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不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元朝皇帝的统称,还是就是铁木真的特定称谓?

  不是
  忽必烈 是成吉思汗孙子
  是铁木真的特定称谓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唐朝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将成吉思汗的与汉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汉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并列
  忽必烈(1215~1294)
  即元世祖。元朝创建者(1260~1294年在位),军事家、政治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八月廿八(1215年9月23日)生于漠北,自少受祖父、父母影响,尚武喜文,“思大有为于天下”(《元史·世祖纪一》)。初为藩王,广交汉族儒士,论治军理政之道。蒙哥汗元年(1251), 受命掌管漠南汉地军国事务,设府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南),改革弊政,整顿军纪,屯田积粮,加强兵备。二年,向蒙哥汗建策进兵大理国(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借西南人力物力迂回攻宋,被采纳,遂与将领兀良合台率军10万南下。三年,兵至忒剌(今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分为三路,过大渡河、金沙江, 袭取大理城(今云南大理)。四年初,令兀良合台继续攻取未附诸部,自率一部将士班师。分兵招抚部分吐蕃部落,进而控制西南地区。九年,率东路军十余万,配合蒙哥进攻南宋。他持重用兵,战抚兼施,经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黄陂,占据阳逻堡(今武汉东北)要塞。旋乘风雨破宋水师,横渡长江,进围鄂州(今武汉武昌)。时蒙哥汗卒于四川,弟阿里不哥谋夺汗位,鄂州又一时难以攻克,遂接受谋臣郝经建议,与宋丞相贾似道议和,轻车简从,返镇燕京(今北京)。次年三月,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登蒙古大汗位,建元中统,设中书省,立十路宣抚司。组建武卫亲军,推行正纲纪、安反侧、任贤能、颁俸秩等治军理政安民之法。时阿里不哥亦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称汗,并发兵两路南攻,忽必烈亲率大军北征,屡战获胜,迫其退往谦州(位于叶尼塞河上游)。中统二年(1261),再次亲征,命丞相史天泽、线真等率兵分路合击,自领诸军追杀,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三年二月,得知山东汉将李璮反叛,以一部兵防备阿里不哥的同时,急发蒙古、汉军及临近各路守军前往征讨。五月,又派史天泽节制诸军,围攻济南,于七月平定李璮之乱。后借此事件,削弱汉人世侯权力,实行军民分治,初立枢密院统领军队,加强中央集权。至元元年(1264),将都城移至燕京,称中都(今北京),下诏断绝对漠北的物资供给,迫阿里不哥穷蹙请降。忽必烈在巩固汗位的同时,积蓄力量,准备攻宋。他采纳谋臣、将领建策,改变先前全线出击或主攻四川的方略,于五年命征南都元帅阿术、刘整领军进围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欲突破南宋中部防线,沿江东下。后不断增兵,发展水师,督造回回炮,夺宋军之长。八年,定国号大元。次年,改京师中都名大都。十年春,元军攻占襄、樊后,接受谋臣徒单公履献策,确定乘势继续攻宋。十一年初,诏将帅议授方略,命丞相伯颜为主帅,领军20万进攻,并令其战抚兼施,禁止妄杀。三月,命忻都为都元帅、洪茶丘为副都元帅率军2.5万、船900艘攻日本,因指挥失当,后援不济,又遭暴风袭击,败回。六月,动员全军加速攻宋。九月,命伯颜率军循汉江水、陆进军,同时遣军分别进攻淮西、四川,以牵制宋军。十二年春,元军占领建康(今南京),忽必烈命建行中书省加强统一指挥,又令平章政事阿术分兵进驻瓜洲(今江苏仪征东),断两淮宋军南援。为避暑期进军之弊,诏示攻宋主力就地休整,伺机南攻。时西北诸王谋叛,形势危急,乃分遣将帅巡边,并召伯颜返京,面商进取大计。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水陆并进,直趋宋都临安(今杭州),迫宋廷于十三年初投降。十五年,忽必烈遣都元帅张弘范、李恒及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分别自江浙、江西、湖南追击宋军余部,于次年厓山之战中将其全歼,统一全国。