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芯片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市场,但在芯片领域长期依赖进口。为推动芯片产业发展,中国政府自2014年开始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发展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作为重要目标。

目前,中国在芯片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有一些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如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它们在生产先进的集成电路方面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中国在一些领域也有自主创新的芯片产品,如移动通信芯片和物联网芯片。

此外,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国内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芯片研发投入。

然而,中国芯片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芯片制造技术和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高端芯片领域。另一方面,中国芯片产业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整个产业链的配套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加快芯片产业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鼓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芯片和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等。



总体而言,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产业链配套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竞争力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6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流产品分析 产品市场容量持续扩大【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寒武纪(688256)、四维图新(002405)、北京君正(300223)、芯原股份(688521)等。

GPU、FPGA、ASIC成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流

当前,人工智能芯片根据其技术架构可以分为CPU、GPU、FPGA、ASIC、类脑芯片;按照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云端AI芯片、边缘AI芯片、终端AI芯片;根据其在实践中的目标可以分为训练芯片和推理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凭借强大的算法承载力和超高的处理速度,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比如智能人脸识别或智能语音识别,处理超高数据库的服务器大数据分析,随时处理变化的交通信息及各类传感器信息的自动驾驶领域,以及机器人的智能化等。

中国AI芯片市场持续火热,GPU市场占比最大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在未来几年将持续成为发展重点,GPU、FGPA、ASIC是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发展主流,其中,GPU最初设计用于加速3D图形的渲染,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GPU变得更加灵活、可编程性更高,使得开发人员科研利用GPU强大的功能来显著加速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的额外工作负载。根据IDC披露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中,GPU显著成为实现数据中心加速的首选,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ASIC、FPGA、NPU等非GPU芯片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少,整体市场份额接近10%。

GPU市场规模持续上涨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其中GPU以科学计算型为主,其凭借计算能力强、产品性能成熟的优点,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中占据优势。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为285.8亿元;预计未来2023-2025年中国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会持续上涨。

注:GPU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GPU占比情况进行测算。

FPGA小规模大功能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FPGA是人工智能芯片的一类分支,与其他功能固定的芯片不同的是FPGA在制造完成后可根据用户需要,赋予其特定功能;FPGA主要涉及通信、工业、军工/航天、汽车和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FPGA市场规模约为0.9亿元,未来中国FPGA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注:FPGA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FPGA占比情况进行测算。

ASIC低功耗高性能

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ASIC的特点是面向特定用户的需求,ASIC在批量生产时与通用集成电路相比具有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可靠性提高、性能提高、保密性增强、成本降低等优点。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ASIC市场规模约为4.7亿元,未来中国ASIC市场规模将会持续增长。

注:ASIC规模数据根据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与ASIC占比情况进行测算。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