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起源

源于多少年前的哪个朝代哪个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事才有了诗。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诗词,经历了多次嬗变,几千年来不断发展。有文字可考的传统诗词可以追溯到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周朝出现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汇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并经过筛选编成三百零五篇的诗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的演变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人们的口头创作,到极盛时期的唐朝,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诗的体裁随时代而发展,演变,由简单到繁杂,由一体而至于多体,由比较自由而变为讲求格律。至唐代而集大成,各体皆备,无调不有,风格众多,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壮观。以后就只有风格的变化,而体裁则几尽于唐。这里只简单介绍几种诗歌的体裁,从中可把握诗歌的发展脉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其中民歌部分《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主要采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兼用杂言。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风格,并形成了新的诗歌形式"骚体"。

汉乐府民歌:汉音乐机关搜集的民歌,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这些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思想性,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上它的叙事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

古诗十九首:始见于萧统《文选》,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其中一部分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诗歌内容较为复杂,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但艺术成就较高,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魏诗:指建安、正始时期的诗,它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气格超迈,风格慷慨悲凉,被称为"建安风骨",汉魏诗重气韵,虽不讲声病,而音节自然,它除了限于五言和双句必须押韵外,没有别的限制。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诗经·国风》)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南朝乐府民歌,以《清商曲辞》中"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多为情歌,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内容丰富,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这也是南朝民歌所不及的。其中南朝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为这一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

齐梁诗:其特点是: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以及"二句一联,四句一绝"的格式。自永明迄唐初,作品大多均属这种齐梁体。齐梁诗虽然回忌声病,崇尚俪偶,但全篇不限句数,押韵不拘平仄,上、下句不相对称,上、下联不相粘连,不象律诗有严格的形式。

律诗:或称格诗,讲究格律,字句有限制,平仄有定位,一般四韵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做首联,第二联叫做颔联,第三联叫做颈联,第四联叫做尾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做"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 ,第五句跟随第四句相粘 ,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律诗按每句字数多少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个字,共同体40个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个字,共56个字。

绝句:就是律诗的半截,或截取律诗首尾两联,或截取律诗后半首的,或截取律诗前半首的,或截取律诗中间两联的,所以又称小律诗,或称"绝诗"和"截句"。绝句分古绝和律绝,古绝为古体诗的一种,不受律诗格律束缚,这些诗大多系仄韵,颇少平韵。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诗的平仄,讲究粘对。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qingliugan/blog/item/16deacaf0a43a3cc7dd92ae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11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 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

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