忽必烈令元军分兵镇戍,并在各地大兴屯田,设立驿站,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十八年,以忻都、洪茶丘和范文虎为征东行省右丞,李庭为左丞,率领水、陆军十余万分路攻日本,七月,因遇飓风翻船,又遭守军袭击,败还。次年,派水、陆军远攻占城(今越南南部)。二十一年,发兵攻安南(今越南北部),计与攻占城元军配合,南、北夹击守军,损兵折将还师。二十四年,以东北宗王乃颜集兵反叛,欲联络海都从东、西两线夹攻元军,忽必烈急派兵加强漠北要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的防务,自率大军往征乃颜,以汉军步兵列前冲杀、蒙古骑兵随后围击之法,大破叛军,擒杀乃颜。次年,派兵破乃颜余部,平定东北诸王之乱。二十六年,闻海都率兵攻占和林,不顾年迈,再次亲征,迫海都西走。后又数次遣军击败海都,留兵镇戍,巩固了西北边疆。二十九年,命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史弼、高兴等率军2万、战船500艘,渡海攻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亦遭守军抗击,伤亡甚多,次年撤还。晚年,数次下诏,命屯田备饷,在边地建立都元帅府,以保证军队供给和国家统一。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廿二(1294年2月18日),病卒于大都,年80岁。葬漠北起辇谷(在今克鲁伦河上游肯特山南麓)。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视建军治军,维护国家统一。他主张政治与军事并用,战抚兼施,注重集中兵力,避免两线作战;善于运用远程奔袭、迂回、围歼以及步兵、骑兵、炮兵、水兵联合作战等战法,夺取胜利,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见忽必烈的军事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1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唐朝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将成吉思汗的与汉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汉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并列
忽必烈(1215~1294)
即元世祖。元朝创建者(1260~1294年在位),军事家、政治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八月廿八(1215年9月23日)生于漠北,自少受祖父、父母影响,尚武喜文,“思大有为于天下”(《元史·世祖纪一》)。初为藩王,广交汉族儒士,论治军理政之道。蒙哥汗元年(1251), 受命掌管漠南汉地军国事务,设府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南),改革弊政,整顿军纪,屯田积粮,加强兵备。二年,向蒙哥汗建策进兵大理国(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借西南人力物力迂回攻宋,被采纳,遂与将领兀良合台率军10万南下。三年,兵至忒剌(今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分为三路,过大渡河、金沙江, 袭取大理城(今云南大理)。四年初,令兀良合台继续攻取未附诸部,自率一部将士班师。分兵招抚部分吐蕃部落,进而控制西南地区。九年,率东路军十余万,配合蒙哥进攻南宋。他持重用兵,战抚兼施,经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黄陂,占据阳逻堡(今武汉东北)要塞。旋乘风雨破宋水师,横渡长江,进围鄂州(今武汉武昌)。时蒙哥汗卒于四川,弟阿里不哥谋夺汗位,鄂州又一时难以攻克,遂接受谋臣郝经建议,与宋丞相贾似道议和,轻车简从,返镇燕京(今北京)。次年三月,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登蒙古大汗位,建元中统,设中书省,立十路宣抚司。组建武卫亲军,推行正纲纪、安反侧、任贤能、颁俸秩等治军理政安民之法。时阿里不哥亦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称汗,并发兵两路南攻,忽必烈亲率大军北征,屡战获胜,迫其退往谦州(位于叶尼塞河上游)。中统二年(1261),再次亲征,命丞相史天泽、线真等率兵分路合击,自领诸军追杀,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三年二月,得知山东汉将李璮反叛,以一部兵防备阿里不哥的同时,急发蒙古、汉军及临近各路守军前往征讨。五月,又派史天泽节制诸军,围攻济南,于七月平定李璮之乱。