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找一下成语并说出它的典故、意思,且造句。

如题所述

各抒己见
解释:各个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十四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造句: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花言巧语
解释:好听而不实际的话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花言巧语'即所谓花言巧语.''
造句:如今他的花言巧语还能骗得了谁呢?

付之东流
解释:投入江河流水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出处:唐.高适<<封丘县作>>:"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造句: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不叫他心痛惋惜?

漏网之鱼
解释:从网眼里漏出来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犯人或敌人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造句:严打中的这条漏网之鱼终于被公安局逮捕.

耳闻目睹
解释: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闻耳之,不如目见之.''
造句:去一次北京,我耳闻目睹了许多事.

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
解释: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
示例: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争妍斗艳 (zhēng yán dòu yàn)
解释:指竞相比美。
出处: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示例:海滨公园内,热带的奇花异草,~。 ★雨海《马来西亚的新兴城市——歌打基纳巴卢》

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ìn)
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示例: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左顾右盼 (zuǒ gù yòu pàn)
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处: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示例: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生光辉。 ★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蹑手蹑脚 (niè shǒu niè jiǎo)
解释: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
示例: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9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成语: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成语:鞭长莫及 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他真勇敢,真是 初生牛犊不怕虎.
成语: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我们要细心大胆,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成语:对牛弹琴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第2个回答  2012-07-20
世外桃源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出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造句:在游览美丽的张家界时,让我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