更是盛世晋阳元气淋漓的气韵所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曾经参观了贞观宝翰碑,慨然赋诗:太原公子自无双,戎马生涯未肯降。
  “河源发昆仑,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震自龙门。”(见李世民《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五言诗盛赞黄河:黄河之源出自昆仑山,河水上接天空下浸大地。浑浊的波浪流经三晋大地,奔腾的河水冲过龙门峡谷,掀起万丈波澜。黄河的流势,一如历史上那个极盛的李唐王朝。源自黄河上游的陇西,后来却从三晋大地掀起了万丈波澜。公元600年,李世民出生在陕西武功。公元615年随父举家前往太原。李世民生于多事之秋,长于戎马之间,很早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军事才干。据《旧唐书》记载:隋大业十一年秋天,隋炀帝北巡,被十万突厥军队困于雁门,急得眼睛都哭肿了,急诏全国募兵,前来救难。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率领童子军北上勤王,他仔细观察敌我双方的形势后,对大将军云定兴说:“敌人敢围天子,必定认为我军仓促难以救援。破敌之计在于:白天布旌旗十里,晚上征鼓雷鸣不断。敌人就会以为我方救兵已到,自然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云定兴依世民之计,果然吓退了十万突厥军队。死里逃生的隋炀帝,在泪眼朦胧中,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不同凡响的太原公子。
  “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虽地尽三分,而余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见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当年的太原公子李世民,面对苇泽关外狼烟四起,群雄争霸;而汾河两岸仙楼耸峙、气象万千的景致,心中勃发起了万丈豪情。他仔细分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以后,三次规劝太原留守李渊起义。据《资治通鉴》记载:他第一次他劝父亲:“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转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太原留守李渊一听,吓破了胆:“汝安得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李渊听说起义的主张后吓得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不久,李世民第二次规劝李渊起义:“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亦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避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此时,李渊已探得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无可奈何地说:“今日破家亡躯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后来李渊讨寇不力,隋炀帝要兴师问罪,李世民第三次规劝李渊:“今主昏臣乱,尽忠无益—— 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滋举事,何患无成!”此时的李渊只好对李世民言听计从,终于下了起义的决心。设若没有太原公子李世民,没有这晋阳三谏,李氏王朝何来三百年风光基业?
  太原公子不仅智谋过人,而且知人善任,审时度势。至今,晋源城里还流传着李世民与狱中的刘文静坐论天下大事、李世民在晋阳宫里贿结权臣裴寂、李世民在晋祠门外计除敌手高君雅、王威的传奇故事。此时,运筹帷幄的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岁。
  太原起义,奠定了李氏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李渊,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唐高祖爱好酒色,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份,于公元616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武功,他本人并无创业才干,连做个中等守成的君主也是不成的。”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后人怀疑,宋代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作伪,有美化太宗、贬斥高祖之意。其实,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记载了太原举义前,发生的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李渊以太原留守身份,兼领晋阳宫监。晋阳宫是隋炀帝的离宫,里面有不少供隋炀帝来太原时享受的美女,其中有几个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妃子。副宫监是闻喜人裴寂,与少年公子李世民交好。李渊为人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好色。李世民为了促使父亲下定起义的决心,于是与副宫监裴寂密谋,使了一招“美人计”。由裴寂出面,邀请李渊到晋阳宫来喝酒。李渊喝醉之后,贪恋美女的本性暴露出来。裴寂乘机把隋炀帝最喜欢的两位妃子招来,陪太原留守过夜,酒后的李渊自然欢喜不禁。等他次日酒醒过来,一看旁边的女人竟然是隋炀帝的妃子,顿时吓得大惊失色,他明白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死罪。正在痛悔之际,少年公子李世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突然闯了进来,一看这种情况,故作无奈地说:起义是死,不起义也是死,不如起义算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胆小怕事的李渊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太原首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人们,似乎都是从玄武门之变中,感觉到唐太宗有一种处变不惊、先发制人的本事。其实,在太原起义之前,就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先发制人的故事。隋炀帝年轻的时候,曾经以晋王身份署理太原,自然知道太原对于国家的影响和分量。他对从小在一起玩大的李渊,出任太原留守也不放心。于是给他安插了两个钉子,一个是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另一位是虎郎牙将高君雅。两人一看,少年公子李世民散财结交天下英豪,太原留守李渊一改往日糊里糊涂的样子,外地的粮草人马频频往太原集中,预感到李氏父子要举事。两人密谋借五月晋祠祈雨之际,除掉李氏父子。可是这个绝密的消息,就被太原公子李世民打听到了。他告诉了父亲,李渊吓得一时不知所措。李世民给他献策:将计就计,先发制人。五月祈雨那天,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太原城的大小官员都要坐下来闲聊一会儿。没等王威、高君雅开口,突然,李渊亲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举报王、高二人勾结匈奴,密夺太原。平日里柔弱的太原留守当即吩咐拿下二人,听到号令,隐藏在幕后的李世民立刻冲到前面,将王威、高君雅及其下属全部捆绑起来,一举除掉了这帮险恶的对手。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数年之后,李氏父子打进了长安,兄弟之间发生了内讧,李世民又一次仿效当年晋祠之变的办法,将计就计,先发制人,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
  太原,是太原公子最钟情的城市,是他的发迹祖地。李氏父子打到长安后,马邑枭雄刘武周乘虚而入,占领了太原。河东唐军屡战屡败,以至于唐高祖都灰心丧气了,准备下令:全力固守关中,宜弃大河以东。太原公子李世民闻之,坚定地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失太原必失天下!”决意引兵夺回了发祥之地。
  太原,正因为出了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所以,后世许多文化名人对太原城刮目相看。在李世民过世几十年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来到了太原,自然而然想起了当年的风云人物,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不朽的名句:“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民久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7
太原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尤其是出了两位友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即隋末太原留守李渊的公子李世民和唐末晋王李克用的公子李存勖。二位公子均生逢乱世,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倾身下士,散财结客,辅佐父辈坐拥天下,而后承启天运,成为颇有作为的一代君王。尤其是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帝王中的“政治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正因为有两位太原公子横空出世,所以后来“太原公子”一词,成了封建皇族中最有出息的皇子的代名词。就连后世许多贪图浮名、无所作为的皇太子,也自诩为“太原公子”,以显示其雄才大略,弄出不少笑话。
  
