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一月的工资少了

如题所述

最近有网友表示,自己的月薪明明没有变化,但到手工资却突然少了一些。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下面介绍两个常见原因。
      一、个税原因
      我们知道,我们每月的到手工资都是扣除掉社保费用、公积金和个税的。2019年1月起,我们的个税征收采用的是累计预扣法,即随着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可能会发生税率“升级”,从而出现 “个税在某月突然增加”的情况。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具体来看,当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万元、万元、30万元、42万元、66万元、96万元等临界点时,“税率跳档”就会出现,对应的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比如说,当你的工资所得超过万元了,那么超过的部分就不能再享受3%的税率了,而是10%的税率了。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王每月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是13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每月的个税应该是:
      1月:(13000-5000)×3%-0=8000×3%=240元
      2月:(13000×2-5000×2)×3%-240=16000×3%-240=240元
      3月:(13000×3-5000×3)×3%-240×2=24000×3%-240×2=240元
      4月:(13000×4-5000×4)×3%-240×3=32000×3%-240×3=240元
      5月:(13000×5-5000×5)×10%-2520-240×4=40000×10%-2520-240×4=520元
      综上,在5月时,小王的个税会突然增加,到手工资也就变少了。
      当然,根据您的工资不同,个人情况不同,每年个税突然增加的月份是不一样的。
      二、社保缴费基数改变
      很多公司都会在年初时为职工涨工资,但是我们要知道,社保缴费基数并不会马上跟着上涨。以上海为例,缴费基数不是跟着工资同步增减的。员工当年度的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的。也就是说,现在涨的工资,会体现在明年7月及以后的每月缴费基数上。
      除了上海以外,很多地区都会选择7月,作为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期。所以一般来说,涨工资后想要在社保缴费基数上有所体现,大抵上也要等到第二年的7月1日。
      所以说,如果您去年涨了工资,那么很可能到第二年7月,社保缴费基数才会有变化,基数增加,到手工资也就相应减少一些。
      以上就是到手工资突然减少的常见的两个原因,您是属于哪种情况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