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是否属于贫困县

如题所述

  兴义市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历来就是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素有“黔桂锁钥”之称。兴义市是我国西南地区辐射滇、黔、桂的中心城市,是贵州省第四大城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黔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东与本省安龙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西林、隆林两县隔江相望,西与云南省曲靖市的罗平、富源两县毗邻,北与本省兴仁县,普安县和六盘水市盘县连接,南盘江横贯市境,历史上是三省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
  兴义县
  1.2万年以前,古人类“兴义人”在兴义生息繁衍,战国时兴义为夜郎辖地,秦代开始置吏,蜀汉设汉兴县,东晋南北朝设南兴县,唐设附唐县,治所在今黄草街道办。宋属宋杞国,元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总管府,明代改隶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一年始隶贵州,政区沿革几经变更,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置兴义县。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为兴义府,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末变更,府址设在今安龙县城,辖贞丰州(今贞丰县及望谟县一部分)、册亨州(今册亨县)、普安县(今普安)、新城县(今兴仁)、安南县(今晴隆)、兴义县(今兴义)和捧鲊巡检(今兴义捧鲊镇)。1913年置捧乍分县,1935年捧乍分县入兴义县。   1952年兴仁专署迁驻兴义县,改称兴义专区。辖兴仁、晴隆(驻莲城镇)、关岭(驻关索岭)、贞丰、望谟(驻复兴镇)、册亨(驻者楼镇)、安龙、兴义(驻黄草坝)、盘县(驻普安)、普安(驻盘水镇)等10县。   1956年原属安顺专区的郎岱县划归兴义专区。后撤销兴义专区,将关岭、晴隆、兴仁、兴义、普安、盘县、郎岱7县划归安顺专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65年复设兴义专区,专署驻兴义县。将安顺专区所属兴义县、兴仁县、盘县、普安(驻盘水镇)、晴隆(驻莲城镇)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册亨、安龙、贞丰4县划入兴义专区。1965年11月设盘县特区。兴义专区辖9县、1特区。   1970年兴义专区改称兴义地区。1971年1月1日,将盘县归六盘水市。   1981年9月21日,撤销兴义地区,于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以原兴义地区的行政区域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县。   1987年1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兴义撤县建市。1988年3月1日正式建市,政府把以后每年的11月6日定为兴义市的市庆日。   2008年11月6日是兴义建市20年,在兴义广场举行了庆市活动,兴义各乡镇有展示自己乡镇的彩车。
  兴仁县
  兴仁原名新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置新城守御千户所,永乐十三年(公元1416年)置普安州,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二月,置普安县,治新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普安县徙治新兴所,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于新城设巡检,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移巡检于募役,新城置普安县丞,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设新城自治公所,1914年改为新县,因新城、新县均与别省的县名重名,故改今名。
  普安县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于矢万户府为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普安卫,二十二年升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三年于今县城置新兴所,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置普安安抚司,十三年置普安州,清顺治十八年置普安县,治新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徙治新兴所。
  晴隆县
  晴隆古称安南。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置安南卫,治江西坡(今属普安县地),二十五年徙卫治尾洒堡,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徙永宁州治安南卫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安南卫置安南县,因与法国殖民地属地安南同名,1941年以县境晴隆山作县名,更名为晴隆县。1958年入普安县,1961年复置。
  安龙县
  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置安隆洞,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置安隆守御千户所,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孙可望拥南明永历王入据安隆,改安隆千户所为千总,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安南所入安笼府,六年改结乌通判为南笼通判,治故安南所,十年南笼厅移治安笼所。二十六年裁安笼所入南笼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升南笼厅为府,县地为府辖地,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改南笼府为兴义府,1913年废府置南笼县,1922年改为安龙县,1965年改名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2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复称安龙县。
  贞丰县
  明置安隆长官司,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永丰州,治长坝,七年移治珉球,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改名贞丰州,1913年废州置贞丰县,1958年并入兴仁县,1961年复置,1965年为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2年复称贞丰县。
  册亨县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永丰州同,治册阳,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筑土城,1913年废州同,置册亨县。1957年县政府由册阳迁驻者楼,1958年并入安龙县,1961年复置,1965年为册亨布依族自治县,1982年并入安龙县,1961年复置,1965年为册亨布依族自治县,1982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复称册亨县。册亨原名布依语叫"郎卧",意为山坡的斜处,为现在的册阳乡驻地;后又根据该坡对门的高山"卜四",又名西帽良(汉语叫南屏山,俗称帽壳山)和下汾河的最大绿阴塘"泓堰"(修巧马公路时已填平)用两地的最后字音合称为"西堰",用汉语记作"册亨"。其名称源于地理环境。
  望谟县
  1940年析贞丰、罗甸、紫云、关岭四县置双江县,以地理位置命名,但因与云南双江重名,旋以县政府驻地王母,谐其音更名为望谟。1966年2月成立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2年5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复称望谟县。
  2012国家贫困县名单
  贵 州 50
  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三都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8
首先,兴义市是一个市,应该是贵州黔西南地区最发达的地方。然后兴义本身发展蛮不错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路好像也在扩建,而且早在06年兴义机场就已经建成。不知道贫困县怎么定义的,反正我觉得兴义怎么上都算不上贫困县吧。
第2个回答  2012-06-24
不是\\阳西县靠沿海,经济还算可以,属欠发达地区,虽然不及珠三角\\但比周边...比如沙扒镇等都属于不错的沿海地区,如果有缘的话请你尝下我们村的程村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