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利率变动对货币汇率影响

如题所述

利率会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影响汇率走向。
其一:调节货币供给。利率是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通过利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到一国的货币供给,从而影响货币汇率,其传导机制如下:
一国央行若提高基准利率,银行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就会同步提高。对于本国投资者而言,存款利息的提高可以吸引他们将手中货币存入本国银行,而贷款利息的提高会导致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从银行借出货币。进入银行系统的钱增加,而出入银行系统的钱减少,就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减少货币供给的效果。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本国利率的提高就相当于提高了本国的资本投资预期收益,进而可以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外国资本进入本国需要兑换成本国的货币,从而会使得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达到增加货币需求的效果。
因此,提高利率,会使流通在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一国货币就会升值,相比外国货币就是汇率上涨。这里其实也很好理解,只需将货币当做一种商品即可,汇率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商品价格的基本规律。
反之,降低利率,会使货币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货币就会升值,汇率下跌。
其二: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利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必须是建立在利率出现变化的条件下,如果利率没有发生变化,上方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但事实上,即使一国央行的利率决议没有做出利率变动,也有可能会对汇率造成很大影响,就如刚刚过去的英国利率决议。这其实是通过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来实现的。例如,英镑兑美元当前的汇率为1.3300,如果投资者预计英国央行未来三个月内会提高利率,英镑未来就会升值,那么投资者就会在当前买入英镑,从而推动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上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3
  调整银行利率是国家控制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一国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利率这个工具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从通常理论意义上来讲,利率的降低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造成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利率的上涨会降低货币的供给,造成本国货币对外升值。由于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这种理论上的影响往往在几个月之后才能在市场中得以体现。

  但在实际汇市交易中,汇价的短期表现却经常会与理论解释截然相反。

  由于预期的缘故,市场已经提前对央行的升降利率行为和央行利率变化的幅度作出预先估计,并在市场汇价走势中予以体现(这种提前炒预期的市场行为,自“9 11”事件之后已成为汇市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央行公布利率变化符合预期时,汇价走势也就常常会符合“谣言来临时买进,事实来临时抛出”的规律,只有当利率变化幅度超过市场预计范围时,才会给汇价走势带来新的变化。

  由于市场的预期不同也会对汇价走势带来影响。当市场认为减息有利于经济发展时,减息行为将成为对汇价走势的利好消息;当市场认为升息虽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限制经济发展时,升息行为将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在炒汇过程中(尤其是短线)对待利率升降问题,不能照搬书本的教条方法,要实际情况实际处理,才能对市场走势作出正确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