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有何政治主张?

关于治国安邦的。请举例,越多越好。

苏轼主张政治革新 李白是政治小白,就是一悲剧,没有实际从政能力 刘禹锡望实现政治革新,他在政治上有求实精神,同时对当时弊政的不满刘禹锡认为,一个执政者好的行为表现在别的地方,而教化的影响却传播到这里,政绩的事实还没有看到而声誉却先传开了,这说明政治声望有很强的感召力。老百姓是知道到他们所愿意到的地方去的,执政者的政令也要贯彻到所应当达到的程度。因此,对政治上"声"与"实"的先后关系问题可作这样的概括:如果农民违法和政令松驰,就必须先加强治理,然后再进行劝导,这就需要先有实际行动,然后才能得到声誉;如果农民逃亡和政令混乱,就必须先安定人心,然后再进行教化,这就需要先有声誉,然后拿出实际行动来。做出政绩来以获得声誉,难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政治上有了声誉井要做到名符其实,难的是要坚持到底。执政者如果能够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使得政治声誉和实际行动二者之间的先后始终的关系不紊乱,这样引导流亡的农民回乡生产,服从政令,就很容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22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