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

如题所述

操作目标:

(1)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准备金的变动,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再贴现率的变动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市场利率,同时通过再贴现贷款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借入储备;央行还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虑两个货币创造基础因素的基础货币比准备金更为有利,尤其是在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不发达金融市场中。

中介目标:

(1)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内生性问题也使得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时候有了更多顾虑——当货币乘数不可控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将大大降低。

(2)利率:利率与总产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通过控制利率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进而影响经济总量;其次,中央银行几乎能够立即从市场中获得准确的利率数据;最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改变债券的供求,对利率施加控制。

扩展资料:

中央银行通过操作目标调节中介目标,进而影响到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有以下四个

(1)物价稳定: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会造成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困难,同时也使得资源跨期分配的难度增大。各国中央银行均把物价稳定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2)充分就业:较高的失业率会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闲置,同时会造成人们生活的困难,增加社会和政治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可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可以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相比而言,后者更加强调增长的长期性和动态效应。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他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对于经济安全和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国际收支是逆差还是顺差,都会给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2

中介目标(中介指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

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

操作目标(操作指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

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

扩展资料: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稳定物价是指将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区间内,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

充分就业是指将失业率降到一个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一个时期比另一个时期更好一些,不出现大起大落,不出现衰退。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货币政策目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中介目标(中介指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
操作目标(操作指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6
1.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可概括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2.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较复杂,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更多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各目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当失业过多时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用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同时由于需求的大幅增加,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物价上升。反之,如果货币政策要实现物价稳定,又会带来就业人数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只有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就要采取信用收缩的措施,这有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矛盾。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是国际收支恶化。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通常也会增加,结果会出现贸易逆差;反之,为消除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需要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综上所述,由于各目标间存在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具体的政策目标。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操作目标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规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准备金的变动,进而影响中介目标。再贴现率的变动通过告示效应影响市场利率,同时通过再贴现贷款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介入储备,央行还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进而影响中介目标二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金啊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虑两个货币创造基础因素的基础货币比准备金更为有力,尤其是在现金流通比例比较高的不发达金融市场中。中介目标一,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不是绝对的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内生性问题,也使得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顾虑,当货币乘数不可控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将大大降低。二利率利率与总产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央银行能够通过控制利率来影响投资和储蓄,进而影响经济总量。其次,中央银行几乎能够立即从市场中获得准确的利率数据,最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改变债券的供求,对利率施加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