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叫对称的古都?

如题所述

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中轴线是元、明、清时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千米。

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永定门、中华门、地安门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毁,后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扩展资料:

宗教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传统建筑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皇家建筑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四合院和胡同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0

因为古都北京最重要的特点、特征和特色,是贯穿南北的城市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形成于元代,历经明、清、民国至今,构建起北京城市骨架的重要基准,成为中国悠久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7.8公里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贯通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直达北端的钟鼓楼。

自形成至今,无论北京的城市形态如何变迁,始终处于驾驭全城的至尊地位,产生出无与伦比的超然气度,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经由人工设计建造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与古都城市发展史一脉相承,被誉为“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城市承继了原有的空间结构,在不打破中轴线对称结构的前提下,天安门广场地区经历了多次改造,但是整个广场的规划设计及其两侧公共建筑的布局、规模、形式均反映出对传统中轴线对称原则的维护,体现出当代社会对中轴线价值的认同和尊重。

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中统帅全局的存在,为构建完整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信心,为实现优美的城市环境创造了条件,也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思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单霁翔:期待北京中轴线的美好未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2

因为,北京内城的建设是以故宫的中轴线来对称建设的,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5
因为在直升飞机上鸟瞰北京,人们惊奇地发现,景山犹如一个人像,五官俱全,左右对称。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对称的城市。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认。许多象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齐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的周围。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太庙(现已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坛(现已辟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殿建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紫禁城内部,不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对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双配对,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宏伟的气势,给人以稳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北京有着4 千多年的历史。辽代以后,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它集中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景山、北海、中南海、颐和园、天坛、地坛、长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周口店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等。很多建筑物造型奇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如天坛是一个圆丘,地坛却成方形,这正符合我国古代的“天圆地方”的说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东临渤海,面向华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热、秋凉、冬寒。
现在的北京市,有10个区,9个县,面积1 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万。它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非常繁华。北京的现代建筑,在布局上虽已不像过去那样恪守对称的陈规,但市政建设还是考虑到我国的传统风格。例如,以紫禁城为中心的环城地铁、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都是对称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郑公路、北经亚运村,直达燕山奇峰的现代化中轴路。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08
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很好辨认。许多象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物,也都整齐对称地分部在中轴线的周围。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大庙(现已经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都是祭神祭祖的社稷坛(现在已批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殿建筑上此起彼落,相互对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是成双成对,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独特风格和宏伟气势,给人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