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08-11
释正心修身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字解] 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懥音尺。忿懥者怒也。好乐并去声。
[节解] 凡心台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均系气障。气障萌生。则心台不洁。心台不洁。则物欲滋蔓。其心则难正矣。心生忿懥则近嗔。生嗔则性塞而失其扬。心生恐惧则近妄。妄心妄行。自惹灾害则生恐惧。生恐惧则性迁而失其止。心生好乐则近贪。生贪则性辟而失其正。心生忧患则近痴。痴心于功名。痴心于富贵。营营痴心。即忧患中人。生忧患则性荡而失其定。故欲修性者。先持其心。心正即不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性不辟不塞。不荡不迁。而得中和之道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字解] 视目神注也。闻耳聪注也。味性天清静无为之意。
[节解] 心者身之主。心者性之役。我心不与原性相通。则性天天视之理。心不得视。性天天闻之理。心不得闻。性天清静之味。心不得尝矣。心性不合一者。凡俗也。即当前之事未至。我心亦弗明晓。心性合一者。圣贤仙佛也。纵百世之事。了如指掌。此非蓍占也。乃我自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心与性合。则性视。心已得视。性闻。心已得闻。性中清静无为之味。心已得尝矣。故凝至道之人。觉性之初。祸福预知。即此理也。安用卦爻占卜乎。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字解]见前。
[节解]是以欲修其身。必先慎心物。心正后与性天合而为一也。
第2个回答 2013-12-19
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第3个回答 2021-03-19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字解] 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懥音尺。忿懥者怒也。好乐并去声。
[节解] 凡心台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均系气障。气障萌生。则心台不洁。心台不洁。则物欲滋蔓。其心则难正矣。心生忿懥则近嗔。生嗔则性塞而失其扬。心生恐惧则近妄。妄心妄行。自惹灾害则生恐惧。生恐惧则性迁而失其止。心生好乐则近贪。生贪则性辟而失其正。心生忧患则近痴。痴心于功名。痴心于富贵。营营痴心。即忧患中人。生忧患则性荡而失其定。故欲修性者。先持其心。心正即不生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性不辟不塞。不荡不迁。而得中和之道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第4个回答 2012-04-26
正心 解释 端正心性 出处 《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和“心正而后身修。” 修身 修习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