千秋帝王业,不如少年社。李世民尽管有过不少封号,如赵王、秦王,以至后来谥号为“太宗”。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最关键的时刻,和最初的发迹之地是在太原。在这里,少年公子李世民充分显示了其超人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才干、独特的用人思想和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天下李氏出陇西。据李氏家谱记载:汉代飞将军李广驻陇西,抗击匈奴。其后裔成了当地著名的氏族之长,世代为敦煌郡守。西凉覆灭后李重耳逃往中原,在北魏供职。其后李熙、李天赐、李虎均为北魏、北周名将。李虎生李(日丙),李(日丙)生李渊。李渊不仅是著名武将之后,而且因为他的母亲与北周、隋两家皇室有血缘关系,所以六岁时就世袭了唐公的爵位。李世民为李渊次子,公元600年出生于陕西武功。公元615年随父举家迁往太原。李世民生于多事之秋,长于戎马之间,很早就显示出了其不同凡响的军事才干。据《旧唐书》载;隋大业十一年秋,隋炀帝北巡,被数十万突厥军队困于雁门,急得眼睛都哭肿了,急诏全国募兵,前来救难。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从太原北上,率军勤王。他仔细观察敌我双方的形势后,对大将军说:“敌人敢围天子,必定认为我军仓促难以救援。破敌之计在于:白天布旌旗十里,晚上征鼓连鸣不断。敌人就会以为我方救兵已到。自然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难以制胜。大将军依世民这计,虚张声势,果然吓退了数十万突厥军。死里逃生的隋炀帝,在感激的泪水中,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不同凡响的太原公子。

