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如题所述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30年来的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重要观点: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扩展资料:


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

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

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

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

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

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把我们党和国家从危难

中拯救出来。但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为了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党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这场讨论,我们党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进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但它却是发展的核心。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否则,我们将缺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必须依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物质的依托。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必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问题,但不是、也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2个回答  2007-12-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其外延来说,相对于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经济建设要处于中心的、首要的位置。
文化建设不能超越经济建设,不能挤占经济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建设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样,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安定的国内环境,需要国防建设与之配合。我们搞经济建设、搞社会主义,需要国防力量的保护,这是肯定的。但是,国防建设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国防建设不能挤占经济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其内涵来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来看,生产是中心。只有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水平的发展,才能推动其他方面各种问题的解决。
经济是基础,其他都是上层建筑”,如果经济基础不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2-13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