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金属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呢?

如题所述

材料名称 密度
克/厘米3 材料名称 密度
克/厘米3
灰口铸铁 6.6~7.4 不锈钢 1Crl8NillNb、Cr23Ni18 7.9
白口铸铁 7.4~7.7 2Cr13Ni4Mn9 8.5
可锻铸铁 7.2~7.4 3Cr13Ni7Si2 8.0
铸钢 7.8 纯铜材 8.9
工业纯铁 7.87 59、62、65、68黄铜 8.5
普通碳素钢 7.85 80、85、90黄铜 8.7
优质碳素钢 7.85 96黄铜 8.8
碳素工具钢 7.85 59-1、63-3铅黄铜 8.5
易切钢 7.85 74-3铅黄铜 8.7
锰钢 7.81 90-1锡黄铜 8.8
15CrA铬钢 7.74 70-1锡黄铜 8.54
20Cr、30Cr、40Cr铬钢 7.82 60-1和62-1锡黄铜 8.5
38CrA铬钢 7.80 77-2铝黄铜 8.6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
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 7.85 67-2.5、66-6-3-2、60-1-1铝黄铜 8.5
镍黄铜 8.5
铬镍钨钢 7.80 锰黄铜 8.5
铬钼铝钢 7.65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 8.5
含钨9高速工具钢 8.3 5-5-5铸锡青铜 8.8
含钨18高速工具钢 8.7 3-12-5铸锡青铜 8.69
高强度合金钢 7.82 6-6-3铸锡青铜 8.82
轴承钢 7.81 7-0.2、6.5-0.4、6.5-0.1、4-3锡青铜 8.8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4-0.3、4-4-4锡青铜 8.9
Cr14、Cr17 7.7 4-4-2.5锡青铜 8.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
2Cr18Ni9 7.85 5铝青铜 8.2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 LD8 2.77
7铝青铜 7.8 LD7、LD9、LD10 2.8
19-2铝青铜 7.6 超硬铝 2.85
9-4、10-3-1.5铝青铜 7.5 LT1特殊铝 2.75
10-4-4铝青铜 7.46 工业纯镁 1.74
铍青铜 8.3 变形镁 MB1 1.76
3-1硅青铜 8.47 MB2、MB8 1.78
1-3硅青铜 8.6 MB3 1.79
1铍青铜 8.8 MB5、MB6、MB7、MB15 1.8
0.5镉青铜 8.9 铸镁 1.8
0.5铬青铜 8.9 工业纯钛(TA1、TA2、TA3) 4.5
1.5锰青铜 8.8 钛合金 TA4、TA5、TC6 4.45
5锰青铜 8.6 TA6 4.4
白铜 B5、B19、B30、BMn40-1.5 8.9 TA7、TC5 4.46
BMn3-12 8.4 TA8 4.56
BZN15-20 8.6 TB1、TB2 4.89
BA16-1.5 8.7 TC1、TC2 4.55
BA113-3 8.5 TC3、TC4 4.43
纯铝 2.7 TC7 4.4
防锈铝 LF2、LF43 2.68 TC8 4.48
LF3 2.67 TC9 4.52
LF5、LF10、LF11 2.65 TC10 4.53
LF6 2.64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 8.85
LF21 2.73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 8.85
硬铝 LY1、LY2、LY4、LY6 2.76 镍铬合金 8.72
LY3 2.73 锌锭(Zn0.1、Zn1、Zn2、Zn3) 7.15
LY7、LY8、LY10、LY11、LY14 2.8 铸锌 6.86
LY9、LY12 2.78 4-1铸造锌铝合金 6.9
LY16、LY17 2.84 4-0.5铸造锌铝合金 6.75
锻铝 LD2、LD30 2.7 铅和铅锑合金 11.37
LD4 2.65 铅阳极板 11.33
LD5 2.7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31
灰口铸造 6.6~7.4 锰脱氧铜 8.89

