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帝御用的宫廷画师有哪些?

如题所述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凡事以朴实节俭为准,禁奢侈华靡。京城金陵的三殿、六宫建成,亦不施图画。然而,出于政治教育、树碑立传、宫殿装饰等需要,他也征召天下善画之士,入内廷供奉,绘制历代孝行图、开国创业事迹、御容、功臣像等。有的长期供事于内府,如沈希远、赵原、王仲玉、盛著、周位、陈遇、陈远等人;有的临时召入,事毕遣回,如相礼、孙文宗;也有少数画家因画御容称旨,被授官职,供奉于翰林,如沈希远被授以中书舍人,陈远授予文渊阁待诏。
明成祖朱棣也少谙文墨,然他已开始重视书画艺术的功用。迁都北平后,所营建的宫殿、寺观,需要大量负责装饰布置殿门官壁、室内画屏、窗根楣枋的艺匠,因此曾遍征天下知名画士至北京服务,其中包括画匠、裱工、木工、漆工等技艺之士。为书写诏敕、史册、文翰,也需要大批善书之士。明成祖曾试图仿效宋代翰林书画院体制,建立明代的翰林书画院,后因几次亲驾北征而未能实施。然他对能书善画的入选者也作了安排,外朝华盖、谨身、文华、武英、文渊几处殿阁中,各有因艺事称旨而挂职者,翰林院、工部营缮所和文思院也有隶属者,官衔则有各殿阁待诏、翰林待诏,营缮所丞、文思院使等,如文渊阁待诏陈运、翰林待诏腾用亨、翰林编修朱芾、工部营缮所丞郭纯等人。有的不授官而仅称供事内府、内廷供奉。其时的组织机构和职称升迁还不很完善,仍属初创阶段。
明宣宗宣德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画坛也十分活跃。宣宗朱瞻基雅好诗文书画,尤擅绘事,经常将御作书画赏赐臣下。皇帝的爱好与倡导,使明代院画日趋昌盛。宣宗以恢复两宋画院盛况为目标,除永乐时入的供奉的画家边文进、谢环、郭纯等人继续留任外,还从江浙一带广泛征召民间高手如周文靖、李在、马轼、倪端、商喜、孙隆、石锐等人,一时名家云集。供奉内廷画家除少数安排原机构外,大多隶属于仁智殿和武英殿。所授职衔也有所提高,尤其授以锦衣卫武官名衔,领薪俸而不司军职,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级别,官位都较高。
嗣后的成化朝朱见深、弘治朝朱祐樘,均擅长绘画,“宪庙、孝庙御笔,皆神像,上识以年月及宝”。当时画院内名家也很多,主要有林良、吕纪、吕文英、殷善、郭诩、王谔等人。隶属和授职治袭宣宗,院画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并形成明“院体”的时代特色,宫廷绘画遂达到鼎盛时期。
明武宗正德以后,随着朝廷的日趋腐败,以及画坛上“吴派”文人画的崛起,宫廷绘画日见衰败,至明中期后即销声匿迹。画院机构虽存,但各家寥落,大多属于滥以充数者。由于明代画院主要靠荐举选召人才,无严格考试制度,前期荐举循规蹈矩,若徇情滥举便加惩罚,如宣德元年边景昭受贿荐举了陆悦、刘生两人,结果,边景昭被罢为民,陆、刘二人交刑部治罪。由于宫廷画家升迁无定制,多凭君王及主管宦官的好恶授官,自宪宗朝始,出现了命中官传旨而得官的“传奉官”,“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谓之传奉官,文武僧道滥恩者以千数。”以后数罢数复,正德后即不可收拾。太监刘瑾专权时,文华殿书办张骏,骤擢至礼部尚书,连装潢匠役,亦授官秩滥以充数和滥授官职,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耻与为伍,画院杰才日稀。所知稍有名气者惟正德朝朱端、万历朝吴彬、崇祯朝文震亨,但他们的取材和画风都已游离于“院体”,个人面貌也殊少新意,在画坛几乎不起影响。
