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经济最主要的特点

如题所述

爱尔兰传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度滞后,被称为“欧洲农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软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以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量海外投资,迅速实现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

1999年和2003年软件出口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被誉为“欧洲软件之都”。香农开发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区域性开发的成功典范”。1997年至2001年,爱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9.2%,高居欧盟榜首。

2004年至2007年,GDP年均增幅达5.3%。2007年,人均GDP达43321欧元,居欧盟第二位。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欧元区内最早宣布进入衰退,被迫接受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50亿欧元的援款并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2011年,爱尔兰在欧盟重债国中率先实现经济温和增长。2013年12月15日,爱正式宣布无条件退出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2015年GDP2439.14亿欧元,同比增长26.3%。2016年GDP 2756亿欧元,同比增长5.2%。2017年GDP2970亿欧元,同比增长7.8%。2019年受英国脱欧影响,经济发展不稳定,经济略有下坡趋势

扩展资料

工业

主要有电子,电信,化工,制药,机械制造,采矿,纺织,制衣,皮革,造纸,印刷,食品加工,烟草,木材加工等部门。近年来,化工,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产业等突飞猛进,传统的服装,制鞋及皮革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农业

曾是爱尔兰最重要的部分,但已经逐渐被生产业和服务行业所压缩了重要性。生产业占据了46%的GDP,有80%出口,和29%劳动力。尽管出口确保了爱尔兰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经济还同样收益于消费,建筑,和经济投资。人均GDP高于10%,紧次于第一位的卢森堡

爱尔兰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的国家经济计划,以调整公市价格和通货膨胀,减少政府开销,增加劳动力技术,和促进外企投资。爱尔兰和另外11个欧洲成员国于2002年1月1日加入欧元货币的流通。

爱尔兰家畜及其产品约占农业总产值的77.5%以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燕麦,马铃薯,甜菜等。耕地和林地面积占整个陆地面积的75%。农业人口12万,占整个劳动力的比例为7%。

全国土地四分之三为草地和牧场,农牧场规模较大,水丰草美,养育了肥硕的牛,猪,羊。畜产品约占全部输出的半数,以牛肉和乳品为主,活牛出口居世界前列,主要运往英国。爱尔兰的纯种良马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农作物以大麦,小麦,马铃薯,甜菜等较重要,但粮食不能自给。

旅游业收入仅次于农牧业,每年旅客达170万人。六十年代起,工业发展较快,有纺织,机械,化学,肉类等食品加工,饮料(啤酒),烟草等。1973年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对英国以外诸国贸易正逐步增加。进口化学品,肥料,机械,电器,车辆及零件,纺织品,油类,谷物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尔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2
爱尔兰经济最主要特点:爱尔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达的国家。被称为“欧洲的农村”。
历史上,爱尔兰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有“欧洲庄园”之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爱尔兰以软件、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完成了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跨越。自1995年起,爱尔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被誉为“欧洲小虎”。服务业比较发达。爱尔兰人均收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总体来看,爱经济发展势头趋稳,中期形势展望良好。
在1995~2004间,每年以7%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起来的,小而现代的,依赖贸易的经济体系。经济总量较小,但非常发达,主要依赖出口贸易。1995年至2000年之间,爱尔兰取得了10%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名列前茅,2003年已成为世界上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卢森堡),因而赢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农业的主导地位已被工业所取代,而工业占GDP的38%,总出口量的80%,以及劳动力资源的28%。虽然出口贸易依然是爱尔兰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国内消费额的提高以及建筑业和投资方面的复苏也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外交部爱尔兰国家概况:
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8796/1206x0_678798/
第2个回答  2019-12-17

1921年12月6日,英被迫允许爱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爱尔兰建立。爱尔兰传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度滞后,被称为“欧洲农村”。自爱尔兰获得政治独立以来,其经济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的经济。

自1920年代的爱尔兰自由国以来,爱尔兰一直具有高贸易壁垒,例如高关税,尤其是在1930年代与英国的经济战争期间。在1950年代,有40万人从爱尔兰移民。经济衰落越来越明显,经济民族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在其他欧洲国家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爱尔兰却遭受了经济停滞。1958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中共同制定的,该论文主张自由贸易,外国投资和增长,而不是财政约束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在接下来的30年中,爱尔兰的情况没有有太大改善。低迷的经济增长,错误的财政政策,保护主义以及有时腐败的政府,扩大了爱尔兰与西欧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差距。

到80年代爱尔兰开始了从农业国向技术国转变,爱尔兰经济在19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爱尔兰实现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从1990年到1995年,爱尔兰的经济以平均每年5.14%的速度增长,从1996年到2000年,它以平均9.66%的速度增长。到本世纪末,失业率下降到4.5%,该国人均GDP达到25,500美元,高于英国的22,300美元和德国23,500美元。在短短的十年多时间里,爱尔兰从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为欧盟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第3个回答  2014-03-14
1.稳定和政策延续性很强的政府

  爱尔兰从建国起到目前政局一直保持稳定,这给爱经济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也是爱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从80年代起,政府从树立发展科技产业、大力引进外资的思路以后,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政府政策的连续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也较高,为发展爱经济制定了有效的中长期规划和得力措施,如成立工业发展暑和爱尔兰企业局分别负责引资和扩大出口的两大机构,制订
2000-2006
年七年国家建设规划等。

