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林业增效建议与措施?

如题所述

林业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担负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各项配套政策持续深化,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构建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为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对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具有关键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由于过量采伐,森林木材生产能力和生态保护功能大幅下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荒山荒地面积较大。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三是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研发能力差。四是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五是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束缚林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1、增加林业资金投入,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地区集体经济薄弱,对林业发展投入能力不足。由于林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需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农民投入为辅的融资机制。应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推广、森林公安的“三基”建设、林业执法队伍建设等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林业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2、建立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森林资产中介组织和管理部门。县级以上林业部门要建立林权登记管理、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流转交易机构,纳入事业编制,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构建森林资源评估,林权登记管理、产权交易、科技法律政策咨询和融资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服务于林权改革,服务于林农,服务于林业建设。二是减征或免征“两金”。除按规定标准征收的“两金”和经物价部门核准的证件工本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交易服务收费外,其他涉林收费项目给予取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免除“两金”的征收。林业部门由于免征“两金”而形成的经费缺口,由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三是制定林权抵押贷款的具体可操作性政策。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和林业局出台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办法,推进森林资产抵押贷款,解决林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保险业务,并给予政策补贴。
  3、在采伐政策上有所突破。落实森林分类经营,严管公益林,放活商品林。农民采伐在房前屋后、自留地、非基本农田的承包耕地上种植的和基本农田上原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需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对农民在非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非林业用地上营造的林木,不纳入林地采伐指标管理。对森工企业和个体投资新造林,其采伐指标实行计划单列,优先核发,做到“随报随批,按需采伐”。
  4、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步伐。首先,调整国有林场的性质定位。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应将国有林场定位为生态公益型事业单位,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建设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任务,所需事业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同级政府承担,实行全额拨款。二是扩大政策覆盖面。国有林场处于边远山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国家政策难以覆盖,应将国有林场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纳入所在乡镇、村的范围,予以周边村组同等待遇,享受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让其增强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享受到农村饮水安全、沼气建设、低保、医保等国家优惠政策的阳光。

参考资料:民建中央关于加快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构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屏障的提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