 白口铸造 7.4~7.7 96黄铜 8.85

 可锻铸造 7.2~7.4 90黄铜 8.73

 工业纯铁 7.87 85黄铜 8.7

 钢材 7.85 80黄铜 8.66

  铸钢 7.8 68黄铜 8.5

 低碳钢(含碳0.1%) 7.85 65黄铜 8.5

 中碳钢(含碳0.4%) 7.82 63黄铜 8.45

 高碳钢(含碳1%) 7.81 62黄铜 8.5

 高速钢(含钨9%) 8.3 59黄铜 8.4

 高速钢(含钨18%) 8.7 64-2铅黄铜 8.5

 不锈钢(含铬13%) 7.75 63-0.1铅黄铜 8.5

 铜材 8.9 63-3铅黄铜 8.5

 一号铜、二号铜 8.9 60-3铅黄铜 8.5

  三号铜、四号铜 8.89 59-1铅黄铜 8.5

 加磷二号铜 8.89 59-1A铅黄铜 8.5

 一号、二号无氧铜 8.9 90-1锡黄铜 8.8

  磷脱氧铜 8.89 70-1锡黄铜 8.54

 62-1锡黄铜 8.54 1.9铍青铜 8.23

 60-1锡黄铜 8.45 1-3硅青铜 8.6

 77-2铝黄铜 8.6 3-1硅青铜 8.4

 77-2A铝黄铜 8.6 3.5-3-1.5硅青铜 8.8

 77-2B铝黄铜 8.6 3.5-3-1.5硅铁青铜 8.8

 67-2.5铝黄铜 8.5 1.5锰青铜 8.8

 60-1-1铝黄铜 8.4 5锰青铜 8.6

 59-3-2铝黄铜 8.4 1.0镉青铜 8.8

 66-6-3-2铝黄铜 8.5 0.5铬青铜 8.9

 58-2锰黄铜 8.5 0.2锆青铜 8.9

 57-3-1锰黄铜 8.5 0.4锆青铜 8.9

 55-3-1锰黄铜 8.5 0.6白铜 8.9

 59-1-1铁黄铜 8.5 5白铜 8.9

 58-1-1铁黄铜 8.5 19白铜 8.9

 80-3硅黄铜 8.6 30白铜 8.9

  65-5镍黄铜 8.65 3-12锰白铜 8.4

 4-3锡青铜 8.8 40-1.5锰白铜 8.9

 4-4-2.5锡青铜 8.75 40-0.5锰白铜 8.9

 4-4-4锡青铜 8.9 30-1-1铁白铜 8.9

 6.5-0.1锡青铜 8.8 5-1铁白铜 8.9

 6.5-0.4锡青铜 8.8 15-20锌白铜 8.6

 7-0.2锡青铜 8.8 13-3铝白铜 8.5

 4-0.3锡青铜 8.9 6-1.5铝白铜 8.7

 5铝青铜 8.2 四号镍 8.9

 7铝青铜 7.8 六号镍 8.85

 9-2铝青铜 7.6 七号镍 8.85

 9-4铝青铜 7.5 八号镍 8.85

 10-3-1.5铝青铜 7.5 一号阳极镍 8.85

 10-4-4铝青铜 7.7 二号阳极镍 8.85

 2.5铍青铜 8.23 三号阳极镍 8.85

 2铍青铜 8.3 0.19镍硅合金 8.85

 2.15铍青铜 8.3 0.2镍硅合金 8.85

 1.7铍青铜 8.23 0.1镍硅合金 8.85

 28-2.5-1.5镍铜合金 8.85 钨 19.3

  铝板 2.73 钴 8.9

 二号防锈铝 2.67 钛 4.51

 五号防锈铝 2.65 3钨钴合金(细) 15.0~15.3

 二十一号防锈铝 2.73 3钨钴合金 14.9~15.3

  一号硬铝 2.75 4钨钴合金(粗) 14.9

 三号硬铝 2.73 6钨钴合金 14.6~15.0

 十一号硬铝 2.84 6钨钴合金(细) 14.6~15.0

 十二号硬铝 2.8 8钨钴合金 14.5~14.9

 十四号硬铝 2.8 8钨钴合金(粗) 14.35

 二号锻铝 2.69 11钨钴合金(粗) 14.0~14.4

 四号锻铝 2.65 15钨钴合金 13.9~14.2

 五号锻铝 2.75 20钨钴合金 13.4~13.7

 八号锻铝 2.8 25钨钴合金 12.9~13.2

 九号锻铝 2.8 30钨钛钴合金 9.3~9.70

 十号锻铝 2.8 15钨钛钴合金 11.05~11.30

 四号超硬铝 2.8 14钨钛钴合金 11.20~12.00

 五号铸造铝合金 2.55 5钨钛钴合金 12.50~13.20

 六号铸造铝合金 2.60 含钽(铌)钨钴合金(TA6) 14.6~15.0

 七号铸造铝合金 2.65 通用合金 12.6~13.5

 十三号铸造铝合金 2.67 能用合金2号 12.4~13.5

 十五号铸造铝合金 2.95 不含钴镍钼做胶结剂的合金 ≥6.30

 工业镁 1.74 (YN10)

 锌板 7.2 10锡铅焊料 7.6

 锌阳极板 7.15 39锡铅焊料 8.85

 铸锌 6.86 50锡铅焊料 9.2

 10-5锌铝合金 6.3 58-2锡铅焊料 9.5

 4-3铸锌铝合金 6.75 68-2锡铅焊料 9.72

 4-1铸造铝合金 6.9 80-2锡铅焊料 10.35

 锡 7.3 90-6锡铅焊料 8.9

 铅板 11.37 汞 13.6

 锡基轴承合金 7.34~7.75 锰 7.43  

 铅基轴承合金 9.33~10.67 铬 7.19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31
单位X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铁5.6,铝2.7,铜6.4,镁2.4,汞13.6
第3个回答  2020-06-02

牌号:67-2.5铝黄铜(HAl67-2.5)

化学成分:

Cu:66-68

Sn:0.2

Al:2-3

Fe:0.6

Pb:0.5

Sb:0.05

P:0.02

Mn:0.5

Zn:余量

力学性能: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普通黄铜,如果是由二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黄铜有较强的耐磨性能,黄铜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

