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宁远之战具体背景

如题所述

明朝的辽河以东土地沦陷之后,后金与明朝继续在辽西进行军事争局:第一局是广宁之战,第二局是宁远之战,第三局是宁锦之战,第四局是大凌河之战,第五局是松锦之战,第六局是山海关之战。其中山海关之战发生于顺治朝,主要是同李自成争战。宁远之战是明朝自有辽事以来,明军对后金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明人称之为“宁远大捷”。但是,宁远战前,形势对袁崇焕极为不利。袁崇焕是在后金兵锋强盛、宁远孤城无援的态势下,取得“宁远大捷”的。
袁崇焕修建宁远城完工不久,后金发动对宁远的进攻。袁崇焕顶住辽东经略高第的巨大压力,守孤城宁远,进行保卫血战。
兴城鼓楼(北侧)高第以兵部尚书经略蓟镇、辽东,驻山海关。高第,字登之,滦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天启三年(1623年)任兵部侍郎,四年致仕。他宦业不显,素不知兵,胆怯无能,以谄附阉党得受封疆重任。高第曾力扼孙承宗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积极防御方略。他到达山海关之后,借柳河兵败为由,下檄山海总兵马世龙,令弃关外城堡,尽撤关外戍兵。经略高第的守关方略是:枢辅抚镇,“各率重兵驻关,共图防守之策”。就是弃守关外疆土,退保山海关。高第采取的是不谋进取、只图守关的消极防御策略。

先是,孙承宗和袁崇焕等督率军民,在关外辛勤经营四年,缮城修堡,造炮制械,设营练兵,拓地开屯,劳绩显著,大见成效。据《明史·孙承宗传》记载:

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

后金军大兵压境,明军主力部队撤入山海关内。袁崇焕前有劲敌,后无援军,独守宁远孤城。

主要人物:袁崇焕;努尔哈赤。
后金损失:被斩首200余级,考虑到后金是攻城一方,被斩首的应该是仅为攻上城墙后阵亡的部分,实际损失应大于此数。而且明朝大炮威力无比,炮轰而亡的应该有五六千人。

明军损失: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被后金军屠杀;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军焚。
结局:分战场觉华岛失利了,但主战场保住了宁远城,使努尔哈赤兵败撤军。
影响: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6
战斗双方:大明 、大清(后金)。
时间:明天启6年,清天命11年,公元1626年。
地点:宁远(今辽宁兴城)城下。
主帅:袁崇焕(明)、努尔哈赤(后金)。
时努尔哈赤尽占明辽东,并以破竹之势攻向辽西的宁远。明朝之前从未与努尔哈赤打过胜仗,而这一仗,宁远守将袁崇焕使用西洋火炮,将努尔哈赤轰了个半死,取得胜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