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和地理的相关问题?!

呵呵,近期忽然喜欢上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但这两项却又是我的弱的不能再弱的项目,头脑里几乎是空白的!想抓一抓,麻烦咨询一下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点的书籍可以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和地理的问题?不要太肤浅,也不通太深!只要实用,能充实下自己!呵呵!地理和历史的书可以分开来介绍!麻烦大家了!
呵呵,地理哩?看了这些回复好像很少有回复地理的呢!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中国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环境什么的!(比如陕北的信天游啦,窑洞啦等等各个地区的)这其中就也就包括了各地区发生过的历史的介绍了,古代和近代史都报包括!呵呵,谢谢大家了!
哦,对了,至于悬赏分,由于我把分值都用到了另外几个问题上了,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么点了!不过等几天后我的积分上来了,对于诚心回答的朋友我还有追加的分!谢谢大家!
《中国地图册》和《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好多种啊,在网上一找,看的我眼花缭乱啊!不知道哪个好点?麻烦告诉下出版社之类的!

1、王安石变法,总共有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2.三皇是哪三皇?
3.司马迁为什么入狱?
4、荆轲刺秦用了(荆轲)和( )赢取秦王的信任?
5.重耳依靠国回(楚国)到晋国,成为晋国的国君。
6.公元前100年,被扣留匈奴的苏武牧羊牧了(19年)年。答案:(a)
a.19年 b.30年 c.5年
7.祖冲之是(宋王朝 )朝代的。答案:(c)
a.明朝 b.清朝 c.宋王朝
8.《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是(林汉达等):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林汉达等
9.《上下五千年》有( )个故事:
a.332 b.1000 c.500
10.《上下五千年》有很多故事,请写出几个:( ),( ),( ),( ),( )等。
11.我国世界上(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12.在( )的( ),流传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很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13、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扬州被杀,五月李渊废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为( ),年号为“武德”,定都( )。李渊就是( )。
14、26岁时的李世民,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杀死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三天后,李渊正式立李世民为太子,执掌国政。同年八月,李渊这安定社稷,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自己做了逍遥自在的( )。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 )之变。
15、李世民即位后第二年,改年号为( )。
4、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从善如流,政治开明,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 )。
16、小朋友喜欢看的《西游记》,其实历史上真的有唐僧,但没有孙悟空。而且真实的唐僧是一个坚定睿智的高僧、杰出的翻译家——( )法师。
17、唐代贞观十五正月,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护送( )公主,经过青海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她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唐蕃关系的加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8、一代女皇——武则天死后,由她的孙子唐玄宗即位。这段时期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人员。社会在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盛世景况,历史上称为( )。
19、唐代是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而这个峰顶上高高站立的就是大诗人( )和( ),
人们将他们两人合称为( )。
20、唐玄宗年老的时候,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励精图治,他开始讨厌直言劝谏的人,只爱听奉承话,结果造成当时内地空虚,边防不稳。天宝末年,终于爆发了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
),使统治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强盛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21、“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于是其他六国“合纵”的方法联合抵抗秦国,但最终还是被( )拆散了。
A、孙膑 B、管仲 C、张仪 D、墨子
22、赵武灵王为了设法把国家改革一番,下达了( )的命令。
A、下地种田 B、操练兵马 C、穿胡服,学胡人射击 D、攻打邻国
32、孟尝君让他的门客冯管驩到薛城收租,但他( ),结果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
A、烧毁债券 B、分发银两 C、送给老百姓衣服 D、建造房屋
24、秦昭襄王得知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打算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拜他为( )。
A、丞相 B、门客 C、相国 D、大将
25、燕昭王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求贤若渴,拜( )为亚卿,整顿国政,训练兵马。
A、郭隗 B、管仲 C、张仪 D、乐毅
26、齐国的田单利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的军队,夺回了失去的城池。
A、八卦阵 B、火牛阵 C、乱石阵 D、桃花阵
27、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受到小人迫害,被放逐湘南,最后跳(汨罗江)而死。
A、长江 B、黄河 C、汨罗江 D、珠江
28、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
A、《论语》 B、《春秋》 C、《尚书》 D、《离骚》