后借此事件,削弱汉人世侯权力,实行军民分治,初立枢密院统领军队,加强中央集权。至元元年(1264),将都城移至燕京,称中都(今北京),下诏断绝对漠北的物资供给,迫阿里不哥穷蹙请降。忽必烈在巩固汗位的同时,积蓄力量,准备攻宋。他采纳谋臣、将领建策,改变先前全线出击或主攻四川的方略,于五年命征南都元帅阿术、刘整领军进围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欲突破南宋中部防线,沿江东下。后不断增兵,发展水师,督造回回炮,夺宋军之长。八年,定国号大元。次年,改京师中都名大都。十年春,元军攻占襄、樊后,接受谋臣徒单公履献策,确定乘势继续攻宋。十一年初,诏将帅议授方略,命丞相伯颜为主帅,领军20万进攻,并令其战抚兼施,禁止妄杀。三月,命忻都为都元帅、洪茶丘为副都元帅率军2.5万、船900艘攻日本,因指挥失当,后援不济,又遭暴风袭击,败回。六月,动员全军加速攻宋。九月,命伯颜率军循汉江水、陆进军,同时遣军分别进攻淮西、四川,以牵制宋军。十二年春,元军占领建康(今南京),忽必烈命建行中书省加强统一指挥,又令平章政事阿术分兵进驻瓜洲(今江苏仪征东),断两淮宋军南援。为避暑期进军之弊,诏示攻宋主力就地休整,伺机南攻。时西北诸王谋叛,形势危急,乃分遣将帅巡边,并召伯颜返京,面商进取大计。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水陆并进,直趋宋都临安(今杭州),迫宋廷于十三年初投降。十五年,忽必烈遣都元帅张弘范、李恒及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分别自江浙、江西、湖南追击宋军余部,于次年厓山之战中将其全歼,统一全国。忽必烈令元军分兵镇戍,并在各地大兴屯田,设立驿站,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十八年,以忻都、洪茶丘和范文虎为征东行省右丞,李庭为左丞,率领水、陆军十余万分路攻日本,七月,因遇飓风翻船,又遭守军袭击,败还。次年,派水、陆军远攻占城(今越南南部)。二十一年,发兵攻安南(今越南北部),计与攻占城元军配合,南、北夹击守军,损兵折将还师。二十四年,以东北宗王乃颜集兵反叛,欲联络海都从东、西两线夹攻元军,忽必烈急派兵加强漠北要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的防务,自率大军往征乃颜,以汉军步兵列前冲杀、蒙古骑兵随后围击之法,大破叛军,擒杀乃颜。次年,派兵破乃颜余部,平定东北诸王之乱。二十六年,闻海都率兵攻占和林,不顾年迈,再次亲征,迫海都西走。后又数次遣军击败海都,留兵镇戍,巩固了西北边疆。二十九年,命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史弼、高兴等率军2万、战船500艘,渡海攻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亦遭守军抗击,伤亡甚多,次年撤还。晚年,数次下诏,命屯田备饷,在边地建立都元帅府,以保证军队供给和国家统一。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廿二(1294年2月18日),病卒于大都,年80岁。葬漠北起辇谷(在今克鲁伦河上游肯特山南麓)。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视建军治军,维护国家统一。他主张政治与军事并用,战抚兼施,注重集中兵力,避免两线作战;善于运用远程奔袭、迂回、围歼以及步兵、骑兵、炮兵、水兵联合作战等战法,夺取胜利,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见忽必烈的军事思想)
查看全部23个回答
乳腺结节吃什么散结快告诉你一个简单搞定_的小妙招_非常方便
乳腺结节吃什么散结快不要急,其实很简单,1个简单实用的小妙招。当天止痛,软化肿块,远离困扰还您健康生活!
菏泽开发区伟乾网络..广告 
`孩子二年级学习不好怎么办上海六一儿童专科医院
孩子二年级学习不好怎么办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发呆,爱做小动作,拖拉,读写困难,自控差等问题家长应及时到孩子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
8 浏览500622020-02-15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什么人?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是第五位可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因此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260 浏览13272019-05-30
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什么关系?
