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成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y/x=k(一定)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成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xy=k(一定)

解比例都是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的,因为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所以我们可以把两个外项和内项互相乘起来,再来解这个方程。比如:x:3= 9:27

解法:

x:3=9:27

解:27x=3×9

27x=27

x=1

扩展资料: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比例分为比例尺和比例两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其中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有四项,两个内项,两个外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7
1、正反比例应用题
先确定题目中的一定量,再找出等量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后用方程解答
例:速度一定,行6千米需2小时,行12千米需几小时?
解:设行12千米需x小时。
12/x=6/2
6x=12×2
x=4
答:行12千米需4小时。
思路:这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已知速度为一定量,等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后将此关系套入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2、比例尺应用题
只需牢记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后套入公式,灵活运用。(求比例尺时,谨记图上与实际距离的单位需一致)
例: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点到b点的距离约为15cm,求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
15÷1/1000000=15000000(cm)=150(km)
答: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为150km。
提示:实际距离通常以km或m为单位。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还是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2
1、正反比例应用题
先确定题目中的一定量,再找出等量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后用方程解答
例:速度一定,行6千米需2小时,行12千米需几小时?
解:设行12千米需x小时。
12/x=6/2
6x=12×2
x=4
答:行12千米需4小时。
思路:这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已知速度为一定量,等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后将此关系套入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2、比例尺应用题
只需牢记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后套入公式,灵活运用。(求比例尺时,谨记图上与实际距离的单位需一致)
例: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点到b点的距离约为15cm,求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
15÷1/1000000=15000000(cm)=150(km)
答: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为150km。
提示:实际距离通常以km或m为单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25
1、正反比例应用题
先确定题目中的一定量,再找出等量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后用方程解答
例:速度一定,行6千米需2小时,行12千米需几小时?
解:设行12千米需x小时。
12/x=6/2
6x=12×2
x=4
答:行12千米需4小时。
思路:这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已知速度为一定量,等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后将此关系套入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2、比例尺应用题
只需牢记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后套入公式,灵活运用。(求比例尺时,谨记图上与实际距离的单位需一致)
例: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点到b点的距离约为15cm,求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
15÷1/1000000=15000000(cm)=150(km)
答: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为150km。
提示:实际距离通常以km或m为单位。
第4个回答  2019-06-18

1、正反比例应用题

先确定题目中的一定量,再找出等量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后用方程解答
例:速度一定,行6千米需2小时,行12千米需几小时?

解:设行12千米需x小时。

12/x=6/2

6x=12×2

x=4

答:行12千米需4小时。

思路:这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已知速度为一定量,等量关系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后将此关系套入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2、比例尺应用题

只需牢记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后套入公式,灵活运用。(求比例尺时,谨记图上与实际距离的单位需一致)

例: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点到b点的距离约为15cm,求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
15÷1/1000000=15000000(cm)=150(km)

答:a点到b点的实际距离为150km。

提示:实际距离通常以km或m为单位。

扩展资料

比例分为比例尺和比例两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其中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