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会在印度消失

如题所述

为什么佛教会在印度消失?不同的人会提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因为外敌入侵压迫佛教。但我不认为是这样,为什么我们国家经历几次大的灭佛运动,反而更加有生命力呢?我想佛教从印度消失的主因是因为佛教徒错误地解说法义,将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解释为印度教或婆罗门教三世轮回及梵我的思想。我相信,这才是使佛教从印度很快消失的真正原因。当缘起错解为有个主体或自我时,印度的佛教就完全消失了,而且什么都不遗留,只是印度教的附属品罢了,这也是我们要吸收的教训。

错误的解释必定是从一些这类的情况开始,而这事件是不是有意造成的呢?这就难以得知了。婆罗门教为佛教之敌且想并吞佛教是一个事实,因此很可能有人故意要毁灭佛教。我无心诽谤婆罗门教,但是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很高。佛教并不主张常见,它不说有个「人」、「我」或「众生」,没有人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佛教中无人、无众生,但现在既然把缘起解说成贯通三世,就有个流转其间的「众生」或「人」,这实在是佛教真正的灭亡!

在《清净道论》以前,没有任何可依据的文献记载结生识是缘起的开端,接著产生新的有,并在果报之后随著烦恼招感来世。这样清楚的文字证据是在一千五百年前,只有在《清净道论》中,才出现三世轮回和结生识的记载。

如果你要《清净道论》之前的证据,则应该到第三次结集会议上去找。那时某些所谓「假的僧人」被命令离开僧团,而那些「真的僧人」则不必,在筛选过程中,僧人被要求表达对佛法的观念。如果有任何僧人不是「分别论者」【译注二】,未把生命分析为缘生法、蕴、界、六入,而像渔夫之子嗏帝比丘认为有个轮回生死的主体,那么他就会被视为「非分别论者」,而因抱持常见的邪见,被逐出僧团。

也就是说,在第三次结集时,那些认为有个主体的僧人被去除僧籍,只留下那些不这样认为的僧人。我们由此可知,常见始于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第三次结集,那时有许多人伪装成佛教僧人,他们认为有个主体或自我,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被视为是导致佛教教团以自我来诠释缘起的根本关键。虽然这些僧人被逐出僧团,但很可能仍然有些人(僧团中或僧团外都有)相信有个自我,并以此教导别人。

总之,我很想说明,在佛历三百年第三次结集之前,基本教义还保持纯正。但从那之后,佛法渐渐倾向主体、自我的观念,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错误的佛法就从当时开始传播,如各位所知,佛教最后从印度消失了。然而为什么耆那教【译注三】, 或更适合称为塞那教( Saina ),却没有从印度消失?那是因为它的原始教义从未被改变过。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主张「无我」转变到有「我」时,佛教便消失了。自我的观念进入佛教当下,佛教随即自然而然地从印度消失。这就是缘起被错解的现象,而文献证据则是由《清净道论》开始。以上我所要说的是,缘起的诠释在何时开始违背佛陀本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7
因为他们发现 对战争 自然灾害 经济 起不到作用!没有如来神掌来帮你!也不会有财神!
第2个回答  2018-04-08
我也想用学过知识提供自己的一些知道的。佛教起源印度,在印度一段时间是占了主导地位。第一个原因吧,佛教是帝刹,印度种姓森严,佛教是反婆娑门的最大力量,帝刹是王公贵族也就是古印度政府,为了夺回权利,后来婆娑门重新掌权,我认为是社会进步。第二点国内的佛教都是依赖王朝才能兴旺,要统治者的支援,印度佛教兴盛刚好是古印度政府大力推崇。第三点佛教是吸收婆娑印度教的神,像二十诸天王,四大天王都是印度教的,明显是为了建立新的宗教信仰,另外佛教的比丘就是和尚,都是印度苦行僧的模式,印度婆娑教不相信世界有灵魂,佛教坚持有,后来被印度信徒放弃,要么佛教就是被婆娑印度教吸收了。第四点佛教的戒律严格,很少印度人去推崇,印度是政教合一,戒律都是自律比较多,印度为了统一人民都婆娑印度教教化平民,和中国古代统治者用儒教教化平民相似。第五点古印度是种姓的政教合一国家,统一宗教有利于国家统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