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爷爷。 忽必烈的父亲是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 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三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国。1232年率军击败金军,在回军途中病逝。 扩展资料: 忽必烈的有关典故 涮羊肉的发明传说与忽必烈有关。忽必烈率军远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炖羊肉。厨子便宰杀羔羊,剔选羊肉准备做。可敌军突然来袭,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胡乱搅和一下,就捞出来,放点配料,给忽必烈端去了。 忽必烈肚子咕咕叫直叫,吃完就披挂上阵去了。没过多久,忽必烈就凯旋了。回朝后,忽必烈不忘厨子的功劳,就让他再做一次,并说味太淡,该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后,皆竖大拇指。忽必烈高兴,给这道新菜赐名“涮羊肉”。 成吉思汗的个人经历 铁木真18岁时,昔日仇敌蔑儿乞部的脱脱部长又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 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结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这是铁木真一生所经历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 宋嘉泰四年(1204年),铁木真征服乃蛮部。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其子桑昆身死异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忽必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铁木真
6 浏览297142019-06-18
忽必烈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为什么姓却不一样?
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其人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后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被大家推举为成吉思汗。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 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像)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拖雷第二子,宪宗蒙哥弟。1260——1294年在位。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早在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先后召僧海云(宋印简)、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问以儒学治道。先后任用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屯田唐、邓等州。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遣人立京兆宣抚司,任用诸儒臣兴立屯田,恢复农业。同年6月,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6年春,命僧子聪相地于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东北、滦河北岸的龙冈(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营建宫室、房舍,三年后建成,名为开平(后称上都)。在这里聚集了一批重要谋士,成为忽必烈集团的根据地。忽必烈采取汉法的活动招致蒙哥的不满。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受命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忽必烈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汉位,于是采纳汉人儒士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绮北返燕京。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大汗位,称皇帝于开平。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的年号纪年。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阿里不哥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于同年5月在和林由漠北诸王推戴为汗,与忽必烈对抗,引起长达四年的争战。至元元年(公元 1264年),阿里不哥败降,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11月,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11月,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大举出兵攻南宋。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下临安。十六年(公元 1279年)灭南宋,忽必烈确立中央集权政治,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 ,让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从而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全国统一,初步奠定了国家疆域的规模,发展了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全国统一以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也有了发展,采取汉法,改革落后旧制的工作陷于停顿。在位三十五年。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病逝。年80岁。有子11人。谥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8 浏览16942017-11-26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什么关系?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是第五位可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因此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253 浏览38652019-05-30