太原举义,奠定了李氏王朝三百年基业。而太原公平李世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对于李渊,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唐高祖爱好酒色,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份,公元616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武功,他本人并无创业才干,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王也是不成的。历史记载也确实如此。据《资治通鉴》载:隋朝末年,晋阳城里,李世民分析群雄并起的形势后,三次规劝李渊起义。第一次他劝其父:“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太原留守吓破了胆:“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李渊听说举义的主张后,甚至吓得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不久,李世民第二次规劝其父:“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此时李渊已探得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无可奈何地说:“今日破家亡躯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后来李渊讨寇不力,炀帝要兴师问罪。李世民第三次规劝其父:“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兹举事,何患无成!”此时的李渊只好对世民言听计众,举起了义旗。设若太原公子李世民,没有这晋阳三谏,李氏王朝何来三百年风光基业?太原公子,不仅智谋过人,而且知人善任,审时度势。至今晋源古城还流传着:李世民与狱中的刘文静,坐论天下大事;李世民在晋阳宫里贿结权臣裴寂,结成统一战线;李世民在晋祠门外计除敌手高君雅、王威等等传奇故事。此时,运筹帷幄的太原公子年仅十八九岁。郭沫若为之赋诗赞曰:“太原公子自无双,戎马生涯未肯降。”   另一位太原公子,后唐李存勖,声名虽不如唐太宗显赫。却也是一代枭雄。唐末沙陀人晋王李克用,与后梁朱全忠争锋。晋王李克用数战处于劣势,被困晋阳城,不敢与梁军交战。公元908年新晋王位的太原分子李存勖,一举大破梁军,扭转了战争局势。面对李存勖的胜利,朱全忠“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后来,气势如虹的太原公子李存勖,果然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王朝。
  
太原王气,成就了两位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太原公子,为历史名城锦上添花。后来,“太原公子”一词,成为雄霸天下的储君的代名词。但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当代太原人竟不敢攀认这两位“太原公子”为乡贤。可能是这两位公子名气太大了,只有长安、开封那样的古都才与之相匹。所以在那里建庙立祀,是理所当然的。古都晋阳早已湮没于地下,昔日太原王气早已黯然失色。因而后人写吾乡吾贤之类的纪念文章,提得最多的是傅山、刘大鹏之类的名土,而对两位太原公子却笔墨甚少。有关他们的纪念之类的遗迹,除一通贞观碑外,别无他物。我到西安、无锡去旅游,看到昭陵、唐城里,李世民在那里享受着异常隆盛的香火,心生万端感慨:太原,是太原公子最钟情的城市;是他们的发迹祖地,是最有理由为他们建庙立祀的地方。李世民当年闻知刘武周攻占了太原,坚定地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失太原必失‘下。”决意引兵,夺回了发祥之地,李存勖,更是视太原为宗祖之地。两位太原公子,如此看重太原,如此看重这块风水宝地。为何后世的太原人,却与之疏远了呢?

写到历史名城晋源的时候,就想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太原城的豪门望族,尤其是李世民、李存勖这两位叱咤风云的太原公子,他们是太原王气成就的英才霸主,是太原历史文化的代表人物。
第2个回答  2012-04-07
晋源城,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便是隋唐五代,城市规模宏大。尤其是唐代,有内三城、外三城之说。内三城属晋阳县。其一为大明城,其二为仓城,其三为新城;外三城,横跨汾河两岸,西城为晋阳县,东城为太原县,连接两城、横跨汾河之上的是中城。(见《山西通志·府州厅县考一》)古太原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尤其是出了两位友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即隋末太原留守李渊的公子李世民和唐末晋王李克用的公子李存勖。

二位公子均生逢乱世,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倾身下士,散财结客,辅佐父辈坐拥天下,而后承启天运,成为颇有作为的一代君王。尤其是李世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帝王中的“政治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正因为有两位太原公子横空出世,所以后来“太原公子”一词,成了封建皇族中最有出息的皇子的代名词。就连后世许多贪图浮名、无所作为的皇太子,也自诩为“太原公子”,以显示其雄才大略,弄出不少笑话。
第3个回答  2012-04-07
唐太宗李世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07
李世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