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我国低碳经济落到实处?(急需答案,速度)

如题所述

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变化,是一种发展观念的变化,更是一场社会变革,我们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生活观念都要发生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坚持低碳、科学、环保的理念。这就要求政府从宏观方面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和制定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当前要抓紧区域性低碳性社会试点工作,在全国建立一批低碳社会实践区、低碳产业实验区、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实践区,在各省市,高耗能产业选择实践带动区,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和重点领域,探索低碳经济新的发展模式。要大力开展低碳生活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全民循环消费、低碳消费,例如提倡开环保车、家庭节能等,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高速过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要解决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必须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的门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二是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文化等服务业,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变“高碳”的发展模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走绿色能源之路。调查统计发现,我国在水电资源、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资源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目前我国除了风电、水电有相应的开发利用外,其他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当然,开发成本高、研发经费贵是制约因素之一,但与国际标准水平8%相比,我国目前2%左右的能源消费结构还远远落后。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兴能源,使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实现多元化、多途径发展;唯有如此,我国经济在未来发展中才能得到有效补充,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发展。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科学管理是生产力,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同时,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通过立法促进低碳经济的推进。同时还要发挥经济政策作用,通过财政、税收、产业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近年来在绿色照明产业方面,我国采取了政府采购和补贴的产业政策,如2006年制定了《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刚要》、《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2008年实施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促进了低碳产业的发展。
  提倡低碳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展低碳经济也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比如做大量的低碳宣传,以提高全民的环境、节能意识,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循环消费和低碳消费,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中看似微小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如果乘以13亿人口,就成了巨大的数量。因此,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应在全民中积极开展,树立发展低碳经济是每一个中国公民责任的理念,培养人们节约资源、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习惯,使人们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5
节能减排,要看主体的。
从消费者角度看,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践行低碳生活
从企业看,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转变企业产品结构,注重承担社会责任
从国家看,加强宏观调控,对低碳产业实行扶持,发挥财政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