29、蔺相如将和氏璧带到秦国,看出秦国没有诚意拿城换璧,于是蔺相如又将璧带回了赵国,这个故事叫(完璧归赵)。
A、完好无损 B、完璧归赵 C、一心一意 D、忠心报国
30、“负荆请罪”讲的是()之间的故事。
A、孙膑和庞统 B、孟尝君和管驩 C、范蠡和文种 D、蔺相如和廉颇
31、秦昭襄王拜( )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划进行进攻。
A、乐毅 B、管仲 C、张仪 D、范雎
32、范雎采用( )的方法,打算帮助秦国统一中原。
A、近攻远交 B、声东击西 C、破釜成舟 D、釜底抽薪

33、赵孝成王派赵括和秦军交战,赵括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不会临阵应变,结果四十万大军被他断送,这样的人叫做( )。
A、远交近攻 B、声东击西 C、破釜成舟 D、纸上谈兵
34、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可挑来挑去只挑选了十九个,结果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高奋勇推荐自己,这个成语叫作( )。
A、不请自到 B、毛遂自荐 C、狂妄自大 D、自我推荐
35、( )拿走了魏王的兵符,指挥八万精兵,去救邯郸,结果打败秦军。
A、孟尝君 B、平原君 C、信陵君 D、高原君
36、秦国的范雎采用( ),使赵王换走了廉颇将军,换来了赵括。
A、反间计 B、连环计 C、苦肉计 D、美人计
37、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作( )。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百鸟朝凤 D、百里挑一
38、秦王嬴政下了一道逐客令,( )离开咸阳时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秦王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恢复了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A、李斯 B、韩非子 C、荀况 D、尉缭
39、燕国太子丹派( )刺杀秦王,结果失败了。
A、樊于期 B、荆轲 C、王翦 D、李斯
40、秦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A、夏王朝 B、商王朝 C、周王朝 D、秦王朝

《上下五千年知识》竞赛题
1、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

a、周口店 b、马口店 c、西口店

2、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很简单,一件是( 木棒 ),一件是(石头)。

a、铁棒、石头 b、木棒、石头 c、木棒、手枪

3、原始人取火所用的工具是(木头和石块)。

a、打火机 b、木头和石块 c、火柴

4、中国古代的传说都非常推崇皇帝,后代的人都认为皇帝是(华夏族)族的始祖,自己是皇帝的子孙。

a、汉族 b、藏族 c、华夏族

5、尧觉得舜品德好,又能干,把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做(禅让 )。

a、礼让 b、禅让 c、谦让 d、互让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夏朝

7、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a、少康中兴 b、安史之乱 c、康乾盛世 d、太平盛世

8、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甲)。

a、衣 b、裳 c、衫 d、甲

9、是(葛伯)帮助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a、蚩尤 b、伊尹 c、葛伯 d、后羿

△10、盘庚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将都城迁到了(殷)。△

a、亳 b、燕 c、楚 d、殷

11、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a、商朝 b、夏朝 c、唐朝 d、宋朝

12、(姜尚)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a、大禹 b、伊尹 c、少康 d、姜尚

13、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搬到了镐京,建立了(周王朝)。

a、夏王朝 b、商王朝 c、周王朝 d、秦王朝

▲14、(叔齐)辅助周成王执政七年,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还制定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

a、伊尹 b、周公 c、姜尚 d、叔齐

△15、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a、少康中兴 b、太平盛世 c、康乾盛世 d、成康之治

▲16、周历王逃走后,朝廷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表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a、共和行政 b、垂帘听政 c、联合议政 d、独裁专政