  2.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由于爱人口少,市场小,跨国公司和本国企业的产品完全依赖于出口,因而爱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外向型的。在30-50年代,爱实行的是封闭政策,经济落后,产品很少出口。在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60年代,其进出口贸易只有6亿美元,70年代也只有17亿美元。80年代急剧上升,90年代飞速发展,1998年对外进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1年达1500亿殴元。由于是外向型经济,爱经济特点之一是对国外市场依存度高,近三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爱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均出现大幅下降,进出口不畅限制了爱经济只能在低速增长中发展。

  3.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30年代爱农业占GDP比例的53%,工业只占15%,服务业只有32%,到80年代,农业比例降至25%,工业升为30%,服务业上升至45%。2000年农业为5%,工业为46%,服务业为49%,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合理比例。爱尔兰工业多为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属知识产业结构。几十年来这一结构和比例上的转变和过渡,其工农业的生产和产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0年代中期爱人均GDP为0.7万美元,1993年增至1万美元,1998年上升到2万美元,达到欧盟各国平均值,2002年爱人均GDP达3.3万殴元,已超过欧盟平均值。最近,爱尔兰工业发展暑首席执行官
Sean Dorgan
先生称:爱经济已成为知识产业经济,该暑将特别注重引进更具知识产业特点的外国高科技行业来爱,如高水平的研发中心、数字中心和市场开发中心等。

  4.和谐的社会伙伴关系

  劳资纠纷目前是影响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最为头痛的问题,爱尔兰政府从80年代后期起总结了历史经验,由政府、雇主协会、全国工会、雇员协会汇聚一起进行磋商达成多方协议,规定了社会总体工资在三年内的调整幅度、税收政策、社会福利等大的原则方案,虽然这种磋商十分艰难,但要比发生劳资纠纷后进行谈判处理起来好得多。2003年4月爱雇主协会,全国总工会分别表决通过了有效期为三年的社会伙伴协议─《持续发展协议》以替代2002年末到期的《繁荣与公正协议》,协议规定了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总体工资上涨水平为7%。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有效地减少了劳资纠纷,减缓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爱尔兰整体的经济竞争力,为爱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5.外企成为爱经济运营的主力军

  80-90年代以来,爱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批外资企业的涌入极大地促进了爱经济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爱共有外资企业1300多家,其中,美国企业有500多家,占总数的40%,来自欧盟各国的企业占50%,世界其他各国约占10%。从国别看,美国数量最多,从投资行业看,基本是以高科技行业的计算机、电子、软件、制药、通讯企业为主。其中,计算机为第一大行业,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生产公司均在爱设有生产厂,欧洲计算机消费近40%是从爱尔兰进口的,因此,爱享有“欧洲电脑首都”的美称。爱软件出口从1999年起一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出口第一。爱生物制药的出口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十多年来,在爱的外企和跨国公司已成为爱工业生产的主旋律,其生产的产品出口,占爱总出口的80%,为爱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借助强大的欧盟市场发展本国经济

  爱为欧盟成员国,又是殴元区国家之一,外国企业在爱生产的产品视为欧盟市场的产品,避免了各种入盟手续和配额限制。所以,外国企业视爱为进入欧盟市场的桥头堡,这一地理上的优势比其他条件更具吸引力。不少企业不但把开拓欧盟市场的总部设在爱尔兰,还把发展非洲市场的总部设在爱尔兰,而爱又巧妙和有效地借助于欧盟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作为自己的后盾,达到了使外国企业得益和本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双赢目的。

  7.极其优惠的公司税率

  爱自2003年1月起将国外企业在爱运营和国内企业的公司税统一调整为12.5%,在此之前,外国企业享受10%的公司税,本国企业税率较高。这一长期的对外国企业实行实行低税率政策,几十年来,对爱经济高速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12.5%的公司税远比欧盟各国平均35%的公司税率低得多。欧盟最高公司税率为德国,高至40.21%,美国为39.5%。实践证明,实施低税率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爱,加上外国企业在爱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外企在爱的投资回报率也较高。据美国商务部统计,新千年前的十年,美在爱的投资制造业平均税后回报率达24%,近两年,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和殴元升值的影响,回报率降幅较大。

  8.良好的教育及高质量的劳动素质

  爱尔兰是一个以教育为本,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爱参加经济建设的员工中年轻人比例高,他们受良好的教育,劳动力素质高。爱是年轻人最多的国家之一,40%的人口为2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教育程度高,知识全面,工作热情高,有朝气。爱教育部门也十分注重把本国教育结合经济建设实际,大学教育中有60%的学生学工程、科技专业课程,爱是仅次于日本年轻人具有工程和科技专长学位最多的国家。良好的教育为外国企业及科研机构和本土企业人才升级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国家整体的劳动力知识水平。

  9.齐全的相关配套设施

  爱尔兰在都柏林码头建有国际金融服务中心,能为国外国内企业提供良好的资金管理、保险、外汇、债务、金融咨询和资金筹措等服务。爱是全国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能极大地满足外国企业的需要。其法律、审计等制度早已与国际接轨。爱通讯快捷,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宽带网络通讯的国家。在交通方面与欧盟诸国虽陆路不通,但海陆空运发达及快捷。人员流动往来无限制,进出口货物运送方便迅速。目前,爱主要问题是尽管政府把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全国经济建设的最重要位置,但其基础设施还是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经济的需要,成为阻碍爱经济发展的瓶颈。

  10.独特的生态环境

  爱尔兰全岛被绿色覆盖,有“翡翠岛国”之称,空气清洁,尘埃不多,制造业中的污染源极少。这无疑为计算机、制药、软件、电子通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其绿色的生态环境及其数量极其可观的高尔夫球场,温和适宜的气候也为在爱工作的外企员工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第4个回答  2014-03-14
当前其经济停滞不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