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如题所述

"作文真难!"这是小学生的普遍反映。作文到底难在哪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之所以这么"难",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二是写作素材平时积累不足。为此,本人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进。
一、培养兴趣,加强平时训练。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可以说,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生动有趣的素材积累也是影响学生作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笔者以为,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平时训练。
1.复述故事写作文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为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写作状态,形成轻松的写作氛围,笔者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让别人看了清楚明白。接着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之后,请两名同学上台复述,台下同学可以提示补充,最后让学生把故事写下来。同学们都满怀信心地完成了本次作文,文章大都通顺流畅、具体,笔者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心情愉快,既有了成功的体验,又减轻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创设情景写作文
三、四年级学生最怕作文,因为一、二年级训练的是看图说话,现在面对题目要学生写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学生自然感到无从下笔。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减轻作文的难度。
我为学生创设的情景:观察一幅有意义的画、幽默故事、表演小品等,指导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按要求写下来。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在轻松愉快中学作文。
3.搞活动训练写作文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平时,我经常组织班内朗诵会、写字比赛、书画展、词语接龙等活动,和同年级其他班级组织拔河比赛、接力赛、作文竞赛等。趁着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观察重点等,帮助他们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大都清楚、完整、有条理,往往能写出真情实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作文。
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必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每学一个字,不仅要会读能写,更重要的是会用。在课堂上多进行句子训练,多种形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日后写作文打好基础。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文中圈、点、标、画,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通过阅读,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之后,选取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摹仿写作。这样不仅减轻了作文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再次回顾文章写法,体会课文之精、之美、之妙,更易于接受写作文,并通过学语文提高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
三、滴水成河,重视知识积累。
写好作文非一日之功,要想写出具体生动有特色的文章,学生不仅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积累和写作知识的积累。然而,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笔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这样,通过大量的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自己的素材库必然日渐充实,写作文时,所需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了。
我以为,喜欢范文、熟悉范文正是学生写作文的起始,让学生在作文园地里精心采撷,把自己喜欢的、可借鉴的作文编成集子,变为自己的"作文集"。这个阶段是学生"寻觅珍宝"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作文方面的书,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摘录优美的词语、好的句子或段落,记下自己的感想见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读书、摘记习惯。长期坚持,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事实证明,只有激发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其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作文难"这一痼疾才能手到病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9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

一、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

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录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还是摘录法,最后都要注明出处,如书名、页码、出版社、版面、出版时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实。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

二、扩写仿写,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新探》关于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持这种热情、这种兴趣、这种自信。”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扩写和仿写。扩写可从短语扩展入手。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组合是两个词,但短语的组合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教材”“认真学习语法”是三个词,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我们认真学习语法”是四个词。这些多个词的组合实际上是由两个词组合扩展而来的,这就是短语扩展。在扩展练习中,老师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挑选一些简单易扩展的词语让学生自由扩展,或是让学生随意写出自己认为容易扩展的词语进行扩展,鼓励他们敢说敢写,让他们乐于表达。例:老师让学生对“美丽广阔”进行扩展,学生马上扩展出“美丽广阔富饶”,“
美丽广阔富饶伟大”;接着让学生自己扩展,有个学生提出“提高水平”,其他同学相继扩展出“努力提高水平”,“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尽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热情很快调动了起来,开始主动对短语进行扩展。老师要保持学生的这种写作热情和兴趣,让他们继续对短语进行扩展。当然短语扩展不是堆砌词语,而是表达的需要,是为了使语意的表达更加丰富,这点要给学生讲清楚。

在引导学生扩写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就是仿写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仿造。仿写要做到紧扣话题,语体和谐,结构一致,辞格相同。最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含义,做到“形神皆像”。仿写句式思维开阔,又有参照对象,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和兴趣,当然就乐于表达。

三、不限文体,易于动笔

《语文课程新探》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受文体束缚。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写他们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应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就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