17、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

a、东周 b、南周 c、北周 d、中周

18、“囚车”里的人才指的是(管仲)。

a、鲍叔牙 b、管仲 c、周公 d、召公虎

21、公元前663年,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攻打山戎,却被敌人引进一个迷谷,管仲想出了一个主意,让几匹老马领路,结果领着人马出了迷谷。这个成语叫作(老马识途)。

a、天马行空 b、悬崖勒马 c、马到成功 d、老马识途

22、齐桓公在位时,曾多次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历史上称作(六合诸侯)。

a、三合诸侯 b、六合诸侯 c、九合诸侯 d、十合诸侯

23、宋襄公临死前告诉太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个霸主。

a、奚齐 b、重耳 c、夷吾 d、狐偃

26、秦穆公派大将攻打郑国,结果在半路上上了一个牛贩子的当,请问这位聪明的牛贩子是谁? (弦高)

a、孟明视 b、弦高 c、西乞术 d、白乙丙

2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说的是(楚庄王)。

a、秦穆公 b、楚庄王 c、宋襄公 d、晋文公

31、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是(诸葛亮兵法)。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诸葛亮兵法》 d、《吕氏春秋》

32、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33、“卧薪尝胆”的故事讲的是(越王勾践)。

a、吴王阖闾 b、越王勾践 c、吴王夫差 d、伍子胥

34、公元前472年,(越王)灭了吴国,成为江淮一带的霸主。

a、越王 b、楚国 c、齐国 d、晋国

36、鲁班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工匠,他用了九套攻城的方法,但都被(范蠡)一一破解。

a、孔子 b、孙子 c、范蠡 d、墨子

39、“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于是其他六国“合纵”的方法联合抵抗秦国,但最终还是被(张仪)拆散了。

a、孙膑 b、管仲 c、张仪 d、墨子

40、赵武灵王为了设法把国家改革一番,下达了(穿胡服)的命令。

a、下地种田 b、操练兵马 c、穿胡服,学胡人射击 d、攻打邻国

41、孟尝君让他的门客冯管驩到薛城收租,但他(烧毁债券),结果赢得了老百姓的尊重。

a、烧毁债券 b、分发银两 c、送给老百姓衣服 d、建造房屋

44、齐国的田单利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的军队,夺回了失去的城池。

a、八卦阵 b、火牛阵 c、乱石阵 d、桃花阵

45、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受到小人迫害,被放逐湘南,最后跳(汨罗江)而死。

46、长江 b、黄河 c、汨罗江 d、珠江

47、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

a、《论语》 b、《春秋》 c、《尚书》 d、《离骚》

48、蔺相如将和氏璧带到秦国,看出秦国没有诚意拿城换璧,于是蔺相如又将璧带回了赵国,这个故事叫(完璧归赵)。

a、完好无损 b、完璧归赵 c、一心一意 d、忠心报国

49、“负荆请罪”讲的是(蔺相和廉颇)之间的故事。

a、孙膑和庞统 b、孟尝君和管驩 c、范蠡和文种 d、蔺相如和廉颇

50、秦昭襄王拜( 范雎 )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划进行进攻。

a、乐毅 b、管仲 c、张仪 d、范雎

51、范雎采用(近攻远交)的方法,打算帮助秦国统一中原。

a、近攻远交 b、声东击西 c、破釜成舟 d、釜底抽薪

52、赵孝成王派赵括和秦军交战,赵括谈论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不会临阵应变,结果四十万大军被他断送,这样的人叫做(纸上谈兵)。

a、远交近攻 b、声东击西 c、破釜成舟 d、纸上谈兵

53、赵国的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可挑来挑去只挑选了十九个,结果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高奋勇推荐自己,这个成语叫作(毛遂自荐)。

a、不请自到 b、毛遂自荐 c、狂妄自大 d、自我推荐

54、( a )拿走了魏王的兵符,指挥八万精兵,去救邯郸,结果打败秦军。

a、孟尝君 b、平原君 c、信陵君 d、高原君

55、秦国的范雎采用( a ),使赵王换走了廉颇将军,换来了赵括。

a、反间计 b、连环计 c、苦肉计 d、美人计

56、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作( b )。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百鸟朝凤 d、百里挑一

