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的成长论》的伟大之处在哪?

这是关于一位印度的经济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所发表的论文!

《悲剧性的成长论》深入研究了贫困化增长的情况,生产力飞速发展,但是贫困化却在不断增长,其中之一就是不同需求中的不同生产力所造成的价值差异,例如,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交易条件会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而对农业不利,25年前,一个农民一年可以生产100包米,但是同样品质的城市工人在一年可以生产一辆脚踏车。当时农民用10包米就可以换取一辆脚踏车,因此农民还剩下90包米。但是25年以后,同样品质的城市工人一年可以生产5辆摩托车,但是农民还是一年生产100包米。但是该名农民必需得用90包米才能换一部摩托车,因此农民只剩下10包米。25年以前的城市工人一年创造了价值10包米的脚踏车,但是25年以后的城市工人一年却可以创造5*90 = 450包米价值的摩托车。问题的症结就是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太低,而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由10包米的价值提高到450包米的价值。因此农民用毫无附加价值的农产品来交换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的工业产品的结果就是造成农工部门间交易条件的恶化,因而使得农村越来越贫穷。
因此,伟大之处在于无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但是我们要看到其中的畸形之处,才是真正全面的发展。
希望能帮助到你^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0
《悲惨性的成长》 “Immiserizing Growth: A Geometrical Note” Bhagwati J. N.即贾格迪什.巴格瓦蒂,印度人。
论文1958年发表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首席教授。
《悲惨性的成长》大概意思:

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农民一年能生产100包米,一个工人能生产1辆自行车,自行车价值10包米,农民买了自行车还能剩下90包米做其他用途。

30年后,一个农民依然一年依然能生产100包米,而一个工人已经能生产5辆摩托,一辆摩托价值90包米,5辆就450包米,农民用90包米换了一辆摩托,剩下10包米,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越发展,农民越贫穷。

农业附加价值等于0,而工业附加价值是极速增长。当年骑自行车就相当于今天骑摩托,可是米只剩下10包,更不用提通货膨胀。

美国日本等政府看懂了这篇论文后,在工业部门450包米中拿出80包米补贴给农民,农民就可以又剩下90包米了,而且还享用了摩托车。这就又是藏富于民的思想。

工业产值增加并不是因为工人有多么大的贡献,而是工业本来就是加速度的进步,而农业不是。意思是一个工人一个农民,贡献都一样,农民不应该比工人差这么多,这种先天的不平衡就应该有政府来调配,如此忽视农业不是一个经济大国所应该做的,美国农业收入仍占到国民收入的10%以上,美国农场的净收入当中,政府补贴占40%,而日本呢,对农业补贴率高达70%,2000以后,日本农业补贴6.4万亿日元,而同期农业产值为9.12万亿日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