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逻辑的表达和说服力?

如题所述

表达之前先学会倾听,基于「有效信息」才可以做出高效的说服。学会提问以及学会讲故事,这些都是增加自己表达逻辑性和说服力的关键点。
既然这样,不多说废话,直接上干货。全篇 5500 字,总共四个核心点,一点就透,可先马后看。
「学会聆听」是完美沟通的开始
如何达成完美沟通?学会聆听对方是我们最容易立刻做到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之所以需要沟通,问题的本质在于不同的人即便对同一事物的见解也总会存在巨大的分歧,沟通的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合这些分歧并达成共识。如果此刻面对你的沟通对象,对于他的观点或诉求你早已心生不悦,但我仍旧建议你暂且压抑心中想要批评或反驳对方的冲动,先聆听他的诉求。
为什么?因为学会聆听首先意味着对沟通对象的一种尊重,它会传递一个无声的信号,代表你真的关心他的想法和诉求。互惠原则是人类心理活动模式的基本准则,你的这个友好信号会让对方更愿意考虑你的观点和诉求,而这就是双方达成共识的良好开始。
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这本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他的学生准备举办一场私人派对,他打算在派对中邀请当地小有名气的独立乐队赴现场演出,对方得知他的派对举办地点之后以路途过于遥远为由,要求他提供额外的出行补偿。
他与对方进行电话沟通,并没有在对话的开始就质疑对方的不合理收费,而是向对方表示他们到达会场的实际路程距离并不长,询问额外收取这笔费用的原因。对方说距离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中间要坐一段船,十分麻烦。得知原因后,他感到一直紧绷的神经忽然松弛下来。「嘿,事实是这样的,你们早上 8 点打出租车出发,到港口后登船,船到港后我们的车会在港口等你们,一切就这么简单!」他向对方如是说道。
显然实际的情况并没有乐队想得那样复杂,这次赶场之行并没有因为需要坐船而变得复杂起来,于是对方取消了收取额外出行补偿的要求并承诺赴约。这次仅耗时数秒钟的倾听为他节省了 200 美元的费用并使他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高效说服永远要基于「有效信息」
聆听意味着对沟通对象的尊重,其实这还远不止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聆听是我们收集有效信息、理解沟通对象诉求的最基本方式。毕竟我们想要更好地和对方交流就需要更了解谈话对象的所思所想、所厌所好。我当然不能凭空猜想这一切,我们的判断急需现实的依据,而这些依据往往就来源于我们的洞察力。
我还记得我获得这份工作前最后一轮面试时的情景,一路过关斩将之后,等待我的是即将任用我的部门经理的最终面试。由于我提前到达了他的办公室,所以在等待经理的时间里,我仔细地参观了一下他的橱窗。我看到了他获得美国某类职业经理人培训的证书,还有一些他和家人以及朋友的照片。我知道这些零碎的画面无法让我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一个人,但我确信,一个人最想展示给他人的一定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东西,知道这些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这些物品给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我意识到我们共同的美国生活经历或许可以是我和这位领导寻求共鸣的绝佳话题切入点。
之后在面试过程中,我「无意间」说起了我的一些美国经历,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领导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他谈话的心情仿佛立刻被点亮,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自己的美国常驻经历,而我只需扮演一位好奇且聚精会神的听众。就这样,这次面试就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而我也如愿获得了这份工作。
在这之后我基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我要拜访一位合作伙伴时,如果有机会参观他的工位或者办公室,我一定会抓住机会获取任何对接下来的谈话有价值的信息。善于沟通的人往往都极具有效信息收集的意识,收集信息不仅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细枝末节的变化,它的作用更在于能让我们透过纷乱的表象看透问题背后的本质。
提问的力量
聆听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搜集信息的一种相对被动的方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变得更主动一些,没错,请千万不要忽视提问的力量,因为一个巧妙的问题要远胜过一个完美的答案。
沟通的本质就是去询问并聆听,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学生举办派对邀请乐队来演出的例子,那位学生因为提问而得知乐队加收行程补偿金的缘由是路程中需要坐船,并由此洞察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他只需要向乐队解释其实坐船的前后都是车接车送,并没有那么麻烦,最终他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沟通,并与对方达成共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