58、燕国太子丹派( b )刺杀秦王,结果失败了。

a、樊于期 b、荆轲 c、王翦 d、李斯

59、秦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

a、夏王朝 b、商王朝 c、周王朝 d、秦王朝

60、绍兴“题扇桥”是来源于哪位诗人?( c )

a、李白 b、杜甫 c、王羲之 d、王之焕
三、 简答题。
1、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贡献,请你对他的功与过做个简要的分析。(对功与过至少说出各两点)
2、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一个凭借自己的实力登上皇帝宝座的女皇帝,她就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你了解她吗?请你扣住一个方面,对她做个简要介绍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每小题3分,共30分)

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分封制)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猜一猜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
A.牛 B.羊 C.兔 D.马
3、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儒家思想)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小篆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之间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B )
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7、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 D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8、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公元前60年)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 D .公元前60年
9、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 ( D )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运工程 D、灌溉防洪工程
10、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劳动工具是 ( B )
A、水排 B、耧车 C、翻车 D、筒车

二、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共16分)

春秋 西周 夏 战国 商 西汉 三国 秦 三、成语连线(20分)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退避三舍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纸上谈兵 牧野之战

阵前倒戈 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刀耕火种 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卧薪尝胆 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三顾茅庐 淝水之战
霸王别姬 三国故事长平之战 班超出使西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间的战争
草木皆兵 楚汉战争
四、历史诊所(共34分)

第1题(22分)

皮皮: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咪咪: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皮皮:噢 !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咪咪: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 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皮皮: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还是个体农耕?

咪咪:我知道!是千耦其耘呗。

皮皮:唉,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咪咪:是夏朝吧?

聪明的同学,你认为咪咪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写出出错的地方并简单说明理由。对咪咪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4
论地理环境与西夏的经济类型及其相关问题历史论文论文
【内容提要】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它对人类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地理环境与西夏经济类型、经济区域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不仅决定了西夏的经济类型,而且是影响西夏民族文化以及西夏社全面貌的主要因素。
【 正 文】

学界已有数篇探讨西夏地理环境或与之相关的文章,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这些研究在史料的收集、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方面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纠缠于一些琐碎的史料,缺乏对西夏自然环境特点的宏观把握和准确定位;对自然环境与西夏经济类型之间的必然关系还尚待说明;将地理环境单纯地理解为自然环境,忽视了人的因素;割裂了西夏农业与牧业之间的联系,对半农半牧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带着这些疑问,本文拟谈三个问题。

