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孔子讨伐论

最近发现孔子这人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想看看大家的想法!请大家给我篇文章!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重要内容。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6、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三级)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P43)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P44)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P44)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P45)

“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P45)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级)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P47)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P49)

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P49)

2、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一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级)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P50)

人口过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51)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P52)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P53)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P53)

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我国的资源现状:(P59)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P60)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P61)

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级);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二级);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一级)

科技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P55)

我国科技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P55)

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P56)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P57)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P58)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57)

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58)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级)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66)

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P66)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级)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中华传统美德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P67)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级)

我国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P68——7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知道我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一级)(P7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一级)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P76)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二级)树立法制观念(三级)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6)

1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3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P77)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4、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级)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有三个特点:(P81)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为母法,普通法为子法;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5、树立宪法意识(三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P78)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P81)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P81)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P80)

6、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一级)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三级)

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P83)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P84)

(1)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2)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7、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三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P85)

保守国家秘密,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P86)

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P86)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1、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一级)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P90)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92)

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P92)

2、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级)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P9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是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城市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P93)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P95)

3、合理消费(一级)。

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P98)

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使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P98)(一级)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101)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P10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105—107)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一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11)

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级),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二级)

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P113)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P114)

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P114)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P114)
3、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二级)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是依*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115)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P117)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P118)

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P118)

任何时代都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P119)

参考资料:思想品德提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9
《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