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糍粑是什么?

如题所述

草原上的藏族牧民有一首歌唱酥油和糍粑的民歌“我两是木碗里的酥油糍粑,一定要捏成一个疙瘩。”酥油拌上糍粑便是草原牧民最美味的日常主食了。 

  “糍粑” 藏语的意思就是炒面,原料是青稞,青锞耐寒耐旱,适合高原种植。磨出来的面比小麦要黑一些,却比小麦充饥。当地人把青稞炒熟,在石磨上磨成粗面,即为炒面,藏民叫糍粑。 

  糍粑可以长期贮藏,不易发霉变质,而且只要有水,不经火也可食用,可以就着泉水、积雪吃。一些小孩到山泉边,将成团的炒面扔入水中,顺流而下,一人在几步远的地方一口连面带水吸入,叫做“下面嘎儿”。

  平常在碗里盛上奶茶,再放上糍粑、酥油、曲拉和白糖,拌匀后捏成小团食用。

  拌酥油炒面的难度相当高,稍一动手,就会将炒面撒下碗边,茶水从另一面溢出。而熟练的牧民则不会,他们用食指先向碗中心捣两下,然后从碗边一点一点地积压,边挤边转,一会儿就拌好了。这种搅拌食物是奶油、面粉等东西合成的,热量大,营养高,不管是外出牧羊还是出门旅行,包里总要装上糍粑,这当然也是主人招待客人的佳肴了。

  青海的“花儿”中还唱到“炒面拿来茶端上,酥油白糖地拌来;花花的枕头双摆上,亲亲热热地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