一、西夏自然环境的特点
虽然西夏疆域的具体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其基本国土无疑是由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高原两大块组成,依据当代地理学界关于综合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前者属于干草原、荒漠草原区,后者则属于温带荒漠区(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357~261页、第372~377页,科学出版社,198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又可分为鄂尔多斯高原区、准格尔—和林格尔黄土丘陵区、河套平原区以及贺兰山山地等地理单元,每个地理单元内呈现出略有差别的生态景观。虽然干草原、荒漠草原景观是鄂尔多斯地区总体的生态特点,但在其境内还有一些条件较好的小环境,即围绕一个个湖泊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的绿洲。从历史时期到现在,鄂尔多斯高原分布有大量的湖泊(当地人称之为海子)。《新唐书·地理志》载:“夏州北渡乌水,经贺麟泽、拨利干泽、过沙、次内横划、沃野泊、长泽、白城。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又经故阳城泽、横划北门、突纥利泊、弥鹅泊、榆禄浑泊,百余里至地秃泽……”(注:《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七》第1147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其中出现的湖泊名称有:贺麟泽、拨利干泽、沃野泊、长泽、阳城泽、突纥利泊、弥鹅泊、榆禄浑泊、地秃泽等等。对这些湖泊的考订并非是本文的要旨所在,但从文献的解读中可以判断出它们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据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察队调查,鄂尔多斯境内有大小湖泊600个,湖水面积540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调查,鄂尔多斯约有湖泊820个,集水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8个,总集水面积334平方公里(注:《伊克昭盟志》第一册第564~565页,现代出版社,1994年。)。西夏时期鄂尔多斯有多少湖泊存在,我们无从知晓,但根据常理推测至少不应少于现在的湖泊数量。在这些湖泊周围形成的滩地,约有一半为盐碱滩,鲜有水草生长;一半则为草滩,实为绿洲,是放牧的好地方。此外,由于鄂尔多斯沙地或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埋藏浅(一般为1~3米),在一些边缘地带往往有泉水涌出,且植被茂密,形成大大小小的绿洲,是放牧的理想场所。
阿拉善高原温带荒漠区又可分为阿拉善高原,马鬃山地,河西走廊中、东段等地理单元。阿拉善高原北为国界,东为地区界,西面直低黑河西岸的马鬃山地东端,南面则以龙首—合黎山邻接河西走廊,是石羊河和黑河的下游地带。石羊河下游过去注入白亭海,现在完全干涸,沦为一片盐渍地,四周被腾格里沙漠以及戈壁所包围,中间则为民勤绿洲;黑河下游介于巴丹吉林沙漠和马鬃山之间,为居延海地区,是典型的绿洲。在腾格里沙漠中也有少量的绿洲,西夏时期有党项部族分布于此。马鬃山地处于新疆和内蒙古的交界地带,属于西夏国土的西缘边界,基本上呈戈壁和山地荒漠景观,是西夏境内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河西走廊依仗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河水灌溉而形成绿洲,环境状况自不待言,只是在其东部和山前地段,呈现出荒漠景观,低洼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有草甸、沼泽和盐生植物生长。此外在河西走廊西段的安西—敦煌盆地、疏勒河下游,分布着戈壁、荒漠山地包围着的绿洲(注:陈仲全、詹启仁等编著:《甘肃绿洲》第6页,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年。)。
此外,宋夏缘边地带也是一块重要的地理区域。从宁夏南部山地东北经陇东丘陵与横山山脉相接,构成一道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事实上,在西夏王朝打破中原政权的长城防御体系后(注:西夏打破了长城防御体系是宋乃平先生较先提出的观点。参见宋乃平:《谈一谈西夏分立的政治地理背景》,《人文地理》1999年第2期。),这一“山川形胜”便充当了长城的角色。本区从东向西犹如梳齿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宁夏南部的清水河,陇东地区的马莲河,陕西北部的洛河、无定河、延河、榆溪河、秃尾河、屈野河等。河流阶地和河滩地是本区极为重要的农业地貌类型,也是这一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概言之,我们可以依据自然景观将西夏国土划分为三大板块:鄂尔多斯和阿拉善高原干草、荒漠区,河西走廊和宋夏缘边的河流灌溉区,宁夏绿洲平原区。总体上看,西夏自然环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在空间上,大范围脆弱环境之下点缀一些较优越的小环境。干草原、荒漠草原或温带荒漠区的面积占到西夏国土总面积的4/5强,但一些大大小小的绿洲、河谷阶地则是发展畜牧或农业的理想场所,也成为西夏政权能在西北支撑近两个世纪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时间上,自然环境状况变化起伏较大。西夏国土处于农牧交错地带,不仅年降水量的分配极不均匀,而且年际降水的变化也很大。植被对气候异常敏感,在降水充沛的年份,植被状况良好;然而在干旱频发的年份,无论河套还是河西绝非是文献中所称的“水草肥美”的景象。

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相关知识交叉点图表

地理部分知识点
政治相关知识点
历史相关知识点

1.天体;恒星;天体系统;星座;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概况;外部结构;太阳对地球的意义和影响。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客观与主观。
1.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及其成就,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在天文方面有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哈雷彗星记录、浑天仪、地动仪、测量子午线长度等成就,在历法方面有夏历、十二气历、《授时历》等;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关思想家。

2.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贡献;宗教史。

1.季风的成因;我国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

2.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3.改善气温的有益行为,有害气候的行为及防治措施(结合环境保护)
1.按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办事;一分为二;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对外开放。

2.对立统一;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法治国。
1.郑和七下西洋出航、返航时间与季风关系,与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新航路的开辟。