明代虽未正式建立类似宋代翰林书画院的机构,但确有不少画家入内廷供奉,并安置在有关机构;虽在考核、升迁、授职等方面无衡定制度,但也有专门的挂职机构。因此,应该承认明代有画院组织。据史籍记载,明初已有“画院”称谓出现,永乐至弘治年间的丘濬(1418—1495年)在一首题林良《画鹰图》的诗中即曰:“仁智殿前开画院,岁费鹅溪干匹绢。”同时期的徐有贞(1407—1472年)在“题肖节之所藏张子俊山图”诗中亦说:“先皇(明成祖朱棣)在御求名画,画院人人起声价。”尔后的画史更屡次提及画院,如朱谋至《画史会要》记:“周元素,太仓人,高庙取入画院。”钱肃乐《太仓州志》记:“范暹,字启东,画翎毛花竹。永乐中入画院。”诚然,明代的画院在机构、制度、授职等方面均不同于宋代,也不及宋代正规和完备,故画院也不如宋代兴盛。对此,前人亦已明察,明于慎行在《谷城山馆文集》中即曰:“宋徽宗立书画学,书学即今文华殿直殿中书,画学即今武英殿待诏诸臣。然彼时以此立学,有考校,今只以中官颂之,不关艺院。”
清代在宫廷中供职的画家,绝大部分为来自民间的职业画家,另外还有若干欧洲来华的传教士画家。画家无专门职称,康熙、雍正时称为“南匠”,乾隆时改称“画画人”。画家分派在各宫殿作画,称为“某某宫画画人”,见于记载的有“慈宁宫画画人”、“南薰殿画画人”、“启祥宫画画人”、“如意馆画画人”、“咸安宫画画人”“礼器馆画画人”“春雨舒和画画人”等。较著名的宫廷画家,顺治时有孟永光、张笃行、王国材、黄应谌等;康熙时有王崇节、顾铭、顾见龙、孙阜、王敬铭、叶洮、刘九穗、邹元斗、文永丰等;康熙至雍正时有王云、焦秉贞、冷枚、沈嵛、徐玖、金永熙、佘熙璋、顾天骏、邹文玉、徐名世、李、班达里沙、孙威凤等。雍正至乾隆时有金昆、贺铨、唐岱、郎世宁、陈善、陈枚、吴璋、丁观鹏、丁观鹤、张为邦、王幼学、戴正、福隆安、沈源、戴恒等;乾隆时有陈士俊、王岑、王致诚、程志道、孙、余省、余、周鲲、唐岱、张宗苍、卢湛、吴、金廷标、艾启蒙、张雨森、姚文瀚、张廷彦、贾全、程梁、沈映辉、陆授诗、陆遵书、方琮、袁锳、徐扬、王炳、杨大章、黄增、谢遂、李秉德、罗福、杜元枝、贺清泰、安德义、潘廷章、缪炳泰、陆灿等;乾隆至嘉庆时有冯宁、沈焕、沈庆兰、庄豫德等;道光至光绪时有沈振麟、沈贞、沈全、沈士杰、沈士儒、焦和贵、陈兆凤、张恺、屈兆麟、缪嘉蕙等。
明代没有正式的翰林图画院,但组织了大批的画家为宫廷服务。洪武初 期,画家临时奉诏入宫,随意授以职衔。如沈希远为朱元璋画像称旨,授中 书舍人。陈远同样为朱元璋画像称旨,则授以文渊阁待诏。当时主要任务是 为皇帝画肖像(有沈希远、陈远、孙文宗、陈■等)和为皇宫及皇室寺院画 壁画(如周位、盛著、卓迪、上官伯达等)。画家大部分来自江浙地区,画 风各随原来面貌。由于朱元璋的个性猜忌,赵原和盛著竟以画“不称旨”被 处死,周位则“以谗死”,使明代的宫廷画家们,不敢大胆地放手创造,影 响了宫廷画的发展。宣德至弘治(1426—1505 年)时期,由于宣宗朱瞻基、 宪宗朱见琛、孝宗朱佑樘均好绘画,其本身也能作画,遂使宫廷画盛极一时, 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宫廷画师。这时画家多安置在仁智殿、武英殿、华盖殿 等处,准备随时奉诏,并授以锦衣卫镇抚、百户、千户、指挥、都指挥等武 职官衔。锦衣卫本为皇帝的禁卫仪仗,后成为特务组织,声名狼藉。画家授 以锦衣卫各级职衔,是为了便于领取俸禄(锦衣卫无常员,可以随意安置) 和接近皇帝,随时听召。嘉靖以后,随着明帝国的衰落,宫廷绘画也跟着衰 落了。
明代宫廷人物画多继承南宋宫廷历史故事画风,内容大都与王朝的政治 需要有关。现存的宫廷人物画中,题材多称颂前代圣主贤臣,以及描写宫中 行乐等。重要的画家有:倪端,字仲正,宣德时召入宫中,作品有《聘庞图》, 描写三国时刘表延请庞德公故事。商喜,字惟吉,宣德中授锦衣卫指挥,作 品有《关羽擒将图》,描绘三国时关羽水淹七军活捉庞德故事。刘俊,字廷 伟,官锦衣都指挥,作品有《雪夜访普图》,画宋太祖赵匡胤私访赵普故事, 宣传半部《论语》治天下。谢环,字廷循,宣德时为锦衣卫指挥,作品有《杏 园雅集图》,描绘当时在朝官吏杨一清等人的一次集会,是一幅群体肖像画。 宫廷山水画主要继承南宋马远、夏圭的风格,并参以北宋郭熙等技法。 重要画家有:李在,字以政,宣德时与谢环、石锐、倪端同时被皇帝恩宠, 待诏仁智殿,作品有《阔渚晴峰图》等。王谔,字廷直,弘治时供事仁智殿, 曾被孝宗朱佑樘誉为“今之马远”,可见其画风与马远十分接近,但较之马 远平稳、完整而细腻,作品有《江阁远眺图》等。朱端,字克正,正德间以画士直仁智殿,后授锦衣指挥,画风学郭熙,作品有《烟江远眺图》等。