四、修改润色,文从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将写作当做负担,勉强完成任务后,不愿修改文章。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正如叶圣陶同志主张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说:“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作文认真的同学,大都有相同体会:文章写完后,细读一番,就会发现一些毛病;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会变得好一些。这正是“文从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修改文章,考虑的地方很多,例如观点的斟酌,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推敲等。老师开始指导学生修改时可以从语言修改入手,通过修改,使语言变得准确、清楚,使人看了明白。着重考虑:用词恰当否?句子构造合理否?句子连贯否?层次清楚否?语言得体否?让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将“改”当作“写”同样重要的环节来完成,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陈旧的观念。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写得称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学生学会了修改,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只要能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说出真心实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上述四点仅是为了抛砖引玉。
第2个回答  2012-10-16
多读书吧应该是
第3个回答  2012-10-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写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表达,强调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把作文当成生活,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作为一种主观需要,又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同时也进一步领悟作文的真谛,感受作文的乐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经过几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很多同学一到写作文时,总是未写文章先皱眉,要不就是无精打采不爱写,即使写上了也只是为了完成作文而作文,结果写出的作文是一塌糊涂,不得入眼。更有甚者就是“茶壶煮饺子----有和倒不出来。”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唤起其写作的内驱力,使学生树立起自己也能写好作文的信心,使其感受到作文和平日里上的语文讲读课一样有意思,进而达到乐写作文的目的。怎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愉悦的作文情境。如:用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等。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情致是高涨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因而学生能轻松地入境生情,融情入境,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要用文辞表达出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感。
  其次,教师尽量少安排一些命题之作。修订的语文大纲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倾吐心中的积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尽情的流露。
  再次,教师可巧妙题目,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飞天梦》,实际是写发明创造的作文;《我家的“黑嘴”》实际上是写动物或人的作文;《第三只眼睛》实际是调动学生心眼写观察性的作文;《救……救……我……》实际上是写保护家乡河水的作文;《特别主角》实际是写一件难忘的事。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教师也可写下一黑板的不同内容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挑选自己想写的作文题目去写,或者针对同一内容作文,教师可帮助提供多个题目,让学生去选择有话的题目,如:在写畅想北京2008奥运会的征文中,我给学生提供这样的题目:《向往奥运》、《奥运在我心中》、《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情系奥运》
  这样做既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训练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提供了尽情施展潜能、显露个性的机会,写出的作文构思巧妙,语句畅通,童趣盎然。
  最后,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去欣赏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他的作文写的“糟糕透了”,我们应从一个词,一句话、或认真工整的书写,或点滴的进步等方面去表扬、鼓励、激励,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享受到作文的成功的快乐,感觉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信任和期望,从而树立起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留心观察,深入思考
  观察是写作文的基础,因此,写作文前,观察特别重要。如果不观察,即使写出作文来也干枯无味。所谓留心观察就是说观察要细,要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特别是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不忽视每一个所采集到的有用的材料。引领学生留心观察的内容尤为广泛,可以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别人,观察自己……观察的同时还必须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中升华出深刻的意义。留心观察,深入思考会使生活在学生眼里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同时也更加热爱生活,也更想永远提笔在手,描绘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
  广泛阅读,大量积累。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以广东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浙江大学教授朱作仁为代表的老一代认为:阅读(是理解、吸收、内化)与作文(是运用、输出、外化)的心理过程是互逆的,二者有许多相连点。因此我们强调要广泛阅读,以读代写、促写。广泛阅读并不是盲目地,泛泛地读,而是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有益于作文能力提高的各级各类书报,如名著、散文、童话、小说、寓言、名家名篇、优秀作文大全、阅读报等。因为只有从书中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才能吸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阅读时不是读完而已,而是要认真阅读,学习遣词造句,如何拟题,如何选材、立意,如何构思、布局谋篇,学习写作技巧、表达方法等。同时,勿忽视积累。浅层次的积累是摘抄—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或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门别类地摘抄。高层次积累是背诵,即把所摘抄的内容流利地背诵下来,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有的内容可能已经理解,有的内容或许还未理解,但只管记忆。渐渐地,词汇丰富了,句子充足了,自己写文章自然而然地也就用上了,而且还觉得挺恰当。积累的内容也是广泛的,除了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外,还可以积累与作者相关的资料、作文的形式和表达方法等。这样,既可使自己的文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可使自己知得更多,写得更好。
  走向生活,获得源泉
  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做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走向生活,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感受、体验,以此获得鲜活的素材。像学校生活,如文体活动、课堂教学、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家庭生活,如做家务、亲人朋友等,社会生活,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文明的现象等都可成为学生的素材。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亮点,让学生的激情飞扬,写出的作文必然如一泓活水,轻波荡漾中辉映出蓝天白云,清新喜人。
  多写善改,勤于反思
  古人云:“常写才能会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平日里可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笔、想象作文、个性作文、自主性作文等。特别是当写作的灵感来临时一定要抓住契机写出来,千万别稍纵即逝。练得多了,写作文也就顺手了。而“好文章也是改出来的”,每写完一篇作文,学生自己都要多读精改,同时,也请学生、家长、老师帮助修改。经过反复地修改,反复的整理,学生自身会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使得文中的词语会更精炼,语句会更通顺流畅,中心也就更明确。自己写的文章如果觉得百读不厌,那么这篇文章别人也一定会爱不释手,读千遍也不厌倦。
  另外,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失败作文,都要从完成作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成功之处可以做为经验积累起来,不足之处及其中的困惑可以作为心灵絮语,成为取得新成功的基石,这些都可收集在学生的《作文成长手记》本里――这就是作文反思。多写善改,勤于反思,会使自己的作文能力如鱼后春笋,节节长高,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也越来越精,成为上品,成为极品,成为自己一生的珍藏。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乐于写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的努力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为此,教师要有高层建瓴的视角,关注长远,脚踏实地地进行一点一滴地训练和培养,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使学生的作文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攀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