3.对外关系。

4.战争等特殊事例与季风关系。

1.水平衡原理;径流的变化;调节措施;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世界和我国的用水紧张现实;缓解用水紧张的措施.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人的主观愿望,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客观与主观,主观能动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职能;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人类社会发展;古代著名的治水和引水工程;其他相关知识。

2.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相关历史知识。

1.地壳变化和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沉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等高线地开图;地形对农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

2.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过程;火山、地震、地热的分布规律;金属矿产的形成和分布。
1.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2.客观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发展规律;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
1.古代地理学家的事迹、著作;历史上地形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关系。

2.相关知识。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城市生态系统;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基本方针。
1.矛盾分析的方法,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全面与片面,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2.国家职能。
1.著名历史名城被毁;玛亚文明消失的原因;屯垦制度。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地理部分知识点
政治相关知识点
历史相关知识点

地理环境及其组成;环境问题;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1.客观存在和主观愿望;对立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从实际出发;我国的对处关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人际交往、民族交流、国际关系等相关历史知识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核心问题,利用原则和国策;土地利用的方向;我国各类土地的分布。

2.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人类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1.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对立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事求是。

2.国家职能;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不同历史阶段的保护和利用土地政策;屯垦制度。

2.历史上世界和我国开发矿产的发展史片段;我国重要的矿产利用开发成就及冶金史。

3.资本主义发展史。

能源分类;世界和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我国能源的利用开发前景。
1.按规律办事;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类开发利用能源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各时期的主要动力来源。

1.影响农业生产的三大因素;世界农业发展概况;世界粮食问题及其实质。

2.新中国的农业成就;目前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现代高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
1.三大产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2.事物的客观存在;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科教兴农。
1.世界农业发展;我国古代农业的成就。

2.我国历史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古代有名农学家及成就,古代农业成就。

1.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城市规化和工业布局(加环境保护内容)

2.旧中国工业生产和分布的特点;80年代调整工业生产和布局;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地带。
1.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2.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对外开放。

3.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1.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

2.世界工业的发展史。

3.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

4.“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新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基本方针.
1.民族与宗教;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

3.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4.社会发展简史的相关知识。
1.世界和我国历史上经济、自然条件、政治、军事、宗教、传统等因素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

2.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3.中国古代的有关人口发展的知识。
第2个回答  2007-12-11
由浅入深的来:工具书→广泛积累→重点部分
首先中学的历史与地理书籍是平时积累的保证,上面的知识实用又是平时人们经常聊的话题。这12本书中其中历史一定要记住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间每个时期的具体文化,小字部分当看故事读几次就记住了。地理中国地图一定要熟悉,另外世界地图上要知道欧洲非洲等最高山峰,平原高原大河等等和一些主要国家,脑子里有了东西兴趣也就来了,其实文科只硬背是不能长久记忆的也不会有兴趣。
你产生了兴趣每当你翻阅不同的书籍时你都会去首先找历史或地理方面的文章,你可以去勾勒出来,这些是很好记忆的因为你一个星期读几篇记忆的段落也不过几行,再加之以前对工具书的了解,时间长了你的资料就丰富了。
每个人不可能掌握的很全面,许多学术界的专家也只是了解一段时期的历史,通过中学书籍的学习你应该可以确定自己最喜欢哪一段的历史。这里我建议你去读正史,然后在设身处地的去想想如果自己在那时那种情况下会不会这样做,你就不会只迷信于书本了。我比较喜欢三国的历史,所以《三国志》是必读的,每当自己读过一部书后,你适当的用史实去给一些反面人物去平反或对书中经常赞扬的人设下一些疑问,当然一定要客观科学多角度的去审视问题。
可能看似很多其实却一点也不复杂,史地更无须死记硬背.她在日长生活中可以让你倍受周围人的羡慕!
第3个回答  2007-12-13
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和世界的)
地理: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那上面有各个地方详细的情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12-22
中国的历史,推荐你看看《中国五千年文明》
中国的地理,推荐你看看《徐霞客杂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