清代没有画院的设置,只在内务府造办处中有画画处和如意馆,负责组 织画家为宫廷服务。画家地位低下,或称“南匠”,因画家多系南方人之故, 或称“画画人”。画家来源或为原在宫中服务的画家子弟,或大臣推荐,或 画家毛遂自荐,均经考核再录用。其中也有大臣如王原祁、蒋廷锡等,虽也 创作绘画为宫廷所用,则不在此中。
顺治初见于记载的宫廷画家只有黄应谌一人。康熙时有唐岱、焦秉贞、 冷枚等。唐岱山水得王原祁指授,画风亦相近。焦秉贞善山水人物,用透视 法,受西方的影响,冷枚为焦秉贞的学生,以人物仕女见长。其后至乾隆时 期,画家有丁观鹏、姚文瀚、金廷标、余省、张宗苍、徐扬、陈枚等。他们 的作品艺术成就远不及宋代和明代。最具有清代宫廷绘画特色并创造出了艺 术成就的是宫廷中的一批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画家,他们中有意大利人郎世 宁、安德义、潘廷章,法国人贺清泰、王致诚,波希米亚人艾启蒙等。他们 根据官廷的需要与爱好,用中国的作画工具,综中、西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 法,如人物用西法,背景则为中法,或背景用中国画家来画;面部塑造采用 正面光,减轻明暗对比度,以适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等等,因而创造出一种 新的风格。这批画家中,以郎世宁成就最高。
郎世宁(1688—1766 年),原名朱塞佩•迦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
1715 年来中国广州。康熙末年被荐入宫充当宫廷画师。他在近五十年中,为 宫廷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深受皇帝特别是乾隆弘历的宠爱。1747 年曾奉命参 加长春园内欧式建筑的设计。70 岁时,皇帝为之举行庆寿仪式,死后赏三品 顶戴、恩给侍郎衔。在清代宫廷画师当中,郎世宁受到的荣宠是最突出的。 郎世宁为雍正、乾隆两帝及其后妃、子女画了不少肖像画,这些作品真实生 动,融合中西技法,丰富了中国肖像画创作手法。每逢宫中有重大事件;皇 帝则命他为之作图纪实,如《哈萨克贡马图》、《乾隆帝阅马术图》、《乾 隆帝万树园赐宴图》、《塞宴四事图》、《木兰哨鹿图》、《阿玉锡持矛荡 寇图》等。这些作品虽然为歌颂皇帝及其武功之作,但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 历史事件,弥足珍贵。他还画了大量的花鸟走兽画,如《十骏图》、《白鹰 图》、《郊原牧马图》、《海西知时草图》、《羚羊图》等,画法细腻逼真, 但限于技法束缚,某些地方缺乏生气。此外,也有少量的油画作品和铜版画 作品。最有名的《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十幅,是由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 安德义共同创稿后,送到法国刻版印制的。郎世宁在宫内还培训了一批学生, 有丁观鹏、王幼学、王儒学等。在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架设友谊桥 梁上,郎世宁等宫内西方画家,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6
郎世宁、张子英、张宗苍、邹一桂、吴彬
当时的宫廷画师太多了 举了几个有名的追问

谢谢

第2个回答  2012-07-03
黄应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