发展历史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制品主要是在西亚,如伊拉克的札威·彻米地区,发现有铜装饰品,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九千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地区也发现过铜装饰品,年代为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七千年;土耳其南部的恰约尼遗址出土过铜针、铜锥,年代约为公元前八千年。这些铜制品都是天然红铜的打制品,不是通过冶炼矿石得到的铜。

从利用纯铜,到冶炼铜矿石获得纯铜,再到冶炼出青铜合金,人类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摸索时光,就好比是魔法世界里用铜一点一点地打造一个闪闪发光的时空隧道。

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发现于中国的陕西。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发现姜寨黄铜片不同区域的锌含量差异显著,而铅元素呈零星点状分布,其特征与固态还原法制备的黄铜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属与发明金属铸造之间,都曾采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冶炼金属。

我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

“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

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新唐书·食货志》又有‘青铜”、“黄铜”的称谓,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坑有殊名,山多众朴”,指的是火法炼制的纯铜。

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明代,其记载见于《

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

氧化锌在950℃一1000℃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液态锌在906℃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以蒸气状存在。在冷却时反应逆转,蒸气锌为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这是金属锌的使用比铜、铅、锡、铁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黄铜铸币出现较晚的原因之一。

商周时期铜器的含锌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数量级。西汉、新莽的钱中有板个别的铜锌甘金钱,其中有的钱币中锌的含量达到7%,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黄铜铸钱产生于西汉新莽之际。因为这些铜锌合金是极个别现象,其含锌量又普遍较真正意义上的黄铜含锌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含锌的铜钱是汉代在“即山铸钱”中使用铜锌共生矿时产生的。据对有关矿山进行调查后发现,山东的昌潍、烟台、临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资源丰富的铜锌共生矿,这就使冶炼后的铜含有一小部分锌。到了唐代,由于铸钱材料的规范化,使所铸行的钱币中锌的含量均为恒量。

性能

室温组织

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图6),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

压力加工性能

α单相黄铜(从H96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热加工,但α单相黄铜在锻造等热加工时易出现中温脆性,其具体温度范围随含Zn量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200~700℃之间。因此,热加工时温度应高于700℃。单相α黄铜中温脆性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Cu-Zn合金系α相区内存在着Cu3Zn和Cu9Zn两个有序化合物,在中低温加热时发生有序转变,使合金变脆;另外,合金中存在微量的铅、铋有害杂质与铜形成低熔点共晶薄膜分布在晶界上,热加工时产生晶间破裂。实践表明,加入微量的铈可以有效地消除中温脆性。

两相黄铜(从H63至H59),合金组织中除了具有塑性良好的α相外,还出现了由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β固溶体。β相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塑性,而低温下的β′相(有序固溶体)性质硬脆。故(α+β)黄铜应在热态下进行锻造。含锌量大于46%~50%的β黄铜因性能硬脆,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力学性能

黄铜中由于含锌量不同,机械性能也不一样

铜的机械性能随含锌量不同而变化的曲线。对于α黄铜,随着含锌量的增多,σb和δ均不断增高。对于(α+β)黄铜,当含锌量增加到约为45%之前,室温强度不断提高。若再进一步增加含锌量,则由于合金组织中出现了脆性更大的r相(以Cu5Zn8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强度急剧降低。(α+β)黄铜的室温塑性则始终随含锌量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含锌量超过45%的铜锌合金无实用价值。

普通黄铜的用途极为广泛如水箱带、供排水管、奖章、波纹管、蛇形管、冷凝管、弹壳及各种形状复杂的冲制品、小五金件等。随着锌含量的增加从H63到H59,它们均能很好地承受热态加工,多用于机械及电器的各种零件、冲压件及乐器等处。

为了提高黄铜的耐蚀性、强度、硬度和切削性等,在铜-锌合金中加入少量(一般为1%~2%,少数达3%~4%,极个别的达5%~6%)锡、铝、锰、铁、硅、镍、铅等元素,构成三元、四元、甚至五元合金,即为复杂黄铜,亦称特殊黄铜。

锌当量系数

复杂黄铜的组织,可根据黄铜中加入元素的“锌当量系数”来推算。因为在铜锌合金中加入少量其他合金元素,通常只是使Cu-Zn状态图中的α/(α+β)相区向左或向右移动。所以特殊黄铜的组织,通常相当于普通黄铜中增加或减少了锌含量的组织。例如,在Cu-Zn合金中加入1%硅后的组织,即相当于在Cu-Zn合金中增加10%锌的合金组织。所以硅的“锌当量”为10。硅的“锌当量系数”最大,使Cu-Zn系中的α/(α+β)相界显著移向铜侧,即强烈缩小α相区。镍的“锌当量系数”为负值,即扩大α相区。

特殊黄铜中的α相及β相是多元复杂固溶体,其强化效果较大,而普通黄铜中的α及β相是简单的Cu-Zn固溶体,其强化效果较低。虽然锌当量相当,多元固溶体与简单二元固溶体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少量多元强化是提高合金性能的一种途径。

文稿提供者:绿兴金属有限公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