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株夹竹桃的记忆》是借夹竹桃来衬托出人的情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9-03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在文章的开篇,作者运用转折复句,直接点题,定下了文章情感的基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个人对夹竹桃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最值得留恋”,由此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待写作一向一丝不苟的季羡林在自己散文集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可见,季老对夹竹桃的这份感情是真实的,是深厚的。那到底是什么让季老对这种很普通的花情有独钟呢?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始终围绕夹竹桃“最值得留恋”这一中心,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描绘了夹竹桃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色彩的“奇妙”和“有趣”。这是课文第二小节的内容。“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这一小节季先生从描写花色入手,并借助丰富的想象将雪与火和谐相融。在季先生的笔下,夹竹桃有着奇妙而又动人的情趣。这样的情景我也有幸真的见到过,在图书馆的东侧桥下,河边就长满了一簇簇高大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两色,相映成趣,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看一看。
不过在内容的改编上,我发现一点小问题,初读课文第二小节的第一句“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会让人感到疑惑,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也有”,而不不直接说“我们家的大门内就有两盆夹竹桃”呢?读一读原文,我们便会茅塞顿开,课文中这里删去了一小节,本来是介绍作者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种夹竹桃的情景。我个人认为原文这一小节还是不删的好,因为联系季老的生活经历来看,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是季老深深的思乡情怀的寄托,在这普通的植物身上,承载了沉甸甸的乡情。当然编者的删改也许自有他的道理,要不把这里的“也”字也删去,以免在行文上有突兀之嫌。
其次,作者写了对夹竹桃韧性的喜爱,在接下来的3、4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有意思的是,虽然作者是要赞美夹竹桃,但是却用了整整一个小节的文字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些花都有如下的特点:1.花期不长,最多不过一季。2.开得风风光光,争奇斗艳。如文中的“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等词语即可证明。为什么要集中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它们呢?这其实是一种“对照”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别的花,来反衬夹竹桃的特点——平凡而有韧性:“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再细细品读,我们会联想到人生。所谓人生如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开到玉簪花和菊花,”这就仿佛是芸芸众生,他们各自活在各自的精彩或喧嚣之中。相比之下,“夹竹桃却在那儿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的平凡与韧性,可以理解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其实也是季羡林先生高尚人格的写照。他尽管被人们尊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却始终将自己看成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06年,季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如果我们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放在更宽广的情感背景中,就会发现,在这普通的夹竹桃身上,寄托了季先生可贵的人生追求:坚韧与执著、宁静与淡泊。
再次,课文第5小节写了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想,用了过渡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来承上启下,引出了对“月光下的夹竹桃”的描写。作者闲庭散步,在月光下,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长句短句,琅琅上口。接着具体讲了三个幻想:地图,荇藻,墨竹。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光之下,景物相似,情感却大相径庭。月光下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但在作者奇妙的想像中就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了。透过朴素的文字,我们总能从“地图、亚洲、非洲、大海、海轮、墨竹”等想象中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国心,浓烈的思乡情。人随影动,影牵人心,优美的语言,美妙的幻想,真挚的情感尽在其中。读着这一段,我们似乎季老那平和慈祥的面容,见到了他那守望故土的双眸。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又一次发出感慨:爱上了夹竹桃,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之势。
季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这篇课文除了结构严谨,感情真挚之外,语言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在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具体真实地地写了夹竹桃的形象。
除了之前提到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另外还有很多的例子,略举一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夹竹桃花期之长,生命力旺盛。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这里巧妙地将花比喻成了火与雪。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地绽放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一个反问,肯定了夹竹桃的可贵等等。
季先生因夹竹桃的韧性及引起他的幻想而爱上了夹竹桃,而我却是因读了这篇课文而爱上了夹竹桃,也认识了像夹竹桃般平凡而伟大的季先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