2评论
口袋649赞
是4儿子拖雷的儿子吧
万里赞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忽必烈是他其中的一个儿子的儿子啊~!!!!!!!!!!!!!!! 你们说,对不对啊~~~~~~~~~~!!!!!~-~ ^-^ )_( -_- 0_0 z_z
评论两句214
第2个回答  2006-03-15
不是,忽必烈是孙子,成吉思汗是他爷爷,他原名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各部, 他有4个儿子 .元世祖忽必烈是他的孙子.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唐朝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将成吉思汗的与汉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汉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并列
忽必烈(1215~1294)
即元世祖。元朝创建者(1260~1294年在位),军事家、政治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第四子。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八月廿八(1215年9月23日)生于漠北,自少受祖父、父母影响,尚武喜文,“思大有为于天下”(《元史·世祖纪一》)。初为藩王,广交汉族儒士,论治军理政之道。蒙哥汗元年(1251), 受命掌管漠南汉地军国事务,设府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南),改革弊政,整顿军纪,屯田积粮,加强兵备。二年,向蒙哥汗建策进兵大理国(今云南及四川西南部),借西南人力物力迂回攻宋,被采纳,遂与将领兀良合台率军10万南下。三年,兵至忒剌(今甘肃迭部县达拉沟),分为三路,过大渡河、金沙江, 袭取大理城(今云南大理)。四年初,令兀良合台继续攻取未附诸部,自率一部将士班师。分兵招抚部分吐蕃部落,进而控制西南地区。九年,率东路军十余万,配合蒙哥进攻南宋。他持重用兵,战抚兼施,经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黄陂,占据阳逻堡(今武汉东北)要塞。旋乘风雨破宋水师,横渡长江,进围鄂州(今武汉武昌)。时蒙哥汗卒于四川,弟阿里不哥谋夺汗位,鄂州又一时难以攻克,遂接受谋臣郝经建议,与宋丞相贾似道议和,轻车简从,返镇燕京(今北京)。次年三月,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登蒙古大汗位,建元中统,设中书省,立十路宣抚司。组建武卫亲军,推行正纲纪、安反侧、任贤能、颁俸秩等治军理政安民之法。时阿里不哥亦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称汗,并发兵两路南攻,忽必烈亲率大军北征,屡战获胜,迫其退往谦州(位于叶尼塞河上游)。中统二年(1261),再次亲征,命丞相史天泽、线真等率兵分路合击,自领诸军追杀,败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三年二月,得知山东汉将李璮反叛,以一部兵防备阿里不哥的同时,急发蒙古、汉军及临近各路守军前往征讨。五月,又派史天泽节制诸军,围攻济南,于七月平定李璮之乱。后借此事件,削弱汉人世侯权力,实行军民分治,初立枢密院统领军队,加强中央集权。至元元年(1264),将都城移至燕京,称中都(今北京),下诏断绝对漠北的物资供给,迫阿里不哥穷蹙请降。忽必烈在巩固汗位的同时,积蓄力量,准备攻宋。他采纳谋臣、将领建策,改变先前全线出击或主攻四川的方略,于五年命征南都元帅阿术、刘整领军进围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欲突破南宋中部防线,沿江东下。后不断增兵,发展水师,督造回回炮,夺宋军之长。八年,定国号大元。次年,改京师中都名大都。十年春,元军攻占襄、樊后,接受谋臣徒单公履献策,确定乘势继续攻宋。十一年初,诏将帅议授方略,命丞相伯颜为主帅,领军20万进攻,并令其战抚兼施,禁止妄杀。三月,命忻都为都元帅、洪茶丘为副都元帅率军2.5万、船900艘攻日本,因指挥失当,后援不济,又遭暴风袭击,败回。六月,动员全军加速攻宋。九月,命伯颜率军循汉江水、陆进军,同时遣军分别进攻淮西、四川,以牵制宋军。十二年春,元军占领建康(今南京),忽必烈命建行中书省加强统一指挥,又令平章政事阿术分兵进驻瓜洲(今江苏仪征东),断两淮宋军南援。为避暑期进军之弊,诏示攻宋主力就地休整,伺机南攻。时西北诸王谋叛,形势危急,乃分遣将帅巡边,并召伯颜返京,面商进取大计。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水陆并进,直趋宋都临安(今杭州),迫宋廷于十三年初投降。十五年,忽必烈遣都元帅张弘范、李恒及行省平章政事阿里海牙分别自江浙、江西、湖南追击宋军余部,于次年厓山之战中将其全歼,统一全国。忽必烈令元军分兵镇戍,并在各地大兴屯田,设立驿站,以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十八年,以忻都、洪茶丘和范文虎为征东行省右丞,李庭为左丞,率领水、陆军十余万分路攻日本,七月,因遇飓风翻船,又遭守军袭击,败还。次年,派水、陆军远攻占城(今越南南部)。二十一年,发兵攻安南(今越南北部),计与攻占城元军配合,南、北夹击守军,损兵折将还师。二十四年,以东北宗王乃颜集兵反叛,欲联络海都从东、西两线夹攻元军,忽必烈急派兵加强漠北要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的防务,自率大军往征乃颜,以汉军步兵列前冲杀、蒙古骑兵随后围击之法,大破叛军,擒杀乃颜。次年,派兵破乃颜余部,平定东北诸王之乱。二十六年,闻海都率兵攻占和林,不顾年迈,再次亲征,迫海都西走。后又数次遣军击败海都,留兵镇戍,巩固了西北边疆。二十九年,命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史弼、高兴等率军2万、战船500艘,渡海攻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亦遭守军抗击,伤亡甚多,次年撤还。晚年,数次下诏,命屯田备饷,在边地建立都元帅府,以保证军队供给和国家统一。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廿二(1294年2月18日),病卒于大都,年80岁。葬漠北起辇谷(在今克鲁伦河上游肯特山南麓)。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视建军治军,维护国家统一。他主张政治与军事并用,战抚兼施,注重集中兵力,避免两线作战;善于运用远程奔袭、迂回、围歼以及步兵、骑兵、炮兵、水兵联合作战等战法,夺取胜利,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3个回答  2019-05-30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是第五位可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因此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第4个回答  2006-03-13
成吉思汗是对铁木真的尊称,是一种称号。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
相似回答