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梗概

如题所述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出击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另外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斩得很多首级回来。

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派遣他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

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可觉察到广的礼节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目光锐利的人能看到未曾萌生的苗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

于是唤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用话套取他说:“我知道匈奴的使者来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

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全部承认班超所揭示的情况。班超于是关押了这个侍从,全部召会与他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与大家一同喝酒。

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极边远的地方,要想通过立大功求得富贵荣华。现在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国王广对我们的礼待就废弃;如果让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匈奴去,我们的尸骨将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对这情况怎么办呢?”

随从都说:“我们现在身处危亡境地,生死听从司马决定!”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感震惊恐怖,可以消灭光了!只要消灭这些人,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

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发怒地说:“吉凶决定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使计划暴露,我们死而成就不了声名,就不是壮士了。”

大家说:“好”。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匈奴使者营地。正好当天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匈奴使者屋后,约定说:“见到火焰燃烧,都应擂鼓大声呼喊。”

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弩,埋伏在门的两旁。班超于是顺风点火,前后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三人,官兵斩杀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颗头,剩余一百多人都被烧死。

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恂大惊,一会儿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呢?”郭恂于是高兴起来。

班超于是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班超明白地告诉、又安抚宽慰他,于是交纳王子作为人质。众人回去向窦固汇报。

窦固十分高兴,详细向朝廷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节概,下达指令对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作为军司马,让他完成先前的功劳。”

班超再次接受使命,窦固想增加他的人马,班超说道:“希望给予原本跟从我的三十余人就足够了。如果有预料不到,人多反而成为累赘。”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

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2、窦固

窦固(?-88年),字孟孙。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大司空窦融之侄。

窦固好读书,喜兵法。年少时娶光武帝刘秀之女涅阳公主,被拜为黄门侍郎,后世袭父亲的爵位显亲侯。曾任中郎将,与马武击破烧当羌。后受犯罪的堂兄窦穆牵连,遭禁锢十年。

永平十六年(73年),以奉车都尉职与耿秉等分四路出击北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夺取伊吾卢,设置宜禾都尉。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命其出使西域,最终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

次年,率耿秉等击降车师,又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

汉章帝刘炟继位后,征召窦固为大鸿胪,历任光禄勋、卫尉等职。每有军政要事,章帝都会征求窦固的意见。

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号“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7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所乘车马)窦固带兵出击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另外攻打伊吾(地名,在今新疆哈密市)。

双方交战于蒲类海(西域国名),斩得很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派遣他与从事(官名,州刺史的佐吏)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切,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

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别看匈奴人多,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乘着夜色去匈奴人的营地,偷偷放把火,然后趁乱把匈奴使者全杀了。再提着人头去见鄯善王,断了他的念想,我们就大功告成了。”

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扩展资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汉代班固《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示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分句。

近义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 or a blessing in disguise),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出自: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译文: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

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

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

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示例: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反义词:

胆小如鼠

胆小如鼠是一个汉语成语:胆子小得像老鼠那样,形容胆子小,不自信的人;总是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或是不好的事情要自己承担。

出自:叶紫《火》:“你真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听不到三两句谣言,就吓成这个样子。

示例:中国因慈禧太后胆小如鼠的行为,而逐步被列强欺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1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鄯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

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扩展资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清史演义》、毛泽东《实践论》都有讲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此话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当年班超在鄯善国的事迹过后,巧妙的回答了上级郭恂的问题,最终被重用,同时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吕蒙当时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勇略过人,很早就得到锻炼,为后来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吕蒙最终成为吴国栋梁,不仅如此,他还打败了武圣关羽不败的神话。

由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一句就非常明显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多一次经验,人的智力也就会更进一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25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出击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另外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斩得很多首级回来。
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派遣他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
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可觉察到广的礼节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目光锐利的人能看到未曾萌生的苗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
于是唤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用话套取他说:“我知道匈奴的使者来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
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全部承认班超所揭示的情况。班超于是关押了这个侍从,全部召会与他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与大家一同喝酒。
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极边远的地方,要想通过立大功求得富贵荣华。现在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国王广对我们的礼待就废弃;如果让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匈奴去,我们的尸骨将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对这情况怎么办呢?”
随从都说:“我们现在身处危亡境地,生死听从司马决定!”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感震惊恐怖,可以消灭光了!只要消灭这些人,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
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发怒地说:“吉凶决定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使计划暴露,我们死而成就不了声名,就不是壮士了。”
大家说:“好”。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匈奴使者营地。正好当天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匈奴使者屋后,约定说:“见到火焰燃烧,都应擂鼓大声呼喊。”
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弩,埋伏在门的两旁。班超于是顺风点火,前后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三人,官兵斩杀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颗头,剩余一百多人都被烧死。
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恂大惊,一会儿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呢?”郭恂于是高兴起来。
班超于是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班超明白地告诉、又安抚宽慰他,于是交纳王子作为人质。众人回去向窦固汇报。
窦固十分高兴,详细向朝廷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节概,下达指令对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作为军司马,让他完成先前的功劳。”
班超再次接受使命,窦固想增加他的人马,班超说道:“希望给予原本跟从我的三十余人就足够了。如果有预料不到,人多反而成为累赘。”
第4个回答  2020-05-16
主人公:班超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穴:洞
焉:得到
比喻:不经过斗争,怎么会取得胜利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