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八年改十四年原因

如题所述

抗战八年改十四年原因:因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

“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结束的八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

“十四年抗战”则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起点,从局部抵抗日军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

八年到十四年绝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其实它是执政党基于现实对历史观念的再调整,八年抗战没有记录下“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行为的抵抗过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未曾停息。

九一八事变介绍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