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旦汤中的阳旦是啥意思

如题所述

阳旦证   病证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证象阳旦。”成元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 。”(本人认为此注不当,如为桂枝汤证,何必再故弄玄虚,整出个什么阳旦证?汉代散珠文,要用很贵的帛书或辛苦刻竹简,可能吗?)
后世医家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及王焘(音“桃”)《外台秘要》等,也有阳旦汤,乃桂枝汤加黄芩一味组成,治微恶寒、发热、自汗、心烦、小便数、脚挛急等太阳表虚证夹阴虚内热,虽名阳旦汤,但与《金匮要略》的阳旦汤略有出入。

本人认为:1、阳旦证的主症:微恶寒或风、发热、自汗、心烦、脚挛急。
2、阳旦者,初生之日,言其阳弱,故切忌用辛散走表耗阳伤津之麻桂等药,见桂林古本伤寒论及宋本伤寒论:
【6.31】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甘草、芍药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6.32】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
地黄六两 半夏半升 牡蛎二两 酸枣仁三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
竹叶两把 石膏半斤(棉裹)黄芩三两 泽泻二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宋本伤寒论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着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本人认为此处结合前条当加桂枝汤证)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湖南省长沙 杏林寻道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3
红日初升的意思。
语见《 阳旦正名桂枝汤第一》 沈仁睿作
天日昭昭,乾坤朗朗。洞庭浩浩,曲荆漡漡。遥想仲景先师所著《伤寒杂病论》,合一十六 卷,其中圭旨,以阳旦为要。阳旦者,有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